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二十六 回 争地盘榆罔阪泉引战火 挖地洞矬王蒲阪破敌阵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回争地盘榆罔阪泉引战火挖地洞矬王蒲阪破敌阵

众人劝黄帝坐下歇息,另想办法。

嫘祖在山脚下也找了一块石头坐了下来。

又一个时辰过去了,众人仍然没有找到水。

突然,嫘祖觉得身下坐的石头特别冰凉,周身的汗水霎时全消失了,浑身冷得打颤。

她呼的一下站了起来说:“大王,这石头底下可能有水。”

“真的吗?”

“以前在西陵国,嫘祖就碰过此事,当时也是在寻找水源。在冰凉的石头底下,父王就发现过水。”

黄帝闻听此言,走到石头跟前,细细察看。这是一块大青石板,表面朗润,下面有鲜嫩的青苔,湿漉漉的。

黄帝弯腰用了平生最大力气,想将这块大石头搬起,可是,青石纹丝不动。

嫘祖见状,连忙帮助黄帝移动青石。

青石刚刚移开一条缝,一股清澈透明的泉水,便从石头逢里殷殷地冒了出来。

黄帝大喜说:“有水了!”

大鸿等人一听有水了,赶忙前来帮助黄帝将大青石搬开。此刻,水流得更大了。

众人顾不得一切,有的用双手捧水喝,有的就地爬下喝。

大家喝足了水,解了渴,肚子也像吃饱了饭,不饿了。

人们都感到奇怪,但谁也解释不了,谁也想不到去解释。

黄帝对仓颉说:“先生,给这泉水取个名字吧,以便将来好记。”

仓颉拈着银色的胡须,沉思了一下,说:“大王,就叫拐角龙泉水吧。”

“善。”

黄帝看歇息够了,便准备带着大家继续前行。

众人正准备起身之时,忽见前面尘土飞扬,人声嘈嘈。

黄帝对常先说:“你上树看看,前面发生什么事了?”

常先突突突,很快爬到树上,向前一看,发现是一支人马说:“大王,好像是一支人马奔这儿来了。”

黄帝闻听忙叫常先速速避之,以防不测。

常先问说:“大王,要将龙泉之水遮盖起来吗?”

黄帝说:“不知来者是敌是友,先盖起来,是友则奉之畅饮,是敌则藏之。”

常先和大鸿等人赶紧将大青石移到泉水之上。

众人纷纷隐蔽在树丛里、石缝中。

来的是蚩尤和他八十一个兄弟带来的人马。

蚩尤问探子说:“你说有人在此盗水,人呢?”

探子说:“刚才是有一帮人在此盗水。”

“看清楚了吗?”

“看得清清楚楚,好像是有熊国的轩辕。”

“那好呀,儿郎们——”

众人说:“有!说:

“四处搜剿,抓到轩辕者奖赏一个美女!”

喽啰们忍住饥渴,去四处搜索。

蚩尤却让身边亲随搬开大青石,美美地喝着清泉。

突然,一个探子跑来报说:“大王,西边来了一队人马?”

“来人多吗?”

“多。”

蚩尤问说:“是轩辕吗?”

“好像是炎帝榆罔。”

“那老家伙呀,来得正好,我正要收拾他呢!侏儒魍——”

侏儒魍说:“大王——”

“传我的令,停止搜索轩辕,准备迎战榆罔!”

蚩尤并没有隐蔽,而是列队站在拐角龙泉水旁边。

炎帝榆罔带着人马赶到蚩尤面前,怒道说:“大胆蚩尤,竟敢占领我的泉水!速速让开,不然要你的狗命!”

蚩尤冷冷一笑说:“榆罔老儿,出言不逊呀!你的泉水怎么在我的手里呀?”

“你这小子,驻兵少昊(hào),假借轩辕之命,暴掠民财,随意设使‘奸宄(jiānguǐ坏人,由内而起叫奸,由外而起叫宄)夺攘(抢夺)矫虔(诈称上命强夺他人财物。)’之行为,逼迫黎民随其作乱。这帐还没算完呢,如今又继续作乱,天不容也!”

