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131 终极王牌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尔哈朗年逾不惑,却仍未知天命。他对现世仍然有深深的执念,渴望达成一番更伟大的成就。想到自己的宏愿终将达成,不免心情轻快,教步履变得轻盈。

“郑亲王,看上去年青又有活力,是遇上甚么好事吗?”

“嘿嘿嘿,你真是明知故问呢。”济尔哈朗与待在大厅的“那个人”会面,言谈甚欢,坐在主人席上道:“如你所见,至今为止一切都非常顺利,所以十分高兴。”

“在下非常期待扳倒睿亲王时,他会露出甚么嘴脸。”

“汉人曰骄兵必败,睿亲王目中无人,连本王都不放在眼内。正正是过于自大,才招来恶果。”

虽说多尔衮身边突然冒出一位不明来历的年青少女,但对整体计划的走向没有太大影响,都只是一些细枝末叶。

些许细少的沙石,无法改逆滔滔大浪的奔腾。不管发生任何事,都无法阻止他的计划。只需要一个机会,就能集中爆发,将多尔衮以及福临彻底摧毁。

没错,这个大计划,是要彻底改变大清,将崇政殿上的龙座易主。

“如今回想起来,万万料不到自己会和郑亲王结盟。”

“这就是政治。”济尔哈朗心明水清,状若平常道:“双方有共同利益,仇人都可以握手;双方利益有冲突,父子兄弟都可以刀戈相向。”

这是至理明言。

这是人生真谛。

济尔哈朗纵然未尝活上一辈子,其经历比任何人都要多,更能洞悉世事的玄妙。

连他自己都颇为意外,多尔衮南侵中原一仗会败战而回,居然动遥这位强大的摄政王一部份的根本,继而左右到某部份人的利益,令他有本钱翻身。

自己最初计划,可是花上廿年,不,卅年,甚至更久。因为那场战争,国内种种人事变动,从而大幅度提前。

连眼前“这个人”都愿意协助自己,何愁大事不成?

双方闲聊一番后,终于进入正题。

“多尔衮开始派人寻找‘人质’,请问你真的能藏得好好吗?”

“放心,就算睿亲王将整个盛京反转,都不可能找到他。”

“这样子我就放心了。”“那个人”舒一口气,从腰间抽出一卷文件:“这是愿意支持豪格的大臣及各旗部将,请过目。”

“辛苦你了。”

“不用客气,这是互惠互利。”

济尔哈朗真正目的是拨乱反正,将满清的帝位归还予豪格。

自从争夺皇位失败后,福临风光承继大统,豪格却惨遭多尔衮连番打压,剥去一切荣宠与光环,贬落为平民。

豪格当然憎恨多尔衮,却没有力量。这位前王子还真是吃得苦中苦,愿意从低做起再努力,透过参军杀敌立功。偏偏多尔衮南侵之行失败,整批军队无功而回。豪格立功梦碎,无力改变现实,开始试图寻找另一个发奋的方向。

就在这个时候,他碰上济尔哈朗。

“年青人,你真是一无所知。在战场上多大的功都没有用,只要领头的是多尔衮,你便永远没有出头天。那怕战功如何卓越,他都有办法一笔抹去,再反过来诬陷罪名。”

“怎么可能?他以为自己可以只手遮天吗?”

“抱歉,现在他权势如日中天,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年青人对世界认识不够多,心存侥幸的幻想,以为努力就能改变命运,委实太过乐观了。

像济尔哈朗,很早就明白努力是徒劳无功。面对多尔衮这样老谋深算的对手,岂可走正常的道路反击呢?

无论如何豪格都是皇太极长子,居然过着如斯非人生活,令济尔哈朗感觉多尔衮太过份。然而他看见一切,知道一切,亦爱莫能助。多尔衮不可能放过任何可以打击豪格的机会,必定将他往死里打。自己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甚至因为出手帮助他,令多尔衮有可乘之机,连他都一同进攻。

有没有办法,既能保障自身安全,又可以帮助到豪格呢?

不管如何想,一天不推翻多尔衮,一天都不能够彻底治理根本。然而多尔衮岂是如此容易推翻?他背后最大的靠山,就是皇太后布木布泰。

济尔哈朗人老,心不老,早就看穿布木布泰的政治手段。她试图扶立两位摄政王,左右牵制,以便她幕后掌控朝政。济尔哈朗当然不笨,将他推上前线与多尔衮斗争?斗赢又如何?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布木布泰故此让二人对立,挑起矛盾,他偏是不从。

你道高一尺,我魔高一丈。济尔哈朗千算万算,决定以退为进,故意放弃大权,任由多尔衮唯我独专。透过这巧妙的一手,不仅以静制动保存实力,同时将布木布泰权上枪口,正面与多尔衮发生冲突。化被动为主动,等他们战死方休,自己自然能再度复出,抢夺一切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先前多尔衮南侵失败,察明布木布泰有意去除多尔衮,他即时冒出来,试图落井下石,一举去除眼中钉。然而他过于乐观,还是说多尔衮命不该绝,三番四次攻击都被他游刃有余地甩开,而且布木布泰根本没有全心全力出手。

布木布泰何等精明,她并没有完全信任自己,由始至终都不愿向他分出权力。

济尔哈朗心知一鼓作气的道理,多尔衮大难不死,卷土重来后,极速稳住阵脚。一堆人见势色不对,即时噤若寒蝉,避其锋芒。济尔哈朗内心明白,良机已失。没有强力外援,失去数量优势,若果再想攻击多尔衮,只是作死一途。

以退为进的手法用过一次,已不可能再骗倒人,令他颇为尴尬。进退维谷,只得虚与委蛇,在早朝时避免与多尔衮斗争。当然他心底明白,多尔衮绝对不会天真相信他会和平共处,全心全心辅政。一山不能藏二虎,双方势必出手扳倒对方。

多尔衮势大,而济尔哈朗亦不弱,至少不可能像豪格那么轻易被人折断。惟优势不可能持久,济尔哈朗迅速构思下一步反攻。

他手上尚且握有一项优势,就是当今皇上极有可能是冒牌货。一旦引爆这大炸弹,必将大清宇海内外震得天翻地覆。(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