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四十八 回 祭天神王母传书天都峰 争黄帝二女相斗九天外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八回祭天神王母传书天都峰争黄帝二女相斗九天外

七七四十九天后,雷神果真复活成一个美貌的男子。

看到雷神一家团圆,黄帝和应龙才放心地带着雷神之骨返回轩辕城。

一日,坐在大帐里的黄帝,忽见一女子飘入跟前。

那女子着青衣,非常丽色。

黄帝愕然说:“你是何人?”

女子说:“我乃兰宫玉女,姓王名登。为王母所使,王母让你即日起去王屋山天都峰清斋,不交人事,七日之后,即元年正月甲子,当至也。”

言罢,女子忽然不见。

黄帝惊诧,遂问风后说:“此何人?”

风后说:“她是西王母紫兰宫玉女,常传使命往来扶桑,出入灵州,交关常阳,传言玄都阿母。昔出配于蜀仙人,近又召还,使领命具录灵官也。”

黄帝于是去王屋山斋戒。

其四方之事,全委于风后和力牧。

风后和力牧,秉承黄帝旨意,在天都峰顶砌造祭祀天坛。

冬日黄昏。

王屋山千山挂雪,深谷留白;天都峰一峰突起,万峰臣伏。惟雪松在寒光朔气之中巍然挺立,好一派傲然天下的苍劲之气。

老鹰说:“人类在山顶造土台作甚?”

老松说:“祭祀上天呗。”

老鹰说:“在山下不可以祭祀嘛,非要在山上劳民伤财,多费事呀。”

老松说:“山顶离上天近,人类想和玉帝套近乎。这叫短距离接触,有利可图。谁都喜欢顺从自己的人,玉帝也不会例外。”

到七日,乃扫祭台。

以紫罗荐地,燔(fán)百合之香,张云锦之帏,燃九光之灯,列玉门之枣,酌葡萄之醴,射监香果,为天宫之馔。

黄帝盛服立于台下,以候仙官到达。

夜二更之后,忽见西南如白云起,郁郁直来,径趋天坛。须臾转近,闻云中有箫鼓之声,人马之响。复半食顷,王母至也。或驾龙虎,或乘白麟,或乘白鹤,或乘轩车,或乘天马,群仙数千,辉光庭宇。既至,惟见王母乘紫云之辇,驾九色斑麟,别有五千天仙,侧近云驾,皆身长丈余,同执彩旄(máo)之节,佩金刚灵玺带,天真之冠,咸伫天坛之外。

王母惟将一女带之天坛。但见那女子年可一十六七,服青绫之褂,容眸流盼,神华清发,真美人也。后人有诗为证说: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女绛绡衣,蓝田玉带曳长裾,白玉圭璋擎彩袖。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环;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象画难成。

王母身着黄锦袷襦,霞彩明鲜,金光奕奕,身带飞火之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履玄琼凤文之舄。映朗云栋,神光晔,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异灵人也。

黄帝跪拜。

王母说:“天坛祈祷,你有什么要求?”

黄帝说:“蚩尤暴横,毒害蒸黎,四海嗷嗷,莫保性命。玉帝令我替天行道,我久战不能胜之,不知如何是好。”

王母说:“你人马之多,粮草之足,土地之广,人心之向,却负于蚩尤,究其缘故,乃不知用兵也。人多将广,不知兵法,不过乌合之众,略施小计,即可败之。”

黄帝说:“我想求万战万胜万隐万匿之术,与人除害,可以吗?”

王母说:“太乙在前,天乙备后,河出符信,战则克矣。”

王母说毕即离去。

黄帝跪送。

黄帝以太牢祭仪天坛,有玄龟衔符出水中,置坛中而去。

黄帝正想取出坛中之符,突然有一只仙鹤从天而降,衔起坛中之符,向远处飞去。黄帝一看,便拼命追赶。仙鹤飞得忽高,忽低,忽远,忽近,忽快,忽慢,一直对黄帝不离不弃。黄帝的鞋跑掉了,衣服挂破了,头发也散了,仍是紧追不放。一直追到第二天天刚亮,仙鹤不见了。只见王母正站在山顶上,笑着以符授之。那《阴符经》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三百言。

王母说:“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

黄帝说:“谢王母指点之恩。”

王母说:“我将玄女留下,你有不解之处,可问她。”

玄女说:“黄帝,我让你做的事都做好了吗?”

