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金陵火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广作为当前明王朝的粮食基地和兵源基地,作用不要想也知道多么重要。

两浙和江西地区的叛乱,加上湖广地区和川蜀的持续乱局,以及闽南百姓集体迁移。

已经让明王朝在江南的统治大伤元气,如果没有两广地区的支持,明王朝几乎是没了根基。

偏偏就在这个时候,两广总督、手握兵权的高奎举旗了,让兵马封锁了五岭一带的关卡。

自立为广王,倒是没敢建国,但基本上也跟独立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了。

据说崇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即就吐血三升晕倒过去。

醒来之后整个人极为的颓废,破口大骂郑毅的狠毒。

其实高奎自立这件事,跟大华真没半毛钱关系。

要知道能够被崇祯立为两广总督的,肯定是他特别相信的人。

这样的人,怎么会是大华能够简单就拉拢到这边来的呢?

还是如今的明王朝实在没救了,高奎才会铤而走险的造反。

当然要是说跟大华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华在广南有个港口叫做明珠港,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港岛。

这里还是天启年间,大华用三十万两银子从朱由校手中买下的。

如今是大华在广南最大的港口,也是封锁东部的一道钢铁闸门。

高奎造反之前,就联系了大华在明珠港的人,希望将财产转移过去。

大华得知后,急忙派出专人与高奎进行密谈,帮助他转移了财产和家人过来。

不然高奎还真没那么大的胆子敢公然自立,还给自己封了个什么广王。

先不去说高奎和大华之间的苟且,单说两广自立之后的事情。

也就是郑毅回来的这段时间,广王高奎率领十万大军北上。

越过五岭对江西南部和闽南地区发动了攻击,很快就占据了一大片的地盘。

之后就开始不断的吸纳造反的那些起义军,开始逐步的向北部进行蚕食。

崇祯从湖广和两浙调兵前去镇压,双方在赣水上游地区展开连番大战。

最让人惊奇的是,崇祯麾下的明军三战三败,如今已经被打到庐陵一带了。

再向北就是鄱阳湖,如果被高奎打下鄱阳湖,那崇祯的明王朝就走向末日了。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政务院和军部联合向郑毅提出出兵的建议。

希望大华能够借此时机,一统中原,真正的实现华夏一统。

大华如今疆域亿万里,有兵数百万,民十几万万,几乎逼近后世的华夏。

但江南存在的明王朝,如同一块狗屁膏药似的,迟迟无法让华夏帝国成为正统。

这里面有郑毅的民族基因在影响,他一直不希望以武力将整个中原地区统一。

而是不断的给明王朝机会,也就是争取民心,自然而然的实现华夏的统一。

但如今的形势已经跟当初不一样,郑毅这样的想法根本就实现不了。

要知道明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持他们的统治,一定会想办法抗争到底。

最终受苦的还是江南的百姓,发生的事情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个结果。

倒不如快刀斩乱麻的统一了华夏,让整个中原百姓不再遭受战乱之苦。

郑毅听后默然不语,半天之后喟然长叹,向政务院和军部的大员们真诚的认错。

同意他们的建议,尽快的解决掉江南的乱世,让老百姓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

1633年七月,大华向全天下发布檄文,宣布出师江南结束乱世。

檄文中历数明朝几代帝王的昏庸作为,尤其是崇祯的昏庸无道。

各种坑民害民的政策不胜枚举,致使如今的江南生灵涂炭。

大华皇帝郑毅不忍心生民之苦,慨然派出军队南下。

为天下万民计,灭明一统华夏,让百姓过上安定的日子。

这份檄文一出,传到金陵之后,崇祯再次被气晕过去。

与之相反的是,江南的百姓纷纷欢呼雀跃。

希望大华赶紧来结束这个所谓的乱世。

还他们一个清平安定的生活。

赣南地区,正在不断北进的高奎也停下脚步。

竟然将兵马再次后撤到赣州一带,打算观望一下大华的势头。

大华在沿着长江千里的战线上待命,战舰从江口驶入,一艘艘战舰不断在沿江一线聚集。

原本就布局在杨州的舰队也开始到江边汇合,不到十日的时间,在金陵城外竟然聚集了三百多艘主力战舰,五百多艘运输船和各类的登陆舰,声势之大简直骇人听闻。

所有人都认为金陵将是大华的进攻重点,却没想到第一战并未发生在金陵。

而是在距离金陵上千公里之外的汉阳府,大华的舰队从汉水直达汉阳,十艘内河舰队围困武昌府。

两万军队渡江进入武昌府的地界,一枪未放就收复了武昌府,然后就开始向周边地区疯狂的出击。

第二个地点是九江府,大华的舰队用一夜的时间运送三万五千大军渡江,在飞机的协助下半日攻克九江府,然后打下湖口直逼南昌府,截断了明王朝在西部的军力回调。

第三个地点选择是与金陵几乎紧靠的镇江府,一战克丹徒。

将金陵给变成了孤岛,明王朝的军队被分割在东西无法回援。

之后沿海的舰队就开始攻打明州、钱塘、台州、温州等地。

这些地方早已对明王朝不抱希望了,又连番遭遇到农民起义。

看到大华的军队到来,几乎就是主动献城,连打都不带打的。

大华的军队不断渡江进入江南,同样也逐步的压缩金陵城的包围圈。

但就是不着急打金陵,而是一路南下,不断的将江南的县城收入到手中。

之后派遣官员和士兵守护,恢复当地的生产生活秩序,也不断的扫平当地起义军。

湖广、江西、两浙、应天东部在一个月内相继被攻克,除个别顽固的起义军,大多数都已经平定下来。

高奎那边也派人密集的接触大华,希望能够商量出一个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桉。

双方对峙在赣江上游一带,也没有打,只是高奎也没有言明要投降大华。

此时的金陵城真正的成为了孤岛,四面八方都已经被大华给占领了。

这次的战役推进速度之快,几乎震惊了世人。

大华派出使者入金陵,希望崇祯顾念天下黎民之艰、开城投降。

却被崇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并且大骂大华的使者乱臣贼子。

更是将郑毅的祖宗十八代全都问候了一遍。

那模样根本就是个已经输红了眼的赌徒。

金陵城中开始了拉壮丁的运动。

凡是十二岁以上的男子,全都要加入到军中。

武器不足就用农具代替,粪叉子、锄头不都是武器吗?

还有城墙防御,几万间的民居被拆掉运送上了城头。

崇祯是铁了心的要跟大华打一场,他有信心金陵八年不会被攻破。

只有赶到杨州坐阵的郑毅无奈的摇头,崇祯根本就是个活在自己世界的疯子。

也根本就不清楚大华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了,竟然还妄想着依靠坚城来防御他。

九月初九,郑毅在庐山发布进攻命令,数百架大华的战机从北岸的机场起飞。

携带着弹药飞过长江直达金陵城的上空,在皇宫投下了三十枚炸弹。

刻意的控制着投弹地点,倒是没有造成多少的伤亡。

但震慑的力量却远远大于实际的杀伤。

崇祯看着投弹之后,被炸毁的数十间宫殿。

整个人就好像呆滞了一般,最后无语的将自己关在了寝殿之中。

当夜丑时,崇祯的寝殿燃起了熊熊的烈火。

这个金陵城乱做一团,无数百姓逃出金陵。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