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蒙古与满洲关系概述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满洲(满族旧称)从东北创业到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科尔沁蒙古最早与满洲发生关系,经历了由战争到和平、由结盟到臣服的过程,并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科尔沁部历史探源

科尔沁,在明清史籍中也有写作廓尔沁、火儿慎、好儿趁的,都是指科尔沁蒙古部落。“科尔沁”蒙语意为带弓箭的人,这里是指精锐善射的蒙古部落。据《清史稿》和《蒙古游牧记》记载,科尔沁部落是成吉思汗大弟弟哈布图哈撒尔的后裔。哈布图哈撒尔生于1164年,他从少年时代起就跟成吉思汗打天下,为蒙古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和大蒙古国的形成立下了不朽功勋。成吉思汗把征服的土地分封给他的兄弟,哈布图哈撒尔的初封地在额尔古纳河和海拉尔一带。明嘉靖年间,哈布图哈撒尔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为厄鲁特蒙古所破,南下避居嫩江流域。其游牧地从喜峰口外至京师一千二百八十里,东西距八百七十里,南北距二千多里。东界扎赉特,西界扎鲁特,南界盛京边墙,北界索伦。因同族有阿鲁科尔沁,所以号本部为嫩江科尔沁。

奎蒙克塔斯哈喇有两个儿子,长子博第**,号卓尔郭勒诺颜;次子诺门达喇,号噶勒济皋诺颜。

博第达嫩有九个儿子,长子齐齐克、号巴图尔诺颜;次子纳穆赛,号都喇勒诺颜;三子乌巴什,号鄂特诺颜;四子乌延岱科托果尔;五子托多巴图尔嘻喇;六子拜新;七子额勒济格;八子爱纳噶,号车臣诺颜;九子阿敏,号巴噶诺颜。

科左中旗始祖莽古斯和科左后旗始祖明安、科左前旗〔1949年建制撤销)始祖洪果尔兄弟三人是纳穆赛的儿子,哈布图哈撒尔的十七世孙。

科右中旗始祖奥巴、扎萨克图郡王布达齐是齐齐克的儿子,也是哈布图哈撒尔的十七世孙。科左三旗和科右三旗的始祖为亲叔伯弟兄。

科尔沁部蒙古经过有明一代二百余年的繁衍,逐渐强盛。到明末时,科尔沁部已成漠南蒙古的强部之一。现今内蒙古蒙古族人口中,科尔沁蒙古约占百分之七十。

二、科尔沁蒙古归附清政权的经过

科尔沁部归附清政权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明万历二十一年059年)至后金天聪元年〈166年〉,经历了从战争到结盟的过程。第二阶段,后金天聪元年以后,为科尔沁部臣服满洲,并为大清王朝的建立和统一全国立下了赫赫功绩。

科尔沁与满洲关系的第一阶段大致发生在努尔哈赤时代,即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当时,明朝已经腐败无能,日薄西山。其北方兴起两股政治势力:一是以林丹汗为首的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一心想恢复达延汗时期的大一统祖业,其势盛时“东起了东,西至洮河”,科尔沁部等蒙古皆受其役属。二是以努尔哈赤为首的满洲部“民殷国富”。明朝对蒙古和满洲采取了“以夷制夷”的政策:对察哈尔,岁给银以利诱之,以制满洲;反之,利用努尔哈赤的势力,牵制察哈尔。

努尔哈赤为了进攻明朝,需要和寻找支持的力量,他想联合蒙古;而察哈尔部的林丹汗自称“四十万众蒙古国主”,把满洲的努尔哈不放在眼里,称他为“水滨三万人满洲国主”。双方争雄,都想吃掉对方。努尔哈赤对察哈尔采取分化瓦解政策,争取与察哈尔有隙的科尔沁部。这样,科尔沁的地位,在努尔哈赤眼中就高起来了。科尔沁与满洲联盟的建立,有一个由军事冲突到被迫联合的过程,经历了一番时战时和的斗争才逐步实现的。

