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来过,便完成了使命!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京城,周家庄园。

周易靠坐在书房里,双目紧闭。

五行遁术虽好,但耗费的精气神,也是极多的。

不过,达到了目的,付出再多的精力,都是值得的。

周易之前,只是告诉周聪,需要做什么,而不是告诉周聪,为什么要这样做。

也是考虑了一部分无法保证周聪一定忠诚这个原因。

虽然以周易对周聪的了解,周聪大概率不会做背叛周易的事情。

但在朱元章面前,周聪真的还能保持着对周易的信心吗?

周易不知道,也不想考验人性。

毕竟,周易认为,让下属跟随着自己,做一件很小概率成功的事情的时候,就不应该抱怨下属的忠诚。

可五行遁术的出现,直接把周易的格位拉到了超越凡人的层次。

周聪看到这等手段,再加上周易的一顿忽悠,很难不会对周易产生信心。

事实果然如周易所料,周聪在他“离开”之后,果然依旧坚定,跟随周易的信心。

这样的事情,还可以发生在更多人身上。

毕竟,谁不期望自己身边,多一个帮助自己的神秘人物呢?

周易笑得很开心,等未来,局势安定,走上正轨以后,周易也可以用这种方式,推动一个又一个“天才”的诞生。

周易睁开眼睛。

拿着笔,在面前的纸上画着奇怪的符号。

未来很美好,但还是要先创造一个稳定的局势。

用纸笔画符,进行推算。

这是多年以来,周易在谋划之时,养成的习惯。

沂蒙山这块儿地方,不仅是山地之中的样板,更是日后的军工厂。

在周易的理解中,军事的领先,是一切领先的基础。

没有军事上跨代的领先作为基础,周易可不认为,他能够随意的将大明朝的将领们干翻。

当然了,若是让周易谋反,作为一个刺客,刺杀对面的皇帝或者主帅,百战百胜。

可等到江山一统之后,面对各地此起彼伏的起义。

周易可不愿意亲自到地方阵营中去刺杀统帅,有这个时间,听听曲子,不好吗?

按照周易的想法,要真正稳定地控制大明,列装的装备,至少需要领先现在大明朝军队一代。

而周易掌握的核心力量,相对列装的力量来说,也要领先一代。

也就是说,周易要在沂蒙山这个地方,在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攀爬领先于现在两代的军事武器。

只有这样,才能最好的抓住朱祁镇土木堡之变的机会,一举将大明安稳地拿下。

发展军工,稳定的农业和人口是基础。

只有有了足够的人口,才有足够的劳动力。

只有有了强大的农业技术,才能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

周易可当不来黑心资本家,让工人饿着肚子享受福报。

那么就对农业技术,产生了更高的要求。

优良育种,现在已经有所保障。

高产的高粱,已经在运往山东的路上。

机械化,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搞定的。

化肥,却是见效显着的方法。

不如找一个小可爱,夜半三更,让他享受一下顿悟的快感?

周易露出了愉悦的表情,看向天外,可惜,东方已经有些露出鱼肚白。

周易打个哈切,忙碌了一晚,也该休息一下了。

等到在睁眼,期望就是天黑。

周易前所未有地期待起了下一个夜晚。

可周易没有等来夜晚,却是先等来了皇宫里面的太监。

天还没有亮,就有一个小太监从宫里面跑来,要求周易今天去上朝,参见朱元章。

周易刚眯着眼睛睡着,便听到了这个令人悲伤的消息。

有事儿礼部侍郎,没事儿平民百姓。

周易太了解朱元章了,闭着眼扫视了一下金銮殿,发现朱元章穿了一身礼服,应该不是要把他周易叫过去杀了的样子。

周易放下心来,慢悠悠地向皇城方向行去。

皇城,金銮殿。

三呼万岁之后。

朱元章坐在龙椅之上,环视着下面的臣子,挥了挥手,便有人高声诵读道:

我自起兵至今四十余年,亲理天下大小事务务,人情善恶真伪,没有不涉猎经历的……

周易在金銮殿中,皱着眉头,站着睡觉,本就艰难,再加上这个诵读之人,喊得的确很大声。

让周易偷睡,更加艰难了。

周易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在心中锐评起来,朱元章的圣旨,以打发这无聊的时光。

“这里面邪恶的人,犯错误非常严重,没有什么疑问的,逮住他并且法外行刑,意在使人知道这样不对,并且心中有所警醒;不敢轻易犯法。”

周易听着朱元章的话语,挑了下眉毛。

朱元章坚持使用非常重的刑罚,也是有着非常明显的逻辑的。

便是让人知道,这件事情不对,体现法律的警示作用。

可朱元章并不知道,过于严重的刑罚,虽然可能遏制部分人犯罪,但也会让已经犯罪的人,疯狂地犯下更重的罪行。

比如朱元章下令,贪污60两以上判死刑。

对于没有贪墨的人来说,可能是一种警示。

可对于贪墨六十两的人来说,却不亚于一针兴奋剂,既然贪墨六十两,就要判处死刑,那为什么不再多贪一些呢。

被发现了,就是一个死字,那没发现呢?

“但这种方法,是权宜之计,惩治顽固派的方法,并不是守成之君所能掌控的。日后继位的皇帝,统理天下的时候,只守《大明律》与《大诰》就可以了。”

周易听着朱元章说的,点了点头,这段话,周易是完全认同的。

朱允炆只需要严格遵守《大明律》和《大诰》,就可以了。

看来朱元章对朱允炆用《周礼》断桉的神棍路数,也并不是十分认可。

可惜,朱允炆没有听话,朱元章还没在明陵里面躺几天,《大诰》就被事实上废止了。

虽然《大诰》在周易穿越之前的历史上,只是存在于朱元章的心中。

但在这一世,周易却把《大诰》刻在了天下百姓的心中。

虽然,周易相信,等到朱允炆即位之后,很快就会反攻倒算。

但《大诰》存在过。

来过,便完成了使命!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