“少昊之战,你丢盔卸甲,狼狈不堪,此时还张牙舞爪,真乃笑煞人也!我说败兵之榆罔老儿,快快滚走,不然我的刀枪可就不认尔了!”

王亥对炎帝说:“大王,让我灭了这个毛贼!”

炎帝说:“我正有此意。诸位将士,随我冲杀,夺回泉水!”

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藏在暗中的黄帝,发现炎帝榆罔虽然人多,但不是蚩尤的对手。炎帝作战不会阵法,士兵不会打法,武器皆是木棍或石器,而蚩尤精兵强将,一进一退,一攻一守,训练有素,均有章法,再加上手中武器皆为金兵利器,炎帝榆罔根本不是对手。

炎帝似乎知道轩辕来此,便说:“轩辕,我知道你藏之于山上,还不下来共剿蚩尤?”

蚩尤说:“榆罔,你就别做美梦吧,轩辕乃我手下败将,自顾不暇,焉敢救你?”

黄帝闻听,勃然大怒,决定下山帮助炎帝。

常先劝说:“大王,让他们自相残杀,我等作壁上观。”

大鸿说:“炎帝榆罔也经常欺负我有熊,大王,不能前去帮助。”

黄帝说:“我与榆罔之争,乃兄弟之隙,蚩尤不同,其四方征战,烧杀抢掠,祸国殃民,不除蚩尤,国无宁日。”

常先说:“我等势单力薄,恐怕难以取胜。”

黄帝说:“先救炎帝再说,龙泉水不能落入蚩尤之手!众爱将准备参战!”

黄帝等人正准备杀入蚩尤队伍之中时,忽然发现林中野兽乱窜乱蹦,老鼠、青蛙、蛇成群结队搬家,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惊恐地吱吱大叫,天空出现不祥之光。

仓颉说:“大王,不好,上天发怒了,要出大事了!”

黄帝问说:“何以见得?”

“周围一切反常,即是先兆,快躲吧!”

“那榆罔他们怎么办?”

“大家找地方躲起来,我来跟他们讲。”

仓颉站在山头上对着正在厮杀的双方部队大喊说:“下面听着,你们争抢龙泉水,上天已经发怒,灾祸即将降临,快快逃命吧!”

炎帝榆罔和蚩尤,并没有停止战斗,仍然继续打杀。

炎帝榆罔知道敌不过蚩尤,想借此机会,停止战斗,可是蚩尤不愿意放过炎帝,炎帝榆罔只好应战。

不一会儿,地动山摇起来。有词为证说:君不见霹雳朔漠,墟尘纷纷;阵图石囤,惊流滚滚。呜呼!旧霾怎堪入目说:日迫西山,狂飙骤然至,故园何其无辜;月恐黄昏,飞鸟独空去,瓦砾怎不伤魂。花怨溅泪,断谷雾霭嘘唏;鸟恨惊心,湄渚风雨愁人。

双方人马见山上石头滚滚而落,地上裂缝逶迤延伸,树木抖动频频,吓得趴在地上一边祷告。一边磕头。

仓颉说:“你们听着,我乃上天七斗金星,奉上天之命,转告你们,此龙泉乃上天之物,你们不得争夺,不得再相互厮杀,速速退去!”

炎帝榆罔听说龙泉是上天之物,不敢再争,趁机下个台阶说:“蚩尤听着,我遵从上天旨意,不与你争此之龙泉,以后再遇此等之事,定要你的性命!”

蚩尤说:“若不是上天旨意,明年的今天就会是你的祭日!今天且放你一马,改日再取你的狗头!”

仓颉喊道说:“你们还在争吵吗!速速退去!”