扈伦四部之一的叶赫与满洲有矛盾,159年I:明万历二十一年)叶赫等部联合蒙古科尔沁、锡伯卦、勒察三部,约请哈达、乌喇、辉发三部及长白山下朱舍里、纳殷二部共九部兵三万人,攻打努尔哈赤,史称九部联军伐满洲。联军列阵于浑河北岸,努尔哈赤率军立阵于古埒山迎战。努尔哈赤集中兵力专攻叶赫部,联军失败,叶赫部贝勒布寨被杀,乌喇部贝勒布占泰被擒,“蒙古科尔沁贝勒明安马被陷,遂弃鞍,**乘骣马逃,仅身免”。是战,努尔哈赤斩杀联军四千,俘获多人,得战马三千匹,盔甲千副,“满洲自此威名大震”。古埒山战役后,努尔哈赤趁科尔?心败北之机,从所俘科尔纟心人中选派一十人,令其披锦衣,骑战马,回科尔沁部,宣扬努尔哈赤的“威德”。

次年(卩彳)科尔沁部明安遣使与努尔哈赤通好,献战马百匹、骆驼十峰;其中,马六十匹、驼六峰给努尔哈赤,其余分送努尔哈赤部下。这是科尔沁部与满洲“通好”的最早记载。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满洲与科尔泌部又产生了矛盾。满洲以科尔沁“得罪”努尔哈赤为名,派穆哈连攻打科尔沁部,科尔沁部奋起抵抗,并得到叶赫部援助。穆哈连兵败被俘。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努尔哈赤命其长子褚英率军五千攻打乌喇部,应乌喇部之请,科尔沁出兵援助。科尔沁人对满洲也多次发动进攻。天命年间,科尔沁台吉明安之子桑噶尔寨联合内喀尔嘻攻打努尔哈赤,战败被俘。努尔哈赤对科尔沁的“不驯服”和抵抗十分警惕,惟恐其增强军事力量,采用拒绝向科尔沁部出售弓箭办法予以报复。

努尔哈赤为了与科尔沁缓解关系,建立联盟,而采取了以怀柔为主、各个击破的政策。有一次,努尔哈赤冒雨迎接征讨蒙古扎鲁特部凯旋的士兵,他指天上的乌云对诸子和部下说广蒙古之国犹此云然,云合则致雨,蒙古部合则成兵,其散犹如云收而雨止也,俟其散时吾当亟取之。”努尔哈赤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利用和亲的手段,拉拢科尔沁部台吉。据《满文老档》记载,九部联军伐满洲失败后,满洲与科尔沁等部“互相娶嫁”。天命二年〈1617年)二月,努尔哈赤将其弟舒尔哈赤之女,嫁于内喀尔巴约特部台吉恩格德尔。1614年四月,科尔沁台吉莽古斯将女儿嫁于皇太极。1615年正月,科尔沁洪果尔台吉送女与努尔哈赤为妻。与此同时,蒙古扎鲁特台吉们亦将女儿嫁于努尔哈赤的几个儿子。

同时,科尔沁台吉不断向努尔哈赤贡献牲畜。1615年9月,科尔沁台吉明安之子桑噶尔寨献马三十匹;1616年(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天命元年)十二月,明安次子哈坦巴图鲁献马四十匹。努尔哈赤对每次贡献都回赐大量盔甲、缎、布疋等。1617年(后金天命二年)正月,明安率众亲自来见努尔哈赤,庆贺他建立金国。明安等人受到以努尔哈赤及其妃子、诸贝勒大臣的隆重欢迎。努尔哈赤出盛京城百里之外,至富尔简山岗,与明安在马上行抱见礼。明安向努尔哈赤进献大批礼物:驼十峰、牛百头、马百匹和干肉十三车,干酪、油二车,另有三峰骆驼驮载的毛毡。努尔哈赤每日摆宴,隔日设大宴,招待明安三十天。临走时,赏给明安四十户、甲四十副以及大量的缎子、布疋等。还亲自送出京城三十里。努尔哈赤对明安的迎送礼节,在清初是罕见的。目的是使科尔沁台吉进一步归服他,并以此招徕其他蒙古部。同年十月,明安的儿子巴特玛台吉又来献马五十匹。

