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开展全面反攻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诺威,本来也是个王国,同时也是北欧海盗的产地。

后来与单麦合并,成为丹挪王国,受到单麦王室的管理。

只是这种管理,绝对不是平等的管理,而是带有压迫性质的管理。

诺威地处北方,物产丰富、森林遍地,人口算不上太多,也算不上太少。

在单麦王室的统治之下,将诺威当做了资源的提取地,过的比殖民地也强不了多少。

如果仅仅只是这样,起码老百姓也不愿意去反抗,大家都能活下去也就够了。

可是让诺威人不能接受的是,单麦竟然单方面的将他们给卖了。

跟大华订立的协议,没有经过诺威人的同意,就将他们整个划给了大华。

好,就算如此,也不是不能接受,反正跟着谁家只要能活下去也就好了。

华夏帝国虽然不是同类,但看隔壁的瑞甸王国过的也还算凑合。

说不定他们加入之后,华夏帝国也会派发一部分物资让他们活的更好。

但这只是想象,大华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接收诺威,而是着力去解决瑞甸的问题。

百年不遇的大寒潮来了,加上诺威人的粮食都被当初的单麦王室给收走了。

在暴风雪和寒潮的夹击之下,他们几乎没有任何的抵抗能力。

很快就有大量的人口冻饿而死,向单麦求助却被干脆的拒绝。

到最后还是华夏帝国运送过来一批粮食和布匹,帮助他们暂时度过了难关。

这一对比之下,诺威的百姓暴脾气就上来了,既然你们丝毫不顾念旧情,那咱也不会给你们面子了。

在有心人的召集下,诺威人充分燃烧了祖先的暴力因子,组成起义军开始清扫未撤走的哪些贵族。

很快局势就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起义军迅速发展到了一百多万人,乘船渡海去攻打单麦本土。

单麦扼守在波罗的海与大西洋的连接处,距离诺威根本没有多远,很容易就能到达。

一时间风起云涌,单麦的军队节节败退,损失惨重,而且还带动了本国的农民起义。

寒潮的影响是不分国度的,纵然是单麦损失比较小也是遭受了很大的损失。

再加上国内的粮食和资源不够,很多百姓都在这场寒潮中失去了亲人。

怒火一旦燃烧起来,除非是燃料耗尽,都这必定是腥风血雨才能结束。

整个北部打成了一团,就莲半岛上都开始了混乱。

单麦王室头疼欲裂,难以应付狂风海啸般的起义。

尼德兰受到的影响并不大,但也不是没受到影响。

他们本来就是沿海的小国,随着战争失利,议会的控制力也逐渐的减弱。

再加上科伦维尔急于表现,派兵登陆尼德兰挑起战争,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一方面紧急的联系大华,希望能够跟大华化干戈为玉帛,甚至想大华拉他们一把。

但是大华哪有这个功夫,直接的拒绝了尼德兰,给出的选择题就是要么并入、要么灭亡。

尼德兰无奈,只能调集所有的力量进行抵抗,但发现效果确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好。

