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破败的药厂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下午的投资意向交流会上,韩之乔的投资部老总将两家企业对“华东制药”的收购方案提了出来。

辛安看到徐水的几位主要领导听完后都是眼睛放光。

辛安也把并购“徐水二药”的想法提了出来。

何奇在心里一盘算,这样两家企业的股权出让预估价格就达到了十亿以上,这让他心里有些小激动。

徐水市国资委的负责人又推介了另外几家企业的情况;韩之乔和辛安没有表态,只是说等把有意向的两家企业考察完后,再看其它企业的情况。

因为韩之乔后天在SH有接待BJ某位重要领导来参观的任务,所以,他在徐水只能停留一天半;他明天下午必须得回SH。

而辛安家里也有事情,也不能在徐水多停留。

于是,大家匆匆结束交流会后,紧接着就开始参观意向性的两家企业。

仍然是四辆考斯特商务车,在前后警车的护拥下先去参观离万豪酒店最近的“华东制药”的主厂。

大家进到“华东制药”的主厂厂区后,包括陈大章、赵李怀在内,都有些失望。

厂区里里外外的倒是挺整洁的,到处都是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但是,让大家感到泄气的是厂区的建筑物却有些破败,丝毫没有现代化工厂的样子。

“华东制药”主厂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建设完成的;当初,也是根据苏联建设“东北制药”的图纸给复制过来的。

虽然在1980年代初经历过一次大的生产线改造,但是四十多年过去了,整个产区在外观上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遍布厂区的设备管线锈迹斑斑,有些地方似乎还有漏水、漏气。

唯一一栋能看的过去的还是主厂办公楼,六层高的建筑,外墙镶着石材。

陈大章和赵李怀在大门口下了车后,冷着脸、皱着眉头走进厂区,丝毫没有给站在厂区大门口迎接的“华东制药”领导们好脸色。

何奇甚至找了个机会怒斥其中一个人说:“你怎们搞的?不让你们提前收拾一下吗?!”

“收拾了啊!何市长,您看这厂区不是连个烟头都没有吗?!”

“收拾了怎么供汽管线还跑冒滴漏?还就在大门口显眼的位置?!”

“这都老化了;是突然漏的。这不刚想修来着,你们就到了!”

何奇被他们给气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韩之乔倒是没说什么,只是一边参观,一边对辛安说道:“看来我们之前估算的投资不能够;这个厂子得大改、大修!”

辛安边看边点头;他也深有同感。

韩之乔和辛安没有进车间,他俩儿觉得进不进车间没什么意义,在车间外面就能估计到里面也好不到哪儿去。

辛安估计车间里面也就是能维持个生产而已。

而何奇听到不进车间倒是心里松了一口气。

在确定韩之乔要来“华东制药”后这十多天里,何奇跟市政府秘书长卢立来过两次,专门布置参观和接待工作。

“华东制药”的车间里,真是没法看。

他跟卢立进去过一次,还是穿着水鞋进去的。

刚才,何奇也看到市高官和市长都是一脸的愠色,知道这是对这次参观的安排极为不满意。

何奇心里也叹了一口气,就这破厂子还能怎么收拾?!

韩之乔简单询问了一下“华东制药”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以及技术储备问题。

“华东制药”的负责人很大气的回答说现在是产销两旺,公司为了保证供货是分两班生产;对于新包材和新剂型的研究,公司也在投入很大的力量去做。

韩之乔和辛安都知道他的回答有很大的水分。

搞不好现在的生产状态就是为了应付他们来参观的。

再说了,一个马上就要陷入停产边缘的企业,怎么可能投入资源去研究新的包材和产品呢?!

“华东制药”技术落后不仅仅是生产条件的落后,在大输液产品的包装上也落后。

“华东制药”的一个分厂还在使用第一代玻璃瓶灌装生理盐水和葡萄糖,这种玻璃输液瓶虽然可以反复使用,但是消毒成本高,二次污染风险大。

其主厂的软体输液袋也存在袋体过厚,低温下易碎,包装封口技术不过关、易渗漏、透明度不高等缺点。

现在国际上的大输液包装已经发展到第四代、第五代了;而国内主流大输液厂家也在向第四代包装过渡。

但“华东制药”的大输液产品整体技术也就达到第二代水平,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