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不能不说何奇的精明和赵李怀的狡猾。

徐水市国有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都是由市委直接任命;市政府对这些国有企业只有行政管理权。

企业经营的好坏,跟市政府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但是,国有企业工人要是下岗没有钱交社保、没有钱去看病、没有钱去吃饭、没有钱给孩子交学费,那可是市政府的事儿。

何奇已看到危机即将出现,而赵李怀也看到自己在即将卸任收官前将会面对一个棘手的局面。

所以,这二人就打破惯例,主动以极为罕见的书面报告形式向市委报告。

市高官陈大章缺乏基层工作经验,没有像何奇和赵李怀想的那么复杂。

但是,他也知道这件事不可等闲视之,不然,会酿成很大的政治事故。

他可不想让这几个即将破产的市属国有企业阻断了自己的政治仕途。

于是,在得到各方的支持后,陈大章主持了市委扩大会议,专题讨论国有企业改制问题。

最后,形成会议决议。会议决议的内容很多,但是主题就一个,能全方位改制的国有企业就全方位改制;能进行股权融资的企业就进行股权融资。

基本要求就一个,盘活所有市属国有企业!让工人有班上,让工厂都冒烟!

会议召开后,徐水市又将相关问题的报告提交给了省里相关部门。

一时间,徐水的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在体制内引起热议。

对于“华东制药”,辛安还真就有一个思路。当然,这也是在跟韩之乔讨论完以后形成的。

韩之乔打算让“红棋制药”来收购“华东制药”。

“红棋制药”是韩之乔控股的上市公司。

“红棋制药”是个集团化的企业,在产的产品除了大输液类产品外,还有包括中药制剂、生化药制剂、生物类制剂、口服类制剂等一百多个品种。

“红棋制药”的大输液产品在其整个营业收入中占比并不高,在全国每年数百亿的大输液产品销售额中也只占几十分之一。

所以,收购完“华东制药”,利用其现在的市场渠道,三到五年内,“红棋制药”就可以将大输液产品的年销售额提升一倍以上。

而韩之乔的医药顾问在进行了一番并购重组论证后,认为五年内,“红棋制药”可以把大输液产品做成全国的“老大”。

当然,前提是至少得投入四个多亿对“华东制药”进行全面的生产线改造和产品技术升级。

于是,韩之乔立刻拍板,准备收购“华东制药”。

而辛安考虑的方案,源自自己的美林制药原来不被他重视的一个几乎陷入停产边缘的产品-盐酸氨溴索针剂,其改良剂型盐酸氨溴索大容量注射液在国家局审评中心的网上排名已经上升到前三百位,明年上半年即将获批。

这也是国内即将第一个获批的仿制美国原研产品的氨溴索大输液产品。盐酸氨溴索是医院呼吸内科常用药,需求量很大,市场空间也很大。

只是这个大输液剂型产品一旦获批,美林制药却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建起一条大输液生产线,这样就会延迟盐酸氨溴索大输液产品的上市。

而“华东制药”的大输液生产线是现成的,只需要调整一下灌装工艺就可实现共线生产。

辛安的意图是将氨溴索的原料药由美林制药来生产,而大输液灌装委托“华东制药”来完成。

但是根据国家药政法律法规的要求,这种委托生产的形式,企业间必须有股权投资关系。

韩之乔听了辛安的方案对收购“华东制药”更有信心了。

他同意辛安的方案,答应届时把“华东制药”的一个分厂的51%股权以象征性的价格给美林制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