努尔哈赤对脱离察哈尔部来投奔他的科尔沁台吉特别重视。16年(天命七年)二月,科尔沁的明安、兀尔宰吐、锁诺木等十七名台吉率其所属民众三千余户投奔努尔哈赤。努尔哈赤在广宁城设宴招待,又“另立兀鲁特蒙古一旗”安置他们,特授明安为三等总兵官。对来降之台吉厚赐狐裘蟒衣、金银器皿以及田庐、僮仆、牛马牲畜。兀鲁特蒙古旗的设立,说明归降的蒙古人数口益增多。同时也表明努尔哈赤对来降者加强控制,特将其编在类似满洲八旗的组织内,以便直接统辖。努尔哈赤对与科尔沁的联盟是特别小心谨慎的。同年四月,努尔哈赤告诫他的四大贝勒,要与已结成亲家的科尔沁台吉们和睦相处。16年(天命八年)六月,努尔哈赤对已结亲的蒙古诸台吉讲,如公主凌侮你们,要告诉我,我会给予处罚。

努尔哈赤为了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与科尔沁联盟,在和秦的同时,又通过结盟的形式,使联盟得以固定和延续。164年(天命九年)二月,努尔哈赤派遣库尔缠、希福前往科尔沁部,与其首领奥巴等缔结盟约。双方杀白马黑牛,焚香誓盟:“满洲、科尔沁二国,愤察哈尔侮慢,是用缔结盟好,昭告天地。今后满洲若惑于察哈尔诈谋,受其馈赠,不预闻科尔沁,先与之合,天地降之罚,殃及其身,如此血,如此骨,如此土,俾坠厥命。若科尔沁惑于察哈尔诈谋馈赠,不预闻满洲,先与之合,降罚亦如之”。双方结盟,各有目的,奥巴是为了摆脱察哈尔部林丹汗对他的统治,借用努尔哈赤的力量;努尔哈赤是为了解除伐明时的后顾之忧,而用科尔沁对付察哈尔。166年〔天命十年)十一月,察哈尔兵进攻科尔沁,奥巴向努尔哈赤告急,努尔哈赤一面告诉奥巴坚守城郭;一面派皇太极选精骑五千驰援。林丹汗围攻奥巴所居之格勒朱尔根城数日不下,闻皇太极来援,不战而走。奥巴为报答努尔哈赤解围之恩,于167年(天命十一年〉五月,谒见努尔哈赤,并献貂裘、驼马。努尔哈赤以礼待之。六月,奥巴与努尔哈赤在浑河岸再次盟誓,重申誓辞。双方表示,联合一致以御察哈尔和明朝。由于奥巴战察哈尔有功,努尔哈赤封其为土谢图汗,并赐盔甲、雕鞍等,奥巴成了科尔沁第一代土谢图汗。

科尔沁与满洲关系的第二阶段属臣服性质。它是从皇太极执政时起,一直延续到后来。这一时期二者由联盟关系很快变为从属关系。

166年(天命十一年〉八月,努尔哈赤逝世,皇太极即位,是为清太宗。九月,改元天聪。皇太极继承了努尔哈赤对科尔沁蒙古的政策,并在他的统治时期进一步制度化,使科尔沁蒙古完全纳入清朝的军政轨道。皇太极将努尔哈赤的取代明朝的任务,作为立国之策;为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彻底征服强敌察哈尔,而科尔沁的骑兵正好是被利用的力量,所以必须牢牢掌握住科尔沁。遂之,便对科尔沁等蒙古地区实行强化统治。169年(天聪三年)正月,皇太极颁发“敕谕”:科尔沁、敖汉、奈曼、内喀尔喀和嘻喇沁五部“悉遵我朝制度”。次年三月,“申定军令”,特别指出,清军征伐察哈尔、明朝时,科尔沁等蒙古各部必须“从征”,战斗中“协力同心,共申敌忾”;违者及误期不参战者,皆受罚。161年(天聪五年)皇太极定官制,始设六部,任命科心沁台吉满朱习礼为吏部蒙古承政,布颜代为礼部蒙古承政,多尔济为刑部蒙古承政。

