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032 兵分两路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奏……”

“单凭我们现在的力量依然不足,一旦大臣以下犯上,令堂都会遭遇危险。”

“额涅她都会有事?”

“所以要在危险发生前,先做好万全准备。”

“要做甚么准备?”

听到额涅可能有危险,福临不禁认真起来。即使不喜欢布木布泰,却不是讨厌,更不愿意见到她受伤。

因为自己至今,还未曾得到她一点温柔,怎么能够让她随便离去?

之前为福临准备潜入郑亲王府的计划,如今即时否决。济尔哈朗经过今天事件后,绝对会将府上保安升级。再者他的儿子都不愿引路,只能放弃。

反正奏只是希望他到郑亲王府走一圈,实际打探济尔哈朗的秘密,好说服福临行动。没想到自己只不过让完颜蒲里古野离开,摆出福临这块饵,一堆人就争着抢食,而且抢得非常难看。

当然亦拜此所赐,连一些人都按捺不住提早行动。豪格派出刺客,让福临真切感受到死亡。实际体验,胜过奏说一百句真心话。

即使只是六岁,他都是清国皇帝,他都有自己的底线。现在有人意图取其性命,甚至对布木布泰形成伤害,他当然不可能坐视不管。

真是有危就有机,福祸永远相随。托豪格冲动的指令,让奏的计划又加快几步。

“不如我们叫蒲里古野回来吧。”

“绝对不行,”福临对完颜蒲里古野的第一印象太好,如同他信任济尔哈朗一样,不是一时三刻可以纠正过来:“就广义上而言,她是多尔衮的人;就狭义上而言,她不是我们这边。”

广义狭义,害福临听不真切。奏简单道:“蒲里古野的最终目标,是与我痛快打一场。她不会错过任何能够敌对的机会……所以她必会成为敌人,立在我的对面。”

福临还未能好好理解,为何曾经能够陪伴他一起走的两位魔女,却不是朋友。

“有些事,你长大之后自然会明白。”

人生总是充满各种无奈,而这种遗憾,即使成为魔女,都不会消除。

打从一开始,奏就没有将完颜蒲里古野纳入计划之中,甚至想办法将她排除出去。

“兵权在握、将士服从,是巩固政权的基础。”奏向福临说明务实的思想:“古来只要有兵权者,就可大权在握。”

知道福临尚未瞭解透彻,奏尝试引用现成的例子:“何故前多尔衮敢与豪格对呛,图谋皇位?因为他有兵!他的兵不输豪格,所以敢叫板对立。”

“不过他最终都是没有坐上去。”

“因为代善及济尔哈朗都站在豪格那边,这样子豪格的兵就是最多,多尔衮不够打,便退下来了。”

“为何最终是我成为皇帝?”

小孩子最爱问为甚么,奏思索一会才说道:“就是因为令堂找到最多的兵,她一人搞定多尔衮,再摆平代善和济尔哈朗,受到最多支持,便能推举你登位。”

福临能够成为皇帝,乃综合不少因素。如果换另一人提问,奏也许提出更简单的答案:运气。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用功。人的成功从来都是偶发,而不是必然。

论勤力,耕田的牛最勤力,为何始终没有出头天?

所谓努力就能成功,只是成功者欺骗失败者时的甜言蜜语,让他们继续在错误的道路上走下去。

手中有兵,就一定能专权吗?奏随时都能向你数算,古往今来多少败者输家,坐拥多数兵马,依然时不我与,输得一败涂地。

更别说自己,深体体会过,世界上存在着,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成的梦想……

“奏,你没事吗?”

皇宫中的奏,因为忆起过去的回忆,一时沉醉其中,脸色变得非常难看。正好白达回来,看见她过于生人勿近的气场,才大胆询问。

“没事。”

像她活上超过一千年的魔女,还能保留尚为人类时鲜明的记忆,不得不称为异数。很多魔女,活上数百年,几乎都要忘个干净。

“我这边还有事要忙,你帮我把风。”

“呃……是。”

在白达眼中,奏就只是一直坐在椅上,神态亦毫无变化,好比没有气息的人偶。不动如山的她,究竟在忙于何事,他一慨不知,亦没有过问半句,只是忠实地守在门口,不去打扰她,亦不让任何人打扰她。

至少这是自己身为“皇帝”,惟一可恃的权力。

另一边厢,在奏“下线”后,福临及朱慈照两边陷入无法沟通的困境。朱慈照非常直接,拍拍书本叫唤“姨娘”。

“我一直都在的唷。”

“刚才叫了几次,姨娘都没有反应。”

“因为我在思考某些问题。”

“冯大人说街上布防太密,不可能再明目张胆走出去,现在该怎么办?”

“很简单,叫救兵。”

奏同时以满汉文并列回答,室中三人登时傻眼。

“嘿嘿嘿,确实是姨娘才会提出的解答。”

朱慈照想起以前的事,忍不住笑出来。

冯永硕问:“娘娘在盛京还有朋友吗?”

“不是我的朋友,是福临的友方。或者,协助福临,对自己有利的人。”

福临想来想去,除布木布泰外,就想不到还有谁会帮助自己。

“冯大人推理无误,外面的旗兵目标是抓捕福临,既然如此,你们两人当可离开。”

“臣明白了。”

奏的提议永远是“先破后立”,否定固有成见,再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

三个人不可能同时离开,就分别离开啊,多简单!

“冯大人,有事要拜访你帮忙。”

“娘娘请说。”冯永硕下跪接旨。

奏在书本中呈现出地图,只是撤去代表敌人的红点,换成一个蓝点:“你速速带上这本书,到此地点。之后的事,由我来办。”

然后向朱慈照及福临说:“照儿留在此,帮忙保护福临,以防万一。”

“没问题,包在儿臣身上!”

诸事既定,冯永硕遂推门外出。没想到他们这番折腾,已经搞上一个半时辰。望望天上太阳半斜,地上影子渐长,更抓紧时间,抱著书本急步前进。

果然拦在路口的官兵目标不是他,只要具明入关时的文件,证明身份后便放行。冯永硕离开封锁线,越过一条街外,果然天下太平,再无压力罩在身上。(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