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中西部融合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快这件事情就被郑毅放在了脑后。

当前最重要的还是尽快的完成全球大一统。

这是历朝历代,甚至整个人类历史上都没做过的事情。

也是无数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也只有他才有这个机会完成这份伟业。

随着分基地的建设,各地逐步的进行开发,人口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之中。

如今复兴号基地车已经升级到八级,距离最顶级的九级也就只有一步之遥。

等到全部控制西洋大陆之后,这个世界就再无阻碍,他也能够毫无顾忌的将科技力量推到前世的水平。

想想都觉得有点激动,人类将提前四百多年进入现代化,到时候的地球将会是什么歌样子呢?

无论如何,郑毅都想尝试下,看到底复兴号基地车到顶级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而复兴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他也想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越来越觉得复兴计划没那么简单了。

沿着河谷一路向西,郑毅同时也在这撒哈拉以南的区域布置分基地。

经过数年的持续拓展,当地的原始部族已经很大程度上被扫清了。

很多当地的部落开始接入大华的模式,开始转向农业和工业生产。

当然也有很多看不清形势的部落在不停的反抗。

但对于持续布局的大华来说,也不过是疥癣之疾罢了。

整个世界都在被大华推动着,区区的一些原始部落早已成为不了阻碍。

随着对撒哈拉的开发,无数的反抗队伍被扔进大沙漠中进行建设生产。

同时也有数不清的大华商队进来,在全世界的每个角落积极开拓着。

不出意外的话,这里的社会形态,会在短时间内就获得很大改变。

当到达尼日尔和流域的时候,郑毅所看到景象已经出现很大的变化。

这里曾经有过辉煌灿烂的文明,也发展出很多政权性质的王国和帝国。

虽然发展状态不过是半奴隶制和半封建的王国,但相比较东部地带绝对是先进了很多的。

此处在百年之中,又接触过西班牙、葡匋牙、尼德兰、莺歌兰等国家的殖民队伍。

所以对于外界并不算特别的陌生,当然对外界的好感不怎么样就是了。

大华当初进入内陆尼日尔和流域的时候,就曾经遭遇到当地的顽强抵抗。

战争的过程不如西洋大陆那么激烈,但丝毫不弱于西洋的惨烈。

在大华军队先进的武器装备打击下,当地的军队很快就失去抵抗。

被俘虏的人口转运到西纳半岛去挖河,如今还在阿拉伯半岛修路开垦。

大华从沿海地区调集人口补充进来,以极快的速度完成了人口结构调整。

沿着尼日尔和流域持续扩展,开发出当地的金属资源和石油、煤炭资源。

有了这些基础的资源,大量的商人也进入内陆,很快建设就飞速跟了上来。

资源型的发展,虽然并非太好的发展之路,但在一定时期内还是非常有效的。

无数国家的发展都需要经历这个阶段,就充分说明了人类逐资源发展的特性。

只不过在这些方面,大华做的更加的好一些,积累的经验也更加的完善一些。

在发展资源型城市的过程中,注意在其他方面做好支撑,帮助城市后期顺利转型。

比如农业,这个在大华中比重已经严重下降的第一产业,可大华一直在失志不渝的推行着。

并且拿出极大地政策去支持,让农业的发展能够不落伍,在资源型城市附近尤其是加大支持力度。

尼日尔和流域的已经建立了非常庞大的农业基地,成为中西部非洲的一大支柱产业。

无数的百姓在良田中劳作,无数的机械在田地中穿行。

短短的两年时间中,本地就实现了粮食的自给。

或许再过些时间,这里的粮食就会走向世界。

第一产业和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自然也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饭店等服务型场所是必然不会落下的,大量的小商户也如雨后春笋般迸发。

让整个尼日尔和数千里的流域范围内生机勃勃,许多本地人也参与到这个大潮之中。

最重要的是医院等基础服务设施的兴建,加快了与当地土着民族之间的融合进程。

再有学校的开设,更是从文化层面直接斩断了当地文化的根脉。

除了一些习俗会保留下来,其他方面已经开始全面的大华化。

各国的殖民者们,有些退回了本土,如今正陷入困境之中。

有的则是选择留在了这里,如今过的还算是不错。

大华的政策就是兼容并包的,只要选择加入大华那就是一律平等的享受同等权利。

只要不违反大华的律法,只要不做出违背道德的事情,那大华就会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如今的大华盘子已经足够大,老百姓的机会也就更加的多,尤其是参与进社会生产的方方面面。

在这片广大的中西部地区,汉人百姓、当地土着、西洋白人,都是在各个产业中发挥着作用。

走在集市上,金发碧眼、红发蓝颜、油亮皮肤和黄皮肤的汉人、中东地区的人种熙熙攘攘。

用大华的官话讨价还价,达成交易之后可能还会勾肩搭背的去找地方喝一壶。

中式餐馆、蒙古餐馆、西洋餐馆等比比皆是,可以在这里选择任何适合自己的。

在各处建设工程上,也能见到各民族的人口在里面辛勤的工作。

大华进驻这边之后,很多当地土着的习惯也发生了改变。

原本他们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干活不卖力是典型的。

但是等到大华的无数产业进驻,他们发现自己需要的太多了。

需要就要去努力挣钱才行,不然的话他们就算是想去餐馆吃顿饭都不可能。

再加上有当地汉人百姓的榜样示范,当地的土着民族抛弃了固有的思想。

加入到大华汉人的麾下,辛勤的开始工作,精气神立刻出现极大的变化。

有了带头的,有了生活明显变好的,自然就有很多人跟随而上。

一时间整个中西部,除了一些死硬分子想要靠武力争夺果实的。

大多数都开始接受大华的艰苦奋斗、辛勤劳作的行列。

开始为美丽生活而奋斗,开始为了美好未来而奋斗。

积极的将自家的孩子送入学校,让他们学习知识出人头地。

然后沿海带动内陆的意识变化,整个中西部非洲都变了模样。

一个个集市、一座座工厂、一条条道路、一个个矿场,就算是高楼都修建起许多,机械车辆也大量的走进来,让当地人第一次知道,原来还可以购买私家车这样的东西,或者买一台拖拉机去种地,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郑毅对于中西部非洲的发展很满意,甚至超出了他的预料之外。

上一个如此发展的地方,还是新大陆的北部地区。

印地安人相信他们是同根同源进而爆发恐怖的凝聚力。

在大华的带领下,仅仅用了不到十年就追上了本土那边的经济。

而中西部非洲这边,甚至比东部非洲接受能力还要强上很多,并且乐观的性格还带动了汉人百姓。

这样的一加一的效果,绝对是大于二的,甚至已经由量变开始引起质变,出现让人意想不到的爆发力。

郑毅沿着西海岸一路北上,见识了沿海的雨林、沙滩,也见识了海洋中的沙漠,许多地方都已经开展生产。

等到北部的摩洛哥地区,这片地带大华才占据不到两年的时间,发展水平跟不上中西部非洲那边。

而且这边的民族成分和历史文化都比较复杂,所以大华还真是遭受了不小的阻挠。

不过这种情况在郑毅沿路布局了分基地之后,就得到了根本性的变化。

民兵的出手,全民皆兵的策略,让汉人的比例已经基本山超越了本地人。

如果说原来这边是西洋诸国的势力范围,那么现在就彻底是海外的小华夏。

一方面压制着当地民族的反抗,一方面对当地的资源进行大规模的开发。

再加上驻守的军队,让这边已经完全脱离了原来的局面。

成为大华进攻尹比利亚和西洋大陆的桥头堡地带。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