有一'次,皇太极命科尔'/心等蒙古各部骑兵在缚络郭勒集合待战,同时又在科尔沁继续征兵。在这一重大的军令面前,科尔沁部的奥巴以“寇骑塞路”为名“不赴征”。皇太极在绰络郭勒宴请参战之蒙古诸部,但“科尔沁诸贝勒俱不至”。皇太极对奥巴十分不满,168年(天聪二年)派近侍索尼等利用向公主(奥巴妻)送礼的名义,持信来到科尔沁部,列举奥巴有“奸谋”之心。这使奥巴大惊,立即遣使见皇太极,同时写信托阿敏,“此事惟贝勒周旋之”。皇太极的使臣刚刚返回,奥巴就于169年〔天聪三年)正月带病亲赴沈阳谒见皇太极,献驼马谢罪;皇太极以礼待之。同年九月下旬,皇太极进攻明朝,奥巴再也不敢怠慢,立即率科尔沁部二十三名台吉投入战斗。从此,科尔沁的奥巴与皇太极为首的满洲贵族就结成休戚与共,“忧乐相同”的“臂指”关系,以奥巴为首的科尔沁也就成为清朝可以依靠的一支重要力量。

166年(天聪十年)三月,科尔?心等六部四十九台吉会集盛京,请皇太极上尊号。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接受之,又更国号为大清,改元崇德。十六日,科尔沁部巴达礼、吴克善等,率众台吉进盛筵于笃恭殿。十八日,皇太极设宴招待科尔沁诸王公。十九日,在清宁宫宴请左翼科尔泌蒙古。二十三日,封官赐爵,其中,封科尔?心土谢图济农巴达礼为和硕土谢图亲王,吴克善台吉为和硕卓理克图亲王。

为了更有效地统治蒙古地区,皇太极于166年(崇德元年〉设立蒙古衙门;三年,改称理藩院,主要治理蒙古地区。同年,皇太极派遣大学士希福、蒙古衙门承政尼堪,偕都察院承政阿什达尔汉,前往科尔沁、察哈尔等地“查户口、编牛录、会外藩、审罪犯、颁法律、禁奸盗”,授权与希福等大臣“料理一切事务”。是时,希福等大臣将嫩江科尔沁部分左、右两翼,编成五个旗。科尔沁右翼编中、前、后三个旗,科尔沁左翼编中、前两个旗,1650年又增编科尔沁左翼后旗。这样就使得科尔沁蒙古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司法等方面,全面地纳入大清王朝的统治轨道。

三、科尔沁蒙古为大清王朝立下赫赫功绩

科尔沁蒙古在整个清代一直为清王朝所礼重,除了姻亲关系以外,更主要的是在清王朝的开国和定鼎中原,以至统一全国的战争中,科尔沁蒙古敢于敞开胸膛,面对刀枪、奋不顾身、英勇作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科尔、蒙古是清开疆辟土的最积极支持者

明未努尔哈赤崛起东北时,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敌人是蒙古诸部,只有征服这个对手,才有可能取代明王朝。当时蒙古诸部名义上的共主察哈尔的林丹汗是“四十万众蒙古国主”,而努尔哈赤为“水滨三万人满州国主”。双方实力优劣是很清楚的。当时的林丹汗雄心勃勃,企图攻下盛京,向东发展,扩大自己实力后再图入主中原之愿。但自1594年努尔哈赤与科尔沁“通好”之后,双方力量对比就逐渐发生了变化。164年科尔沁首领奥巴与努尔哈赤结盟,表示共同抗击林丹汗。林丹汁对科尔沁投向满州极为愤怒,于165年率兵进逼科尔沁,起初屡战屡胜,大有一鼓作气直捣盛京之势,使努尔哈赤大伤脑筋,当察哈尔兵将要逼近绰尔曼城时,有的贝勒、公等闻风后带兵逃去,唯有驻守缚尔曼城的科尔泌台吉乌克善和其四弟科尔沁台吉满珠习礼兄弟二人坚守抵抗,并研究了对策,分析了情况。认为察哈尔兵经过长途跋涉、路经百战,没能及时休整,属疲惫之师。同时由于一路多次获胜,意得志满,又是一支骄矜之师。加上察哈尔兵对当地情况不明,地形不熟,只是盲目进攻。因此,乌克善、满珠习礼设伏兵突袭,打败了察哈尔的进攻,缴获甚丰,林丹汗败退而走。此役后,科尔沁这个东蒙古第二强部,已由昔日林丹汗低御满州的桥头堡,转而变成满州攻击林丹汗的前锋部队。林丹汗实际上已失去了原有的优势。

