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千机之门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章 千机之门

一个时辰后,远远望去,半空中凭空出现一座大门,门框通体暗红,门头有块长匾其上为“千机门”每个字似刀、似剑又如术法变化万化呼之欲出,左右两帘分别为

“芸芸千法蕴藏机要,得机要者方入道门。”

杨霄站起望向高门每次看到都不免心旷神怡,而尼采与千老和机老者都有过交集所以对于他们创立的门派却毫无兴致。

四周琳琅满目的飞行法器,大门处乌压压的人头攒动,交谈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一行人下来排着队伍融入这片人山人海。

悠悠钟声传来,形成滚滚威压仿佛一张巨手从天而降挤压着众人,随后凭空一声“肃静”震彻耳膜嗡嗡作响,偌大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

“入门 …… 入门…… 。”听到号令人潮开始向内涌动。

过了大门,一片崭新的世界闯入眼中,祥云漫天,珍兽悠闲划过,仙家道人乘风来去,在最上方一处高山凌空矗立,四周有真气形成的瀑布垂帘而下。

尼采视线回移,看到前方是几处检测大门,众人依次而入,根据资质分发门牌。

(十等为最低,以此类推一等为最高,也有超出等级的特等存在。)

轮到他时一人喊道:“你叫什么?”

“尼采”

“站在那里。”记录员慵懒地说道。

半饷,探测晶石毫无反应,记录者疑惑地将目光移向他又转向探测晶石;此时杨霄上前在耳边低语:“带来的杂役”记录者眼皮一翻不满道:“不早说?没看到那么多人吗?浪费时间!”杨霄打着哈哈右手一弹将一物送入对方怀中,也不知记录者用什么方法只见探测晶石勉强闪过一丝光芒,接着喊道:“十等资质”“过去吧!”

话音一落顿时惹来众人一阵嘘嘘,尼采脸不红心不跳坦然走过,临到女弟子旁领到一枚木质令牌其上有数字十下方是楷书写着“尼采”。

正当尼采站在一旁等待众人检测时,人群中爆发滚滚惊呼“特级?”

旁边的人赶紧问道:“哪里哪里?”

“你不会看嘛?三号通道,”

“听说特级的都有专属天赋,不知真的假的。”

一瘦高个目露鄙夷说教般开口道:“特级那是与天地之气天然亲和,修行之路会远超众人;再者就是你说的具有某种天赋或神通。”说完嘟囔着:“真是羡慕啊!”

人影重重,尼采也看不到是谁。等杨霄一行人检测完毕,许獠是三等,另一男孩为四等,同行的两女孩为六等都比尼采要高许多。

嫣红忧心忡忡担心尼采分不到好的岗位,转过身不停哀求杨霄让其帮忙,而杨霄眉梢带喜却面露忧愁,最终在心里畅快后作出了应允。

杨霄走到药房管事那里说着客套话暗中已打点一番,转而重回队伍,嫣红得知尼采能进入药房后高兴不已,毕竟这是相对来说比较清闲且又能学到技能的岗位。

选拔最终结束,众人按照资质分到各个分支拜师学艺,而只有尼采这种资质垫底的可以说正式上岗开始工作了。

高山之脚,瓦房若间,一间为厨房,一间为寝室,另有一大间是摆放药材之地,瓦房之外成片的药材园,园中不时有人埋头打理,虽然他们身穿道袍但是看上去却像一个个的庄稼汉。

尼采与陌生的十几个孩子在领班的带领下走入寝室,安排好个人的床铺后,领班回去向当地主管汇报下情况,孩子们在没有领班的情形下失去了拘谨,乱哄哄彼此分享着进入千机门的喜悦与新鲜劲。

虽说尼采对于自己的处境变化已经能做到不惊不乱,但是一行人来的别的都拜师学艺去了,而他将要面临琐碎的杂役,又加上同在一座高山之中却见不到嫣红的身影,内心中不由得意兴阑珊、索然无味。

领班回来将孩子们召集在院中,面对着一瘦高个管事,旁边立着一点头哈腰之人手拿名册,待点名结束人员对齐,领班与管事客套一通便转身离去。

待领班离开,管事的连姿态都不作了甩袖回到屋中关上大门,留下点头哈腰之人扯着尖尖的嗓音说道:“先恭喜各位来到千机门,虽说这里已药事为主,但不妨碍各位自行修炼;要知道修行之路离不开丹药,而丹药离不开药材,只要你们吃苦耐劳即使资质差了点学门手艺好歹以后吃穿不愁。我叫李华实以后你们称呼我为李副管事就行了。”

“先自行熟悉下环境,待我向主管事汇报后再将具体活分配给你们。”说完转身步入那所紧闭的房门中。

孩子们三三两两散作一团,叽叽喳喳闹个不停,尼采绕到后面高坡上感受到此地浓郁的天地之气,深深的吸了口气,奈何那些灵气转瞬便从身体飘逸出去,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他也不再纠结。

抬头望去,高耸的山峰,在千机大门处还没察觉有多高,临到山下才发现是那么的巍峨;平视远眺,一片片的药田有圆有方,而一汪汪的湖水点缀其中显得分外有序。

正当他出神欣赏环境时,怀中的小蛇终于按捺不住从他胸口处蹦跶出来:“憋死我了,这里就是千机门?好浓郁的灵气啊。”

尼采乐呵呵地看着它:“去探探环境,注意安全,这里毕竟是千机门。”

早就有这想法的它一声:“得勒”话音刚落蛇影就没了。

看着变小的巨蟒离去,他内心稍微舒缓些,对于近几天心理的变化,他一直有所留意;察觉自己开始多愁善感起来并且心情莫名的低沉。

想到这尼采眉头紧锁,虽然力量的离去会带来心境的变化,加上缥缈的未来更加模糊了自己的定位,可这些毕竟是外物,而前世所创哲学,难道只是一种理论?

尼采啊,尼采,你在哪里?当下不由得扪心自问。一生所修哲学不为外扰,坚定心念,强调生命之意志的你又在那里?

而这一切悄然改变的过程又是因为什么?它是怎么改变的?一个一个的问题对于现在不能修炼所带来的困扰显得尤为重要。(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