黄帝说:“神龙剑已经铸就,如今正佩戴在身上。夔之皮鼓也制成数十面,加之牛皮战鼓共八十有余。雷神之骨,刚刚取回。蚩尤暴人残物,我想与他决一战而大胜之!如今,万事俱备,只求仙女传授兵法。”???九天玄女嘉其志,遂传授给他《三官秘略》、《五音权谋》以及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制妖通灵五明之印,奇门遁甲九宫八阵五阴五阳遁元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負握机之图,五兵河图策精之诀。

黄帝说:“仙女,何谓九宫八阵?”

玄女说:“这九宫八阵,也就是九宫八凤。中央招摇,北宫叶蛰,东北天留,东宫仓门,东南阴洛,南宫上天,西南玄委,西宫仓果,西北新洛称为九宫,乃天之本。八凤就是八位凤神演合天象所给大地带来的四季八节变化罢了,它主要由震、离、兑、乾、巽,坎、艮、坤来代表,相对应八门,为休、生、伤、杜景、死、惊、开。”

黄帝说:“这奇门遁甲呢?”

玄女说:“——”

九天玄女正要讲解,只见大帐外突然飞来一镖,那金镖夹带着唿哨的响声和刺眼的亮光,直奔她的面门。

九天玄女急忙闪过,跃出大帐,只见不远处的树林中有一个人影飘过。

不用猜,她就知道是九天素女。

玄女说:“出来吧,别躲躲藏藏的,正大光明一点不好吗?”

素女说:“出来就出来。”

玄女说:“你又来作甚?”

素女说:“跟你作对。”

玄女说:“你是我的妹妹为何要这样做?”

素女说:“谁叫你坏了我和黄帝的好事?”

玄女说:“我们没空跟你在这儿废话,你走还是不走?”

素女说:“不走,你能把我怎样?”

玄女说:“好,我让你,你不走就罢,可是有一条,我在给黄帝传授兵法,你不能打扰。”

素女说:“我打扰定了。”

玄女说:“我是受父王和母后之命来传授的,你这样做,就不怕违背父王旨意?”

素女说:“我是受女娲和蚩尤之托来阻止你的,你就不怕他们不高兴?”

玄女说:“你因何替他们服务?”

素女说:“为了黄帝。”

玄女说:“你干扰我,就是坏了黄帝的大业,怎么还有脸说是为了黄帝?”

素女说:“我就是不要脸,其奈我何?”

玄女说:“好吧,咱们兵刀相见。”

素女说:“打就打,谁怕谁!”

素女没用剑,还是用女娲补天的五色石迎战玄女。

上次她用一石变万石,跟玄女格斗。战术上讲,是遍地开花。素女给这种石头取名“一万石”。尽管一万石五彩缤纷,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法力分散,难以和技高一筹的玄女相比,所以没有取胜。

这次她决定让万石变一石,将万石之法力集于一石之身,对付玄女。素女给这种石头取名“万一”。战术上讲,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不过,素女仍未取胜。

一石变万石齐发,虽说法力不足,但不易避开。玄女若不是有密不透风的神帕相罩,也难以不被击中。——实际上,那还有王母的暗中支持。而万石变一石,虽说法力无比,但毕竟是击其一处,易躲闪。这就是有一利必有一弊,有矛就有盾,只不过是看谁能找准机会,利用得好罢了。

这次,玄女用剑。

玄女认为,再有法力的石头,毕竟还是石头,是无法与她的宝剑抗衡的。

素女的五彩石飞出手时,玄女便将宝剑扔出。

宝剑直奔五彩石而去。

素女见状,大叫说:“万一石盘旋而下——”

万一石听到呼叫,急忙由直线变弧线,连来一串三百六十度的大转弯,避开剑锋,砸向玄女。

玄女见状,大叫说:“天仙剑扶摇直上——”

天仙剑听到呼叫,也忙将直线迎击变成弧线反击。那天仙剑仿佛长了眼睛,不管五彩石如何运行,都被锁住目标。只听轰的一声巨响,五彩石被击中,天空仿佛放了巨大的礼花,漫天金花乱溅。素女看心爱的宝贝又被破了,气急败坏。

素女说:“你不要得意太早了,我还会来的!”