蚩尤还想和炎帝斗一阵,见大地又摇晃起来,只得逃走。炎帝也仓皇收兵。

黄帝见双方人马离开,冒险又来到泉水之处,只见大青石闪落一边,龙泉滴水皆无。

众人感到奇怪。

华盖说:“龙泉乃上天之水,上天本想救济苍生,却发现成了战争之源,所以将其收回。”

仓颉说:“先生所言极是,不过,上天是普度众生的,此处没水,众生遭殃,我等可以再求上天赐回龙泉。然而,能求回龙泉的,唯有伯益。”

黄帝说:“回国后,就让伯益来求吧。”

后来,伯益来此,用一个月时间,挖了一口井,果然井里有了泉水,那泉水甘甜味美,比原来还好喝。杜康又用此水酿酒,酿出来的酒比原来的味道更好气味芳香很有劲。在伯益提议下,黄帝把这口井命名为“拐角龙泉井”。

黄帝一路风尘,回到了有熊国国都——轩辕之丘。

一晃就是三年。

在这三年里,轩辕黄帝修德振兵,治五气,蓺(yì同“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

在这三年里,黄帝发现王子旭个头长得很高,没有侏儒的痕迹,估计是那个地方水土有问题,便让王子旭回到矮人国,将那里的人接到有熊国。

黄帝本想去彤鱼国迎娶彤鱼氏,不料想彤鱼国已经将彤鱼氏送到有熊国来了。

在嫘祖的安排下,黄帝与女节、彤鱼氏完了大婚。嫘祖为黄帝轩辕氏的元妃。首创种桑养蚕之法,抽丝编绢之术,谏诤黄帝,旨定农桑,法制衣裳,兴嫁娶,尚礼仪,架宫室,奠国基,统一中原,弼政之功,殁世不忘。是以尊为先蚕。她生了玄嚣,昌意二子。玄嚣之子蟜极,之孙为五帝之一的帝喾;昌意娶蜀山氏女为妻,生高阳,继承天下,这就五帝之一的“颛顼帝”。

方雷氏女节为黄帝次妃,常随黄帝征战,屡建战功。生青阳,即少昊帝。

彤鱼氏是轩辕黄帝第三个妻室,她在黄帝宫里专管人们的饮食住行。后生夷鼓,一名苍林。

这天,黄帝正在巡视,忽见天上飞来一只大鸟,那正是老金神雕。老金神雕降落后对黄帝说:“请恩人速速返回,如今炎帝兵集阪泉,意欲进犯有熊。”

炎帝都城蒲阪。

黄帝都城有熊轩辕之丘。

阪泉正处于蒲阪、有熊两地之间。

阪泉背靠海坨(tuó)山,面对妫guī水河(山西省西南部的一条小河,向西流入黄河),地当交通要冲,面积不过八平方公里,进可攻退可守。

炎帝榆罔率领鸡、羊、猴、乌、牛、鹿六部军队一万余人,高举着各个部落图腾的三角旗,杀气腾腾地开进阪泉之野。一面写有“炎”字的大旗,高竖其中,尤为醒目。

炎帝扎寨安营之后,即派人在轩辕城外,一面叫喊轩辕必亡,一面放火烧荒。

一时间,轩辕城外,乌烟滚滚,遮天蔽日;火焰腾腾,映红天空。

轩辕城内。

黄帝筮(shì用蓍草占卦)于巫咸(古神巫也)。

巫咸说:“果哉,而有咎。(意思是说可以战胜,但也有祸灾。)”

黄帝说:“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失利之期;执斧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奈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发兵阪泉,以战迎战。”

熊、罴、貔、貅、饕、虎六部人马,也有近万人。他们听说炎帝进犯黄帝,大为不服,便高举各自的雕、鶡、鹰、鸢大旗,聚集轩辕城内,听从黄帝调遣。

黄帝让熊、罴、貔、貅、饕、虎六部人马作为前驱,出城迎战。

六部统帅之黄帝,身后竖着一面书有“黄”字类似“大纛”之旗,猎猎高扬。

两军对阵,一触即发。

黄帝说:“榆罔兄,犯我有熊何故?”

炎帝气愤地说:“你不仗义!’

“王兄何出此言?”

