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不淡定的曹操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军,再打下去我们可不占优势。”

“他们有九万人,现在这里最起码有五万人,城中还有很多。”

“如果城里的也出来协助,那我们。”

很快有手下看出来,如果再打下去,他们可伤亡不起了。

虽然刘协方面也有伤亡。

但是按照人数来拼伤亡的话,他们可不占什么优势的。

如果是以前,有人敢提出来这种撤军的意见。

相信蔡瑁一定会非常生气的。

但现在,他知道了对方有九万人,可不那么想了。

他能成为一代大将,还是有点能力的。

他也清楚,如果再打下去,那对他们将不会有一点好处。

“命令众军,我们撤退!”

他决定撤军。

“所有人,赶快撤!”

副将开始大喊。

听得声音,蔡瑁手下军队开始快速撤退。

看得出,在这次的战斗中,他们的士兵很不好过。

毕竟对方人多,面对接连不断的进攻,他们很难受。

在他们撤退之后,刘协方面开始了将近十几里地的追击。

“行了,不要再追了。”关键时候,刘协下令停止追击。

“公子,他们溃败了,我们现在正是机会啊。”

有人焦急道。

“不追了,没听说过吗,穷寇莫追。”

“如果他们真回头过来跟我们拼命,那我们的伤亡就大了。”

“不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跟他们玩。”

说完,刘协带着大军往回走。

蔡瑁方面,带着大军足足奔出五十多里地。

等到确定后面没有追上来之后,他们这才停了下来。

并且进入一片山区修整。

“蔡将军,我们只剩下一万多人了。”

这时副将走过来,铁青着脸说道。

“什么?怎么会伤亡这么多?”

起初他还没太注意伤亡的事情。

可现在他才发现。

他这次带出来足足五万人,而现在,只剩下一万多了。

不知不觉间他们已经有了如此巨大的伤亡。

而城中呢,想来起码还有七八万人吧。

因此,想要凭借一万多人去攻击拥有七八万人镇守的城池。

他知道,他攻不下了。

“可恨啊,可恨!”

“想不到我蔡瑁竟然会栽在这么一座小城上。”

他心中懊悔。

要早知道这样,他就不那么无脑的攻城了。

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南召城,却让他吃了这么大的亏。

他在想,回去之后该如何向刘表交代。

当初出来的时候,他可是信誓旦旦的跟刘彪保证过的。

现在灰溜溜的回去,而且还损失了那么多的兵马。

可想而知,刘表会怎么对待他。

“将军,那,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副将弱弱问道。

蔡瑁沉默了。

他哪里知道怎么做。

继续进攻,城池已经攻不下了。

可如果回去呢,他又该如何交代呢?

蔡瑁脸色铁青,一时间不知所措。

而另一边,大获全胜的刘协回到城中。

为了鼓舞士气,他当即找来许多酒,与众人畅饮一夜。

刘协知道,经过今晚一战,蔡瑁已经无力在短时间内展开攻击了。

所以,南召暂时安全了。

不出刘协所料,接下来几天时间里南召很平静。

已经退至五十里之外山区中的蔡瑁,也再没有派兵前来攻城。

然而,就在刘协在这里与蔡瑁对峙的时候。

许昌方面。

曹操也已经得知了关于宛城方面的情况。

“丞相,宛城不是何时出现了一个名为刘十办的人。”

“正是这个名叫刘十办的人,他手下拥有二十名神秘高手。”

“也是他,上次在许昌城门处救了张绣。”

“他们在宛城开设农田,而且初有成效。”

手下将刘协在宛城的所有事情都说了一遍。

曹操为了调查宛城的情况,这次他派出了数名探子。

化妆成普通百姓潜入宛城,在民间走访打探了关于刘十办的情况。

也得知了所有的事情。

“刘十办?”

“宛城什么时候又出现了这么个人?”

“对了,知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曹操问道。

手下摇了摇头。

“回丞相,据说是去年年底到宛城的。”

“对了丞相,他们这次在宛城进行了征兵。”

“他们这次招上来十四万的大军。”

“其中刘十办已经带领当中九万人去收服南阳各县。”

听到这里,曹操脸色瞬间有了变化。

整个人都觉得显得恍惚,觉得事情是那么的不真实。

“十,十四万?”