皇太极即位后,在科尔沁的影响下,漠南蒙古纷纷投向满州,林丹汗日益孤立。164年皇太极率科尔沁等部向林丹汗发起总攻,林丹汗败逃至青海病死。翌年察哈尔部被最后消灭,漠南蒙古归于统一。166年皇太极登基时捧蒙文劝进表的是科尔沁部首领巴达礼、捧汉文劝进表的是孔有德,捧满文劝进表的是多尔衮,他们向皇太极行了三叩九拜大礼,承认他为蒙、汉、满的共主。顺治帝曾称赞说当太祖、太宗开创之初,诚心归附,职效屏藩。太祖太宗嘉尔勋营,崇封爵号,赏赍有加”。

(二)科尔沁蒙古是清入主中原的先锋

皇太极即位后,加强了对明的攻势,科尔沁骑兵一直作为前驱效力。169年奥巴率兵随皇太极攻明,从喜峰口越过长城,连克遵化、永平、迁安等城,进围北京,使明廷大为震动,奥巴等以骁勇善战,受到皇太极的嘉许。161年皇太极率兵攻明大凌河城,科尔沁的明安一马当先,与固山额真和硕图夹击明守城总兵祖大寿,使其大败。后又围城三月,迫使祖大寿降清。此役中科尔沁台吉“倶有功”,明安得奖赏,明安子昂洪“超进三等副将,赐号达尔汉和硕齐”。16年、164年、166年、168年清军连续越过长城,攻掠明的腹心地带,科尔沁屡以兵从,多立战功。仅164年7月,乌克善满珠习礼率科尔沁兵就攻占了上方堡至大同等六处明朝寨堡,成为大清攻城掠地的一支劲旅。167年月,满珠习礼又率科尔沁兵进征朝鲜,打败平壤巡抚、安州总兵及安边道援军。

164年皇太极死,福临即位。此时明朝已被李自成起义军推翻。1644年,清军在明叛臣吴三桂援引下,乘机入关。这是清朝定鼎中原的决定性大战,科尔沁尽发本部骑兵,并携扎赉特,杜尔伯特、郭尔罗斯之骑兵,随多尔衮亲王参加了入关后的许多次战斗。先是在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的东征军,接着穷追李自成军入河南,旋入陕西,而后回军至湖北,使长江以北尽为清军所有。1645年后,清军开始用兵江南,科尔沁骑兵又随豫亲王多铎渡江作战,在击败张献忠及江南福王、鲁王等明残余政权的战斗中,又立下许多功劳。顺治年间,正是清定鼎四方,战事繁多的岁月。而顺治帝福临又为孩童。主幼国弱之时,内有孝庄文皇后为之周旋,外有国戚科尔沁等部为之死战,终使顺治帝位渐稳,国事逐渐趋于安定。正如魏源在《圣武记》中所说:“科尔沁从龙佐命,世为秭附,与国休戚,故世祖当草创初,冲令践柞,中外帖然,系蒙古外戚扈戴之力”。

(三)科尔沁蒙古为清平叛做出了重大贡献

自顺治元年清军入关,到康熙初年,清虽统一了全国,但并不稳固。最大的隐患是东南的“三藩”和西北的准噶尔。三藩是以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为首的三个汉族军阀集团,盘据东南,拥兵自重。准噶尔是西北蒙古,自清建国以来,一直保持臣属关系,但其上层分子常存问鼎之心。167年“三藩”首先举起叛旗。战火遍及江南。此时的科尔沁蒙古争相捐献战马军械,并请求从征平叛。康熙帝准请,调科尔沁骑兵参加讨逆大军,讨伐吴三桂。经过八年苦战,终于剿灭了“三藩”。使清廷渡过了人主中原后的最大一7欠危急。

