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超级工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条支线工程,其中四条郑毅知道后世都已经实现了。

只有这第五条,就算是后世的时候也没有将其修建出来。

这条线路是从逻些城,沿着雅鲁藏布峡谷一路南下,直达印度洋的通道。

也是其中危险最多的一条通道,同时在长度上也是没办法与其他四条线路想必的。

但就是这条不到千公里,却要从海拔四千多米到沿海地带。

简直就是匪夷所思,其中的困难更是人所不敢想象的。

雅鲁藏布河谷是什么地方?那是抚育了一个民族,却有限制了一个地方数千年发展的地带。

地质环境复杂程度几乎是难以想象,两岸高山峡谷、水流湍急可以说是让人望而生畏。

整条江是无法行船的,那里面的水流和暗流,任何船只进去都只有沉没的下场。

两岸的峡谷高达百丈,随便拿出来一处都是数百米的悬崖绝壁、人鸟难渡。

而且这里还是着名的地震带,每年发生地震的次数都不知道有多少。

山体滑坡等现象层出不穷,今天修好了路明天可能就没了。

这样的地方修建一条路,简直就是撸起袖子摆明了要跟老天对抗。

但是朱功亮还真的规划出来了,而且已经经过了多次的论证。

他这个方桉很复杂,工程量堪称浩大,绝对不亚于任何一项超级工程。

若是真的修建起来,就算是历代修筑的长城,在这条路面前也完全不算什么。

整条雅鲁藏布江从逻些向东开始,筑造十二级的水坝,也就是要做十二个水库。

最南端的水库,海拔只有五百多米,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边缘。

这十二座水库就是十二座巨大的水电站,发电量估算足够大华如今所有疆域一年使用的。

当然也不能整个疆域的电都从这边输送,光一个新大陆那边就实现不了,跨越世界最大的海洋哪有那么容易?

但是攻击整个西南地区乃至直达两广却是没什么问题,就算中南半岛的用电也可以从这边过去。

至于次大陆那边,只需要最下面的两个电站就足以供应了,都不需要动用上面的十座电站。

修建这么多的水坝,目的就是为了这条跨越天地伟力的线路。

大坝的修筑,可以有效的改变这条河谷的地形地貌。

修路只需要沿着规划好的水库边缘行进就可以了。

整个线路呈现的都是一条来回曲线的形状。

不停地穿越雅鲁藏布江两岸。

需要炸掉三百多座的山头。

也需要凿穿五千条的隧道。

修筑的大坝最高的更是高达六百三十多米。

看到这样的工程,郑毅拿着图纸的手都是颤的。

根本就没办法形容,但是心里却一直高喊着要支持、要支持。

只是看到预算,需要投入大华一年的财政收入,他也是觉得头皮发麻。

如今的大华产值有多高,他心里是比谁都清楚的,现在这个时期都能超越后世华夏。

这是基于广阔的领土、深入的航海贸易开展获得的,加上各地的经济进行极大的支撑。

乍听起来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算什么,但要知道这个收入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什么通货膨胀都不算,这个工程就要砸进去二十万亿的资金。

这个数字都能将全国的道路给重新修建一遍。

郑毅觉得,或许炸开喜马拉雅山也用不了这么多钱。

但是朱功亮也有人家的打算,人家再次掏出一张图出来。

这张图是一张水利工程的规划图,从雅鲁藏布江这边修建一条人工天河,沿着高原的边缘直达河西走廊然后通到西域的沙漠之中,啥意思呢?就是华夏帝国版的调水工程,跟后世那条“红旗河”的区别也不大。

只是比起那个工程来说,这个工程更加的宏大三分,贯穿了雅鲁藏布、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主要水系,如果修通之后不出十年,整个西域就会成为西北的江南。

最让他头大的是,这条人工天河还不止一条,在高原上还有一条支脉。

这条支脉是干啥的呢?沿着青藏线的地下一路修过去,沿着祁连山的东麓直达西域。

另外还有一张图就是基于东线主线的人工天河,修建出无数条支渠,将川蜀、滇贵、陕西等地全都覆盖了。

等于是整个西部的水利工程图,郑毅看到之后都不知道用什么话来评价。

真当自个儿的钱就是纸不成?这玩意儿造出来就算是大华也的好几年缓不过来。

当然真造出来那受益肯定是无穷的,尤其是在这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小冰河时期。

想要渡过小冰河时期,起码还需要两百年的时间,这两百年老百姓过得是苦不堪言。

后世很多人都评论,若是没有小冰河,说不定明朝也不会亡国。

就算是明朝亡国,清中前期也会将华夏的底子打的更加的厚实。

不一定会出现后来那百年的屈辱,说不定还能追赶上西方。

但历史没有假设,小冰河也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外东北如今的各项工程修筑,大大减轻了小冰河的影响。

但整个外东北如今还是干半年、歇半年,不是耐寒的粮种都长不出来。

可见这种影响有多么的大了,若不是有其他产业支撑着,大华也不敢说能带的动整个北方。

中原地区更是连年遭遇水旱灾害,今年可能是旱灾,粮食颗粒无收,明年就可能是阴雨连绵,将所有的庄稼都泡在水里,所以才有大华不停地修筑各类的基建工程,试图用人力去抵抗掉天灾的影响。

这条人工天河如果真的修建完毕,那大华将会多出数亿亩的良田。

整个西北地区的干旱也会得到极大的缓解和改善。

但是钱真的花的太多了,郑毅都拿不定这个主意。

怪不得政务院的财政部门,包括皇家资产管理部都躲建设工程部远远的。

实在是这帮人太能花钱,每次拿出来的方桉都能吓死人。

心脏不好的,看到这种天文般的数字都能给吓抽过去。

大华是年收入很高,而且连年都在不停地增长。

但花钱的地方也多,各种工程和军事上就占多少?

全都给了朱功亮修这玩意儿,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郑毅觉得,若是真修好了,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也是没问题的。

朱功亮眼巴巴的看着他,就差脸上写着你必须要给钱啊这些字了。

郑毅也只能无奈对他苦笑一下,耸了耸肩表示爱莫能助。

其他的都好说,也是必须要修建的,政务院肯定也都会批。

但是这条五号支线和人工天河工程,郑毅觉得自己说话也不好使。

在说他也不敢说,要真因此影响了整个帝国的发展,他就成隋炀帝了。

当然他也没觉得隋炀帝做的有什么不好,但架不住人家放在一块去比啊。

朱功亮的脸色立马暗然起来,他知道这个工程的被批准的可能性很小。

但他就想修筑这个工程,若是真能修好这辈子死而无憾了。

“皇爷,其实每年的投入只需要几百亿就够了,咱们可以将工程的年限拉到十年或者十五年,臣还是能够节约下来一些资金的!要不再考虑一下?这个工程只要修好,那咱整个帝国的本土这边就算稳了。”

朱功亮还是在努力的游说着,起初在这还听的副理事大臣张统早就借机熘了。

态度表示的很明确,这工程政务院是绝对不会去批准的。

真批准了,那就要了命了,他们都得被写入奸臣录。

“老朱,要不这些图我先拿着,三思一番再说?”

郑毅被缠的没办法,只能苦笑着说道。

“皇爷让臣再给您讲述一番细节?”

“啊?这个就不用了吧?”

“要的!要的!且听臣讲......”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