“你让我派官施治少昊、太昊两地。榆罔我亲往太昊,而蚩尤驻兵少昊后,假汝之命,暴掠民财,随意设使奸宄(jiānguǐ坏人。由内而起叫奸,由外而起叫宄)夺攘(抢夺)矫虔(诈称上命强夺他人财物)行为,逼迫黎民随其作乱。有此事否?”

“确有此事,榆罔兄为此事曾率兵北上山东,筑邑空桑以监。”

“蚩尤不仅不遵命,反而起兵驱逐榆罔,自居涿鹿,兴封禅,自号炎帝。知否?”

“知道。”

“蚩尤追杀于我,你不相救。你的用意,榆罔明白。你是否想让蚩尤与我相互残杀,以利你将来称霸天下。”

“榆罔兄误会了!你被蚩尤追杀之时,为使骄兵之计,我在灵山河谷做好战场布阵,故意按兵不动,以便吸引蚩尤上钩,谁知蚩尤狡诈,没有中计。不过,蚩尤还是撤了兵,让你脱离了与蚩尤的正面接触。话说回来,榆罔兄遇蚩尤一战即败,将蚩尤引到轩辕城下,竟至“大慑”而无半点抵抗能力,轩辕设计围困蚩尤于灵山河谷,使你脱离了与蚩尤的正面接触。轩辕与蚩尤的艰难作战,你竟长期安居于阪泉,坐山观虎斗,其用意何在?”

“你不用扯远,我再问你,拐角龙泉之战又作何解释?”

“当时,轩辕意欲拔刀相助,不料上天发怒——”

“哈哈,不用狡辩啦!你笼络他族,侵我族地,习兵练武,狂想称霸,亡我之心不死,路人皆知也。今日兵戎相见,一决高低。”

“榆罔兄不解轩辕之苦心,那只好兵戎相见。”

炎帝一方首先出阵的是猴部落的猕猴王。

弥猴王和常先一样都是人,只是他那个部落和他一样,都长着猴样。

常先看对方出来的是弥猴王,便主动要求出战。

两猴相见,初使棍,后徒手相搏,各显其招。

猕猴王耸肩、缩颈、圆背、束身、弯肘、垂腕、曲膝,一举一动,极像猕猴。手腕刚、柔、轻、灵、绵、巧、躲、闪、神、束、抓、甩、采、切、刁、拿、扣,娴熟有度;脚腿顶、缠、蹬、踹、弹,张弛有力。其法密(动作紧密连贯,有起伏,有节奏)、步轻(步子轻巧迅速)、身活(身子灵活)。一看就是个很老道的家伙。

常先当然也不甘示弱。出洞、窥望、看桃、攀登、摘桃、蹬枝、拼抢、藏桃、蹲坐、吃桃、喜乐、惊窜、入洞,形、法统一。扒、拧、带、撩、攀、撕,手法狠辣;顶、勾、踢、弹、摆、蹬,步步索命。蹿、蹦、跳、扑、翻、滚、跌、进、退、顺、盼、定,身法扑所迷离。

不过,常先跟华盖师父学了一记绝招,那就是“一掌四式”。所谓"一掌四式",便是在一次进攻中,分别用指尖、指节、拳面和手背施展四次连续性的攻击,力道跟进叠加,有如江海浪涛般,一浪高过一浪。

猕猴很快就居于下风。

炎帝见状,急令牛部落首领牛大王出阵相助。

牛大王膀大腰圆,手使一对骷髅石锤,那锤造型怪异,其形如骷髅头,间有罅隙。

牛大王出阵后,并未急于相救猕猴,而是嗷嗷大叫说:“轩辕,速速受降,否则今日定取你的小命!”

黄帝部族的众将士纷纷请战,个个欲擒牛大王。

大鸿对黄帝说:“大王,我来对付这个愚蠢的家伙!”

黄帝点头应允。

大鸿使的是一对青龙锤。

熊、牛相遇,分外眼红,见面就出锤,且边打边骂。

牛大王右锤夯去说:“你个胖熊,出来找死!先吃爷一锤!”

大鸿左锤迎接说“你个牛鼻子,不想要命!爷让你三下!”

牛大王左锤砸来说:“轩辕给你多少好处,你竟替他卖命?”