玄女说:“随时恭候!”

素女不敢恋战,只得逃走,去寻找师父女娲,再求宝贝。

玄女收回天仙宝剑,犹如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一样,笑津津地回到黄帝大帐,继续传授兵法。

黄帝和所有将士看到玄女的本领之高,个个佩服得五体投地。

玄女说:“你问何谓奇门遁甲,奇,就是咒,符,印三奇。门,就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卦之门。当然,还有相对应的八门,也就是暗八卦之门,即休,生,伤,杜,景,死,惊。奇门有八神说:值符,腾蛇,太阴,六合,朱雀,玄武,九地,九天;奇门有十二将说: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此门布阵,反反复复,每日每时,变化无端。擅自闯入者,若无人带出,必死无疑。至于遁甲,就是九遁。九遁包括说:天遁,地遁,人遁,风遁,云遁,龙遁,虎遁,神遁,鬼遁。遁术主要为五行遁法说:金遁,木遁,水遁,火遁,土遁。”

黄帝说:“仙女,两军旗鼓相当,相遇之时,何以取胜?”

玄女说:“敌人亲阵,必以其胜阵之。敌人为直阵,已以方阵攻之。方阵者,金阵也。敌人为兑阵,己以曲阵攻之。曲阵者,水阵也。敌人为圆阵,己以直阵攻之。直阵者,木阵也。敌人为方阵,己以兑阵攻之。兑阵者,火阵也。敌人为曲阵,己以圆阵攻之。圆阵者,土阵也。”

黄帝说:“仙女,阵势变幻,如何指挥不乱?”

玄女“说:欲知敌人来時,视之所从来,上神欲以其胜应之。假令敌人从大小吉魁罡下来,应之以左部青旗;从太一胜光下来,应之以后部墨旗;从功曹太冲下来,应之以右部白旗;从传送从魁下来,应之以前部赤旗;从登明神后下来,应之以中部黄旗。言不相闻,故为之旌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总之,敌人来时,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强而避之。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此天道胜也。兵法玄妙,慢慢琢磨吧。”

黄帝送走九天玄女后,便返回轩辕城与风后、力牧等研习玄女兵法百日,按兵法意思,设九阵,置八门,阵内布置三奇六仪,置阴阳二遁,演习变化,成为一千零八十阵,名叫“天一遁甲”阵。

这天,黄帝和风后、力牧正在研习兵法,只见一个探子急急忙忙走进大帐。

探子说:“大王,据报,明晨蚩尤的兵马将押送俘虏路过一线天。”

黄帝说:“谁押的阵?有多少人马?”

探子说:“是郁垒和神荼率领的五百个夜叉。”

风后说:“大王,太好了,我等可去一线天搭救俘虏。”

黄帝说:“是的,我也是如此想法。”

力牧说:我早就想跟蚩尤那贼子拚了,这些天窝在山里真憋人。

黄帝说:“力牧——”

力牧说:“大王。”

黄帝说:“你和王亥训练的豹、貔貅(一种豹子)、熊、罴(马熊),能参战否?”

力牧说:“可以参战。”

黄帝说:“这样的话,你和王亥就带领它们,在天明之前,务必将郁垒和神荼率领的五百个夜叉拦截在一线天。传常先、兵遒——”

常先、兵遒说:“大王——”

黄帝说:“你们负责堵住郁垒和神荼率领五百个夜叉的后路。”

常先、兵遒说:“遵命。”

黄帝说:“传大鸿、贾齐、应龙、女魃——”

大鸿、贾齐、应龙、女魃说:“大王——”

黄帝说:“大鸿、贾齐,你们率部进入一线天的左山头,应龙、女魃进入一线天的右山头,各队人马连夜到达指定地点后,以火把为证,不得有误。”

大鸿、贾齐、应龙、女魃说:“遵命。”

黄帝说:“天明之前,不得下山,只可以呐喊,不可近战。待明晨太阳升起,听到鼓响三声,群起出动,把郁垒和神荼率领的五百个夜叉全歼于一线天内。”

众人说:“是!”

风后说:“这是我等喜得兵法后第一战,名字就叫瓮中捉鳖。”(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