“宛城总人口都不到三十万,他哪里来的十四万大军。”

曹操不淡定了。

宛城距离他们许昌近在咫尺,而且张绣等人跟他还不对付。

如果拥有十四万大军的宛城,要对他们许昌下手的话。

那他们可就要危险了。

尤其是手下说了,现在所谓刘十办正在率领九万大军横扫南阳各县。

如果这一举动真的成功,那后果真的不堪设想。

曹操很清楚,南阳在这个时代的军事位置有多重要。

那可是整个三国时代人口最多,经济最为繁荣的地方。

虽然南阳只是一个郡治,可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南阳要比有的州治还要强大。

曹操开始觉得,处于身边的南阳就好像是一只虎视眈眈的猛虎一样。

随时都可能对他们许昌下手。

他可能就是做梦也没想到吧。

以前在他看来不起眼的宛城,现在终于成了大患。

而此时一边的荀彧和郭嘉,心思根本就没在这里。

在手下刚刚说出刘十办这个名字的时候,俩人就沉默了。

随后二人相视一眼,目光中有着一种交流。

“荀彧,郭嘉,你们觉得此事如何?”

曹操看向一旁的荀彧二人。

什么刘十办,曹操已经顾不上了。

宛城突然冒出十四万大军,这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

现在他只想尽快解决这些危机。

“丞相,虽然他们号称十四万大军,但都是刚刚招上来的新兵。”

“如果现在我们孤注一掷打宛城,或许还有胜算。”

“不过如此的话,袁术那边就没精力对付了。”

“现如今,宛城是在发展阶段,纵然他们拿下整个南阳,也需要一段时间来稳定。”

“依在下只见,不如我们一心讨伐袁术。”

“袁术手中资源众多,只要我们接手袁术的资源和兵马。”

“到时候再回过头来收拾南阳或者徐州吕布,都是比较轻松的。”

“而且,在下听说,冀州袁绍也已经开始对青幽并三州下手了。”

“如果他一旦得手,那他手中将握有四周,到那时,我们的处境更加危险。”

“因此,在下建议,先讨袁术。”

“毕竟,我们讨贼诏书已经发出去了。”

荀彧将他的建议说了一遍。

曹操逐渐冷静下来,左右权衡考虑着事情。

“你说的没错,袁术手中资源颇多,拿下袁术,不管是张绣还是吕布都不再话下。”

“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有多少人能够响应我们的讨贼诏书。”

曹操语气凝重的说道。

荀彧和郭嘉相视一眼,郭嘉开口了。

“丞相,据说孙策已离开袁术回到江东。”

“孙坚曾在江东打下不少基业,孙策回去定然是继承父业。”

“而且,孙策对袁术也是恨之入骨,我想他一定会响应。”

“还有吕布方面,在下以为,如果运作得当,吕布也会响应的。”

荀彧和郭嘉二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为曹操出谋划策。

曹操连连点头,可见二人的话都说到了他心里。

“好,就按你们说的做。”

“我们,先讨袁术。”

曹操当即决定。

之后,在郭嘉和荀彧从曹府出来之后。

俩人不约而同的凑到了一起。

“文若兄,刘十办,不知你怎么看?”郭嘉有些焦急的低声问道。

荀彧举目环视一圈,“奉孝,你心中不是已经有了猜测吗?”

“当初丞相麾下大将子嗣被杀,当初可是你回来调查事情的。”

“那些暗杀大将子嗣的人手段很高明,很厉害。”

“你就不觉得,跟这次的事情有什么关系吗?”

郭嘉慢慢点头,沉思着什么。

“看来,刘十办,真的是。”

“奉孝,慎言。”

郭嘉刚要脱口而出,就被荀彧制止了。

他这才发现,这里人多眼杂,还真不适合多说什么。

“这里不便多说,我们回去说。”

就是这样,俩人来到荀彧家中。

坐下来开始了他们的秘密交谈。

“奉孝,我想你已经猜到了,这刘十办,很有可能就是陛下了。”

“而且,这件事情我想丞相也迟早会猜到的。”

荀彧脸色严肃的低声说着。

“那文若兄,你有何想法?”郭嘉凑过来说道。

荀彧沉默了。

实际上,他是整个曹操身边,乃至是整个三国当中。

极少数还忠诚大汉的人。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比刘备还要忠。

“不管如何,切不可让陛下受到伤害。”

“当然,陛下他现在身处南阳,而且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看来,陛下他是想匡扶汉室啊。”

荀彧重重叹息一声,他能够猜到刘协的心里所想。

“是啊,如果我是陛下,我也会据宛城而谋南阳。”

“再然后谋荆州。”

“只要荆州在手,匡扶汉室就有希望了。”

郭嘉不愧是当世名士,一语便猜到了刘协的计划。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