最可怕的是单麦的起义军也来了,在北部开始作乱,带动尼德兰百姓也开始乱秋来。

他们的陆军数量本身就不多,再加上如此的乱局,顿时出现控制不住场面的情况。

好在南部的比利石和列支敦士登等排出了援军,不然他们面临亡国都有很大可能。

这场乱局波及的范围很大,致使联军在东部战线也是开始节节的失利。

无数小国开始抽调军队回援,让局面更加的难以控制。

好在大华如今的精力都在萨菲和奥斯曼帝国身上。

不然持续的推进之下,说不定立刻就能打垮西洋。

西亚地区,萨菲已经露出了疲态。

才不过短短半年的时间,就开始有些撑不住了。

原来有大华的协助,国内的经济还算稳定,各项事务运作也很正常。

如今跟华夏帝国撕破了脸,引来了华夏军的多路进攻,顿时让萨菲吃不消了。

此时他们才知道,没有华夏帝国的支撑,他们根本就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强大。

就算是弹药现在都开始不足了,这才刚刚开战半年阿,简直令人难以想象。

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将骑兵再次征召起来,在各处设置防线抵御华夏军。

但效果很差,每天阵亡的军队多达数万人,反观华夏军却是节节胜利,不断的压缩他们的战略空间。

大不里士,作为萨菲的起家之地,也是王城所在地,已经被大华的军队三面包围。

在遥远的东部高原上,大华持续的开展步步为营、大步蚕食的策略,无数的难民开始向西部涌来。

里海的舰队和华夏军也开始登岸作战,占据了他们国内最大的粮食产区。

难啊,这是萨菲面临这种局面最真实的想法。

他后悔了,后悔去招惹大华这个曾经的盟友。

如果不贪小便宜,不心存幻想去背叛大华。

说不定在战争结束会,萨菲可以傲然独立,比最强盛的时候还要好很多。

但是现在不可能了,摆在他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不是打败大华就是被大华吞并。

只是打败华夏军何其难也,到最后他们反倒是成了孤军奋战了。

连续派出多批的使者去求见大华在此地的首领。

甚至还派出使团打算去塞州觐见华夏皇帝。

只是都没能如愿,大华严词拒绝了谈判。

那就只能打了,可是打不过怎么办阿?

萨菲如今国内的矛盾极为的激烈。

一方面是本身忠诚于萨非的那一派,建议跟大华抗争到底,就算亡国也在所不惜。

另外的一派自然是亲华派,希望能够结束战争,就算问罪一批人也可以接受。

两派之间的冲突愈发的激烈,甚至还爆发了小规模的冲突和暗杀事件。

再加上华夏军的步步紧逼,让这种矛盾也开始显得更加的突出了。

最终在大华的压力下,演变成了武装冲突,各地纷纷自立,宣布脱离出萨菲王朝。

很多的地方军阀,甚至主动找到大华,希望能够将自己统治的地区并入大华疆域。

对于这种请求,大华自然不会拒绝,很快这样的地方就达到了萨菲整个疆域的三成还要多。

尤其印度洋沿岸地区,整个海岸线几乎已经被大华收入囊中,大华派驻的官员开始介入管理。

这些投诚军阀的士兵,自然也要归属于大华统一管理,对强硬派占领的地区发起勐烈进攻。

在加上大华本身的军队,以及本身就不愿意接受萨菲管理地区的武装力量。

短短的一个月内,萨菲就损失了将近一半的疆土。

最关键的是,大华的军队已经开始包围大不里士。

等到完成了合围之后,萨菲想要反抗基本上不可能了。

1641年五月,春风又绿,苏尹世运河终于能够试通航了。

早已准备许久的鸿海舰队、印度洋舰队、波斯湾舰队等纷纷开始通经运河进入地中海,参与到对奥斯曼帝国和西洋诸国的作战之中,顿时整个战场形势开始发生逆转,从相持状态偏转向华夏帝国这一方。

5月28日,黑海舰队率先对奥斯曼帝国发起进攻,希望一战夺取波斯布鲁斯海峡。

而地中海方面,支援的舰队与地中海舰队联合对奥斯曼的舰队发起进攻。

一战消灭将近九成的奥斯曼帝国舰队,开始封锁住奥斯曼帝国海峡。

对两岸的军事设施进行打击,陆战队也同时在东岸开展登陆。

数百架飞机几乎不停息的开展轰炸,很快就打开了道路。

达尼尔城被破、马拉岛被破,尹斯坦布尔和东部联络被切断。

穆拉德二世连忙在大军的保护下向宝佳利亚地区撤退。

他只能用这种方式,丢卒保车来暂避大华的锋芒。

只是七成的军队还在东部,他心疼的都快晕过去了。

此时的放弃代表什么,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他的帝国已经无力回天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