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昔日陈贵人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怕是那日嚣张活该的澄崖在被诸葛离冥下令送去青楼时,也没有如此低贱之态。可诸葛离冥现今还未有发落,云常在就惊慌得不能自己,难免让人觉得云常在所错太多,并且为人没有骨气。

其实,这事若换做从前,也许宫人不一定会如此看待此事。可自从十年前后宫中出了一件事,自此以后后宫妃嫔都学的聪明了,哪怕是赴死,也绝不留下一点口舌言论,除了宫婢。

因为,没有人愿意死后,自己名声被人肆意玷污,而母家也因此丢去脸面。毕竟,这是赤天国,是个知礼重名的地方,不似天方,天香此等领域。

十年前,宫中有个陈贵人,她本来并不是很得皇帝的宠爱,一次偶然中,身怀龙嗣,可后来因为意外摔倒而滑胎。

自此之后,嫉妒所有有孕的妃嫔,并开始暗地里谋害龙嗣,最后被自己的贴身婢女指证,事发后被皇帝处以死刑。

本来,以为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可却没有。

这个陈贵人仗着姿色艳丽,在得知将死之时,百般开脱,并且还在关押的天牢里想尽一切办法希望有生还的可能。

自她被关入天牢的那一刻起,吵闹声不断,从卑微的乞求活命到中期的肆意辱骂,大说皇家的不堪,再到最后的哭闹不止。

所有言行完全没有身处后宫的稳重与端庄,此事被有心人故意宣扬出去,导致百姓纷纷对皇室后宫的妃嫔行为感到怀疑。

毕竟,皇帝的后宫妃嫔应该都是知书达理,明辨是非的大家闺秀,在赤天这个重视声明的地方,堪称是女子闺秀学习的表率。

可后宫妃嫔如此恶行,在得到惩治后毫无悔意,并且还耍尽撒泼之态,不禁让百姓怀疑后宫妃嫔的教礼问题。

原本是希望当众行刑,能让百姓觉得皇宫内乱不会危害到纲纪法度,且告知百姓,只要有害人之心,皇帝不论是谁,因何种原因,都不会姑息。

哪怕是皇帝的枕边人,也一样会当众处置。却怎么都没料到,这陈贵人态度嚣张且大言不惭,在百姓面前更是破罐破摔之态,誓要将皇室礼教不严之事,全部告诉百姓一般。

那日的百姓纷纷觉得皇帝不够果决,由此及彼,更是有人煽动百姓,妄议朝政,觉得皇帝无法平息后宫争斗,又如何能治理这泱泱赤天?

由于人群过多,皇帝无法一一解决,只能用简易手法处理,并采纳文官意见,终于平息。

可经此事后,皇帝对后宫妃嫔的选秀一事十分在意,不想再因妃嫔琐事而导致百姓议论。

这也就是为何后宫妃嫔的一举一动都关乎母家的缘由,所以云常在今日如此失态,若是传扬出去,是不会有好话的。

只会道诸葛离冥不够心明,竟会招这样的女子为妃,毫无骨气可言,又贪生怕死,还是这等的做派,真是另所有女子不耻。

薛妃看着这样的云常在,只觉得她是在加重她可悲的结局,如此愚笨之人,真是活着也无法再在后宫立足了。

泽嫔和碧贵人虽然入宫没有十年之久,但关于陈贵人的传闻,多少都是知道的。这云常在如此作为,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她不曾知道此事,所以太过惊慌以至于失了分寸与颜面,二则就是她没有考虑这么多,只想着活命,哪怕是苟延残喘的活着。

若是第一种,或许还可以有解释的可能,但如果是第二种,那这云常在就是自寻死路。

云常在或许是磕头太猛又太多了,有些晕乎,便停下了磕头的动作,但还是用着低贱乞讨般的态度对诸葛离冥,说:“皇…上……求你…饶……过……臣妾……吧……!”

她的声音现在就是贬低了她的身份,宫女太监们看云常在的眼神也是都觉得这云常在从来就没有过傲骨,怕是气性一点都没有。

就连云常在的贴身宫女,也感觉到讽刺,这话和磕头的动作,可能自己也做不出。陈贵人为例,又有澄崖的事情断后,还有谁敢如此,这云常在就是下一个铁铮铮的例子。

“你知不知道你现在像什么?连个宫女都不如!”诸葛离冥看着云常在的乞讨之态就来气,仿佛看到了那个贱人陈贵人一般。

诸葛离冥踢了一脚云常在,云常在倒下,却还是匍匐挣扎着起来,真是贪生怕死,怕痛怕苦之人,嘴里害死人颤抖地说着:“求……皇上…饶…恕……臣妾……!”

莲祈看着宫人的表情,连她都知道陈贵人放肆的事情,云常在不会不知,听说云常在的出身还是不错的,看来就是骄纵惯了,却生得经不起一点挫折。

说得好听些,仿若温室里的**待放的花朵,难听些就是既没有气性也没有头脑的无用之人。

“皇上,要不把门关上吗?否则传扬出去,就不好了。”

莲祈的声音是受伤后的委屈的,她的模样也是令人心疼的。每个人都有多面,只在于是否自己愿意用另一面示人而已,莲祈本不愿牵扯过多,只想寂静无声地活着。

可天总是不从人愿的,所以莲祈也就只好顺天由命了。莲祈决定了,她不会浪费她的才智和美色,而她娇媚的声音也是一个强有力的武器。

莲祈的话说得很合时宜,没有点破云常在的丑陋之态让伺候的奴才奴婢觉得不妥讽刺,也没有明说此事若是被人大肆张扬,会面对多少的质疑。

质疑诸葛离冥的统治不够,质疑诸葛离冥后宫妃嫔的品行。虽说天子是最位高权重的,也是一国之君,但如果没有百姓的心悦诚服,是很难稳坐帝位的。

尤其是当下这个危险的时机,更是不得再被百姓翻出陈年往事,让人说三道四了。

自从诸葛晨说被罢免兵权之后,很多百姓都感觉失去了守护的战神,即使嘴上无法说出不悦,但心里难免有几分责怪的意思。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