第伍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116 思索出路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龙体安全,至为优先。必须在刺客下一波袭击前变得更强,才能保护他。

只要皇上平安无事,渡过这次危机,礼烈亲王府自然成为天大的功臣,将来皇帝掌权时,自然获得无比的荣耀。

姜善翠承认主动要求保护福临是夹带一点私心,却不觉得有错。为自己的家族发挥功用,想必代善亦有此意,才允许她长期贴身留在福临身边。

“呃,走掉了!终于自由了!”朱慈照仰头冒出柱子,确定人已远去,轻声欢呼:“冯大人负责把风,福临,我们取书本!”

这几天姜善翠持续逗留在后园,连吃饭都盯住他们,搞得大家私隐全无。想秘密商量,根本无门。当这位外人持续有意监视时,根本无法取出全知之书,接收奏的通知,甚为郁闷。

朱慈照脑子最多鬼主意,又非常有耐心,就是等她离开后园那一刻,即时摆手势下指示。

即使语言不通,双方都能够凭手势及眼色心领神会。冯永硕留在走廊外观察,提防姜善翠回来;其余二人冲入福临房间,从床底拉出全知之书。仅仅分别数天,已经布满灰尘。

“快,快翻开!”

福临打开包裹的布,发现区区分别数天,书本比之前更重更厚。如非封皮如故独特,随时令人误会是取错书本。他将之摊在地上,快速翻动书页。可惜从头至尾都是一片空白,连记号或提示都没有留下半个。

“奇怪,为何没有任何文字?”朱慈照不相信,也伸手翻动。不管来回揭多少页,亦不会将空白页面染上新的文字:“姨娘,是我啊!你听到吗?”

书本不是传声筒,奏决计不可能听到朱慈照叫自己。之前能够沟通,是依赖奏的“全知”权能,观察对方的说话以进行应答。他们并不知道,此时奏正正为抢救布木布泰而只身闯入离外界,更被困在回忆之中,自然不可能与外界联系。

福临开始担心宫中是否发生问题,不然奏没可能会中断联络,久呼不闻。

“我想……要不要回宫中一趟?”

“你说甚么?”

二人言语不通,福临匆匆往书桌上执笔写字。就算奏不在,他依然认真学习,没有荒废半点时间。

“噫,回皇宫?姨娘不是叫你留在此吗?”

“但是额涅可能有危险。”

“令堂是大清的皇太后吧?她身边有姨娘……多半没问题吧?”朱慈照想到奏毫无音讯,未免心亏气短,但仍坚持拒绝福临的提案:“如果真的想回宫,也不可能说回便回,你总得和宫中那位假天子联络协调。否则皇帝闹双胞,势必惹来更大麻烦。”

虽然假皇帝白达曾经与布木布泰驾临礼烈亲王府上,可是当时福临仅留在后园,与布木布泰秘密会面,并未与白达接触。虽闻其人,未见其面。即使认为朱慈照之言有理,但无从行动。

离开皇宫,原只要跨足越过那一小片围墙。如今想回去,竟需穿过千层险阻。福临小小年纪,已经察明世界某些不合常规的道理。

“总之呢,我们汉人有一句说话,叫先谋定而后动,牵一发动全身。皇宫也许发生某些事,先想办法收集情报,尔后再研究如何解决。”

“朱王子所言甚是,我看自己是一时情急了。”福临勉强镇定心神,他没有忘记自己是大清皇帝,身份非同小可,决不可轻率行动,带给身边人麻烦:“这些事要否告之礼烈亲王?”

朱慈照并无多少政治经验,心想这些大事不能轻举妄动:“我去问问冯大人,你先将书本藏回去。”

既然奏没有联络,那么全知之书就如同无字天书,平平无奇一无是处。福临推回床底下去,朱慈照跑出房间,向冯永硕简述情况。

“奏贵妃没有任何联络?”

“对,而且书本上半只字都没有。”

“看来事不寻常啊……”

“怎么办?要不要通知府上诸人?”

冯永硕是前锦衣卫,基于职业经历,常常接触政治任务,对这些事尤为敏感:“待姜姑娘回来后再说。”

“为甚么?”

“永王,我们在此处终归是客人,而且身份比较尴尬。能够逗留在此,单纯是清皇帝的余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难向主人家提出甚么要求。”

“那么直接叫福临发旨不行吗?”

“君不重,则不威。就算是小孩子,好歹他是清的皇帝,怎么能事事直接亲自行动?虽然我不知道奏贵妃为何会选择安排我们躲在此处,但凡事要考虑万一。假如皇宫中变天,龙座易主,你认为这处府上的臣子会如何呢?”

虎落平阳被犬欺,曾经以为是贴心忠臣,亦有叛变之日,更意图抓住自己卖主求荣。京城陷于李自成时的惨痛经验,再次刺激朱慈照的大脑。

“啊……确实如是。我们并不清楚此处的人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忠臣,小心点总是好的。”

朱慈照当下忆起奏提及过班超出使西域至鄯善的史事,由原本殷勤招待,忽然转为冷淡。如非他从蛛丝马迹中及早察觉匈奴使者到访,直接冲进匈奴帐篷杀光烧光,恐怕死的就是自己那批人。

如今他们情况也差不多,人在异地,身处敌境。稍有差池,随时送命。

身边虽然有皇帝,但他年龄小,没实权。这样的皇帝,座位最不稳固。翻开汉人史书,比目皆是。看上去有整个礼烈亲王府当靠山,实际能保护他的恐怕只有朱慈照与冯永硕二人。

这么一想,便明白奏指名他们留在福临身边的原因。

“姨娘将这么大的担子交付下来,我们不做到最好,何颜面见她呢?”

冯永硕忽然醒起另一个问题:“说起来我们许久没有与山海关联络了,既然我们临时定居于此,可以尝试将目前状况向……皇上报告。”

屈指一算,二人离开山海关已逾月余。在情在理,亦得向皇上奏明行踪状况。可是冯永硕心中有点隐忧,应该向皇上报告,还是先向诸位王子报告呢?所以在说到“皇上”二字前,不禁轻微一顿。不过朱慈照未曾为意这点,顺口问:“你有办法与父皇联络?”(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