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丢脸面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离冥的眼神好像总是在提到莲祈的脸伤时格外的在乎,而且他的眼中总是闪烁着一种复杂的意味。

始终跪着等待诸葛离冥让起来的薛妃,为表示出自己的毫不知情,只是恰巧过来看到的模样,薛妃是很坦荡的看着莲祈和诸葛离冥的。

并没有因为诸葛离冥的雷霆之怒而改变自己高傲的头,她是最有把握的,因为她自认为在诸葛离冥心里有很大的面积的。

薛妃与莲祈的对视中仿佛有较量的意味,薛妃总是一副高贵的姿态,除了对待诸葛离冥,薛妃不会给任何人好脸色看。

莲祈虽然与诸葛离冥相识相伴,时间尚短。但莲祈可以从诸葛离冥的言语和对薛妃的表情中知道,他对薛妃都是表面的好,心里从来没有过薛妃的影子。

莲祈与诸葛离冥都是会伪装的人,他们彼此都明白对方对自己无故的好是有原因的,并且都是带着算计之心的,可即使如此,两人之间也都不点破。

有些话,如果说的太过明白了,不就伪装不下去了吗?况且,若是什么都能在场面上说出来,也就少了其中的趣味了。

有时,勾心斗角,算计谋求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有些人愿意一生奉献于才华,饱读诗书,却不求功名利禄。

有些人愿意一生为奴为仆,只愿回报自己的主子,以对自己的忠心耿耿。有些人则喜欢一生追名逐利,忍受不了清贫苦涩的生活,只爱慕权贵势力。

诸葛离冥与莲祈就是相互需要,相互用虚伪的面孔对待彼此的人。诸葛离冥要的是探究莲祈的根底,从而达到自己的宏图伟业,也有些对莲祈与她相似面容的执念。

至于莲祈这里,她以前是被迫的为诸葛景炎就在皇宫里心不甘情不愿的做着棋子和工具。可现在,莲祈也有了自己的私心。

报复,这也许就是莲祈从此刻开始对诸葛离冥所存在的心思。

也许,只有诸葛离冥和曾经熟悉莲祈的人才会知道莲祈的聪慧到何种的地步,而莲祈的绝色又能有何种的用途。

莲祈早就在第一次见到薛妃和诸葛离冥说话时的场景,就猜到了诸葛离冥对于薛妃的利用,薛妃的身份就是诸葛离冥现在需要抓紧的。

所以,莲祈很清楚,要撼动薛妃的地位根本不难,难的是要等待合适的时机。眼下,这个时局必然不是最合适的时候。

莲祈心明,对待薛妃的眼神是平淡的,没有怒气,也没有怨恨。这与对待云常在的目光是成为鲜明对比的,这点薛妃也可以感觉的到。

薛妃知道,莲祈今日是不会在诸葛离冥面前告状的,到心里也知道,她与莲祈本来就薄如纸的面具也彻底地消失了。

泽嫔的目光先是落在了薛妃的身上,又看到了莲祈的回应目光,泽嫔瞬间就懂了。看来,今日的风波注定是只一人受了。

至于人选云常在,是莲祈与薛妃通过眼神中虚无的交流所定下来的。

碧贵人有些害怕会受到牵连,毕竟她的雨露恩泽也是很少的,位分也低,所以心里难免会担忧,毕竟这是她见过的诸葛离冥发的第二次大火。

一次是上次澄崖善闯琴枫楼一事,一次就是今日的突然暴怒。

二次事件中,莲祈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碧贵人虽然知道薛妃会免受伤害,但碧贵人心中总有疑虑。但碧贵人再担忧,也不会如同这云常在,空有美貌,没有半点智慧,却还是想仗势欺人。

云常在此刻才感觉到了什么是害怕到极点,可尽管如此,她还是得回答诸葛离冥的话,否则真的是不知道会不会送命于此了。

“回皇上……的话,臣妾…一时…不慎,真…的…不是……故意…的!”

云常在的声音颤抖的厉害,停顿的地方更是牵强,她说这句话后还不停地磕着头,希望减去诸葛离冥的怒气。

可伤害别人的时候都很轻松简单,打人时也做的这样自然。可被人责难时,就无法如果释然了,慌张心惊不止,还畏畏缩缩的,毫无主子的样子。

这样慌神失措,磕头求饶,低贱卑微的云常在,哪还有半点刚才折辱莲祈的架势,甚至自尊这样人人都有的东西,都被害怕给吞噬了。

碧贵人看着云常在的模样,没有怜悯,正如百姓间喜欢说的那就话一般:辱人者,人必辱之。伤人者,必被人伤。

咎由自取,四个字来形容云常在的种种事迹,真的再贴切不过的成语了。

原本,云常在和莲祈本就好似两条从不交集的平行线,但云常在却很乐于打破这一条界线,并且喜欢以身试法,结果这就是她现在的如蝼蚁般的做法。

莲祈的宫里随着诸葛离冥的到来,所有原本伺候的宫人都到齐了,而且更多。这样的情景,所有宫人在屋外看着,云常在的做法真是宫里少见的。

一般嫔妃如何犯错,哪怕是即将被处死,都很难会拉下这虚伪的面具,因为这样实在有失妃嫔的面子和母家的尊严。

虽说遇到关乎生死的大事上,每个人都是害怕惊恐的,并且会用尽一切方法阻止自己的死亡,哪怕是推迟死去的日期,都值得每个求生之人付出一切。

可,这后宫里的妃嫔不能如同外面普通百姓一般求生,她们身为皇帝的妃嫔,哪怕是弃妃,都不能言行举止做得太过委曲求全。

因为这样,会影响皇家的声誉,也会影响母家的地位。妃嫔犯错,可进冷宫,可被处死,但死前的种种挣扎,以及面对的方式都彰显了贯彻于心底的风气。

妃嫔既然是高高在上的主子,就不能表现出一种与奴婢般为了生存不顾一切的作为,这样不仅不会有人欣赏同情,只会觉得是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云常在好歹也是出生官家的小姐,诸葛离冥不过只是严厉地审问,竟害怕得如同奴婢犯错一般,如此丢去脸面。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