“三藩”事平不久,西北准噶尔部首领葛尔丹又举叛旗,其兵锋甚至达到了内蒙乌珠穆沁一带,离北京仅九百里,天下为之震动。1690年康熙帝决计率兵亲征,科尔沁骑兵又应调从征。在乌兰布通、昭莫多几次战役中,科尔沁蒙古铁骑以骁勇名冠诸军。葛尔丹叛乱被剿平后,策妄阿拉布坦、罗卜藏丹津、葛尔丹策零又相继反叛,科尔沁蒙古又应命出兵平叛,第二代达尔罕亲王班第在巴尔岱哈山麓诱敌深入,大败叛匪,取得了平叛初战的重大胜利。因这次康熙帝御驾亲征,科尔沁兵表现得十分勇敢,为剿平叛军付出了很大牺牲。乾隆十年〈1745年〉,准葛尔部的达瓦齐掀起了更大规模的叛乱,科尔沁再次从征西北,其统军首领和硕达尔罕亲王色布腾巴尔珠尔不仅参与中军谋画,并率本部骑兵为大军前驱。特别是当叛军据险顽抗时,他率轻骑绕道奇袭,彻底击败叛军,因而得到乾降帝的嘉奖,授以“双俸”。清朝西北边疆得到巩固,科尔沁在这里也是有功的。

(四)科尔沁蒙古在抵御外侮上立了大功

1840年,外国列强开始侵略中国,科尔沁蒙古为捍卫中华民族的利益同侵略者进行了血战。第一次鸦片战争时,科尔沁骑兵调天津一带驻扎,以防敌军登陆。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英法侵略军舰队闯人大沽口,登陆人犯。当时驻防在这里的正是科左后旗多罗郡王僧格林沁统带的哲、昭两盟之兵,他们不顾清廷禁令,奋起还击,特别是两盟马队,在枪林弹雨中往来驰骋,不避锋镝,连番冲击,经过一昼夜的苦战,击沉敌舰四艘,击伤两艘,毙敌四百余人,英国海军上将何伯负重伤,迫使侵略军狼狈溃逃。大沽口战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国取得的一次大胜利,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另外,清中叶后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农民起义屡屡发生。科尔沁蒙古为稳固清廷统治,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以及东北的白阿凌、李凤奎起义,科尔沁部都曾参战。科左后旗郡王僧格林沁就死于剿捻战争中。

总之,科尔沁蒙古以其骁勇善战的骑兵,东征西讨,立下许多军功,所以得到了清朝历代君主的重视。

四、科尔沁蒙古与清皇室的姻亲关系

“北不断亲”是有清一代的基本国策。科尔沁部在蒙古诸部中最先与满洲发生关系,双方联姻的时间最长,次数最多。据史料记载,158年至165年,努尔哈赤共联姻三十九次,其中同科尔沁部联姻十一次;166年至164年间,皇太极共联姻四十一次,其中同科尔沁部联姻十八次。科尔泌部王公之女先后有十九人做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皇后、妃子;清皇室公主也先后有九人嫁给科尔沁王公。后来,清廷特为科尔沁等十三个旗定立了备指额驸制度,就是从这些旗的王公、贝勒嫡系子弟及公主所生子孙中,挑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聪明俊秀者,招进京城,以备皇家选为公主的额驸(女婿〉。在这个制度中,科尔沁部的科左中旗最为得天独厚。据《理藩条例》记载,至道光年间,科左中旗就有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二千多人。

清皇室与科尔沁蒙古的联姻关系有别于汉唐诸朝的单方下嫁,而是互相嫁娶,并从开国之前一直沿续到清

科尔沁部嫁到清宫的后、妃主要有:

161年,努尔哈赤听说科尔沁首领明安女儿颇淑范,遣使欲娶之,明安贝勒遂拒他部之请,送其女来。“太祖以礼亲迎,大宴成婚”。这是科尔沁部之女嫁于满清的第一人。

1614年,蒙古科尔沁部莽古斯贝勒送女与皇太极贝勒成婚,这就是后来的孝端文皇后。

1615年,科尔沁部洪果尔(科左前旗始祖)将女儿嫁与努尔哈赤为妃。后被封为寿康太妃。

165年,科尔沁贝勒寨桑以女嫁皇太极,初封庄妃,后为孝庄文皇后。

164年科尔沁贝勒宰桑之女海兰珠,即孝庄文皇后的姐姐也嫁给皇太极,被封为关睢宫宸妃。

1651年,孝庄文皇后的侄女、卓理克图亲王乌克善的女儿嫁给顺治皇帝,为原配皇后,1654年被降为静妃。

1654年,科尔沁贝勒淖尔济以两个女儿同时嫁顺治福临,姐姐被封为孝惠章皇后,妹妹被封为淑慧妃。

175年,孝庄文皇后四哥满珠习礼的孙女被康熙封为宣妃。

清皇室下嫁给科尔沁的公主也很多。如:

166年,庄亲王舒尔哈齐(努尔哈赤二弟)之孙女嫁给科尔沁部首领奥巴,并封奥巴为和硕额驸、土澍图汗,这是清皇室之女下嫁科尔沁的第一人。

168年,努尔哈赤的孙女嫁给科尔?心贝勒宰桑四子满珠习礼(第一代达尔罕亲王〉为妻。

科尔沁首领巴达礼札萨克土谢图亲王之子巴雅斯呼朗顺治二年娶固伦崇康公主。

孝庄文皇后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下嫁科尔沁亲王毕尔塔哈尔。

科尔沁和硕达尔汉亲王班弟之长子罗卜藏衮布娶和硕公主。

169年,孝庄文皇后的二女儿固伦端献长公主下嫁科左中旗第一代多罗郡王奇塔特。奇塔特系孝庄文皇后三哥索诺穆之子。同年,四大贝勒之一的代善女儿嫁给孝庄文皇后二哥察罕的儿子多尔济为妻。

清皇室在与科尔沁蒙古联姻过程中,婚姻关系极为复杂,有姑侄三人同嫁一人的,有姐妹同嫁一人的。

孝端文皇后与孝庄文皇后、关睢宫宸妃、分别是莽古斯的女儿和孙女,三人为姑侄和姐妹关系,先后嫁给皇太极,同事一夫。

福临废后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心左翼中旗卓理克图亲王乌克善之女。福临的孝惠章皇后和淑惠妃是亲姐妹、是乌克善的侄孙女。福临废后与孝惠章皇后、淑惠妃又是姑侄三人同嫁一人。

清皇室通过与蒙古的联姻,用“姻好”巩固“盟好”,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通过长时间、大范围的联姻,使蒙古王公不仅在政治上、经济上,而且从血统上、心理上都与满洲贵族建立了牢固的依从关系,这对巩固清王朝的政治统治发挥了重大作用。康熙皇帝曾说,“本朝不设边防,蒙古部落为屏藩耳”。有清一代,北方草原上的蒙古族始终没能联成一体举族叛清,这从秦至明以来是少见的现象。下嫁到蒙古的公主也起到了监督蒙古王公的作用。而嫁到清宫的皇后、妃子对清宫的稳定却发挥了重要作用,孝庄文皇后就是明显例证,在重大的皇权之争中,她周旋于各政治力量之间,维持平衡,保持了稳定。通过联姻,化敌为亲,组成人为长城,屏藩溯漠,这确是清王朝统治者的高明之处。

综上所述,科尔沁蒙古为清王朝的开疆拓土、保国卫邦,倾力死战,做出了重大贡献。清王朝对科尔沁蒙古也特殊优礼,位“列内扎萨克二十四部之首”应该是理所应当的。

孝庄文皇后是我们家乡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人。她十三岁入宫,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福临、玄烨清初四帝,躬助太宗、世祖、圣祖三朝,扶助儿子顺治、孙子康熙两位幼主、为清初政权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定海神针”。但她生前没有任何政治头衔,只是以妻子(庄妃〕、母亲皇太后〉、祖母(太皇太后)的自然身份,为丈夫〔皇太极〕、儿子(福临〉、孙子(玄烨〉的事业默默地奉献了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把一切功绩都归功于丈夫、儿子、孙子。她始终站在“成功男人”的背后,帮助“男人成功”,嘉言懿德可为后世景仰。但近些年来,随着一些关于清宫题材电视剧的热播和文学作品的涌现,孝庄这位历史名人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一些野史和戏说把孝戎这位修养相当全面,且正直庄重的皇太后描写成以色护权的阴险人物。野史淹没了正史,戏说代替了史实。做为出生在孝庄家乡的我们,自感有责任把历史上真实的孝庄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整理出来,献给读者。这一想法,得到了中共科尔沁左翼中旗委书记石壮沙同志的支持。作者深知笔力孱弱,不堪重任,野人献曝,望读者见谅,望专家指正。

作者

004年6月(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