大鸿右锤迎接说:“榆罔给你多少甜头,你来替他送死?”

牛大王说:“榆罔炎帝教我播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qiao)高下,尝百草之滋味,山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乃圣人也!”

大鸿说:“轩辕黄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乃圣神也!榆罔焉可相比?”

“炎帝好!”

“黄帝好!”

牛大王双锤同击说:“闲话少说,今日有你无我!”

大鸿双锤迎接说:“少说废话,今日有我无你!”

牛大王说:“黑熊山我曾打败过号称天下无敌的黑熊霸,你能比黑熊霸还厉害?”

大鸿说:“野牛阵我曾擒获过号称无敌天下的黑牯王,你还能比黑牯王威风?”

“威风不威风,今日就让你见见世面!”

“厉害不厉害,这次就让你看看马王爷是不是三只眼!吃锤!”

大鸿舞动双锤,涮、曳、挂、砸、擂、冲、云、盖,一锤接一锤,锤锤索取牛大王的命。更为奇特的是,二锤舞圆之时,锤中竟飞出青龙两条,张牙舞爪,直如天神下凡。

牛大王也不甘示弱,闪展腾挪,锤锤缠着憨熊。牛大王的双锤舞到紧张处,能发出狰狞之声,扰人心神。其所张巨口,可锁定对方兵刃,十分难缠。好在憨熊也是大锤,不然定会吃亏。

两人打得正酣时,大鸿卖了个破绽,撤身便走。

牛大王以为大鸿败阵,高兴地嗷嗷大叫说:“贼熊哪里逃——”

牛大王“走”字还没喊出口,就被大鸿一式“落马分鬃锤”击毙。

弥猴王见牛大王倒毙,心一慌,也被常先一棍砸倒在地,当场命归黄泉。

炎帝见两员大将损失,更为恼火,下令弓弩手一定要射死常先和大鸿。

弓弩手万箭齐发。

大鸿正兴高采烈返回大营时,不料被数箭射中。

常先率人马将大鸿抢回轩辕城,因箭没中要害,大鸿命不该绝。

黄帝此刻亲自率众将士杀向炎帝阵营。

炎帝见黄帝进攻,连忙让弓弩手发射火箭。

阪泉谷顿时一片火海。

黄帝不顾寒冷,浑身浇上冰冷的水,又用湿布包头。

众将士也学着黄帝,冰水浇身。

黄帝带领众将士冲进火海,横冲直闯,奋勇杀敌。

炎帝抵挡不住,只好退回都城蒲阪。

将士们无论如何挑衅,炎帝就是闭门不出。

黄帝攻城七天七夜,亦无法攻破。

华盖说:“大王,蒲阪易守难攻,如此叫阵,并非善法。”

黄帝问说:“师父有何指教?”

“不妨摆兵布阵。”

“师父有何妙计?”

“我观北斗七星,变化无穷,可否以此摆上兵阵,诱歼敌军。”

“善。”

黄帝在阪泉河谷中,按华盖之授意,竖起七面大旗,摆开了北斗七旗阵法。

所谓北斗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七星组成的。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组成为斗身;玉衡、开阳、摇光组成为斗柄。天枢星是阳明星之魂神,天璇星是**星之魂神,天玑(机)星是真人星之魄精,天权星是玄冥星之魄精,玉衡星是丹元星之魄灵,开(闿)阳星是北极星之魄灵,摇光星是天关星之魂明。

所谓七旗指熊、罴、貔、貅、饕、虎六个部落彩旗和黄帝的大旗。

七旗代表北斗七星。

七星第一星乃天枢。

黄帝大旗便代表天枢。

北斗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

七面大旗随着阵式变化,流转不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的阵法层出不穷,星斗七旗阵,让炎帝和他的士兵看得眼花缭乱。

星斗七旗阵让黄帝各部的战斗力增强了,可是,炎帝利用城堡作为屏障,只是观望阵势,绝不出战。

黄帝一时无法攻进炎帝都城蒲阪,粮草供应就成了问题。(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