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西洋寒流动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策略还是一样,登陆直布罗陀,郑毅就开始建立分基地。

与北部非洲稍有不同的是,舰队使劲的在锡班牙帝国的海岸折腾。

逼着锡班牙帝国剩余的舰队展开决战,双方在海上不停的开展追逐与攻击。

没用很长的时间,整个锡班牙残余的舰队就被赶出了直布罗陀海峡,彻底失去了在地中海防御的资格。

直布罗陀这里是尹比利亚半岛最南端,如果没有舰队的话那就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只有这个尖角是个平原地带,北部就是一段山脉阻隔,完全与内陆想隔绝。

郑毅在这里直接设置了分基地,然后开始建立军事训练基地。

一批批的战士和民兵被训练出来,开始驱逐原本的锡班牙人。

仅仅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彻底的控制住了这条生命通道。

两岸的基地开始布置防御,从这个时候开始,地中海就成为大华的后花园了。

就算北岸还有许多的王国公国存在,也不可能阻止大华对于地中海的控制。

从这点来说,大华的战略意图已经完全实现,封闭了整个地中海的海域。

之后就是沿着东海岸进行基地安置,大量的训练民兵,驱逐原本的锡班牙人。

不断的蚕食锡班牙帝国的领土,由东向西、由南到北的对这片土地进行占领。

本来锡班牙帝国人口近千万,在全球拥有数量最多的殖民地和被统治民族。

但是经过大华几十年的不断蚕食,再加上三十年战争在尹比利亚的开展。

如今的锡班牙帝国,加上葡匋牙帝国也不足千万的人口。

对于大华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太大的压力。

在郑毅发狠之下,宁可亡一族也要打赢这场气运之战的决心下。

锡班牙这边的民族,自然不会有太多的机会,或者是并入大华,或者永远消失在时间的长河中。

没有第二个可能,除非能够真正的击败大华,彻底的灭掉大华的战争潜力。

但这种西洋诸国心心念念希望做到的事情,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

大华早已完成了工业革命,也早已建立了完善的工业体系。

如今资源和人口都不缺,举世之间还有谁能够彻底击败大华呢?

其实不仅大华自己清楚,锡班牙帝国、法兰克帝国,包括哈布斯堡王朝也都清楚的很。

费迪南被暗杀之后,各国就陷入了动荡之中,关键是不断有重要的人物被大华刺杀。

各国的国王和将领,几乎人人自危,都将自己关在自家的城堡中不敢出门。

他们都清楚西洋诸国的联盟几乎是注定要失败了。

可是他们不敢说停战,更不敢说任凭大华去折腾。

因为那就等于放弃了他们高高在上的统治地位。

他们的家族、他们的子孙,日后的生活会极度的困难,甚至成为过街老鼠一般。

所以这些人想的就是要拼到底,反正都是要死得,何不让别人死光他们再死呢?

西洋诸国现在采用的战略就是大量的拉壮丁加入军队,原本是年轻人加入参军卫国,现在是五六十岁的男人和健壮的妇女都被拉进去了,完全一副不顾一切要破釜沉舟的姿态。

大华的战争潜力也全部被激发,每日都有无数的货船在大华的各处港口靠岸。

然后无数物资和装备登岸,为大华的士兵和百姓源源不断的补充着物资。

郑毅也不打算给他们机会了,从直布罗陀到巴萨,绵延设置了上百座分基地。

这些分基地每天源源不断的提供着人口,然后依靠全世界提供的能量训练成为士兵和民兵。

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尹比利亚的东岸已经聚集了超过三百万具有军事素养的平民。

这些汉人平民依靠大华提供的强制弹药,不短的向西拓展着疆土,压缩着锡班牙军队和平民的生存空间。

每日也有大量的战俘被装船起运,送到塞州港那边加入到挖掘运河的队伍之中。

当然也有不少的锡班牙平民,主动选择加入到大华的阵营之中。

他们并不是说要当锡班牙的背叛者,而是实在没办法生活下去了。

战争的持续进行,一打就是将近十年的时间,老百姓根本就没有时间进行生产。

大量的粮食等物资都被他们的国王征收,然后运到战场上优先供应前线的士兵。

原本还能吃上一口黑面包,到了现在连黑面包都吃不上了。

就算是糠都没得吃,他们也要活着,那只能加入到大华之中。

起码能保证自家的孩子不会被饿死,全家人能获得一个基本温饱。

冬天就要来了,他们如果没有大华提供的棉衣和食物,那恐怕根本就撑不过去。

不得不说郑毅的这个方式,直接将西洋诸国给逼到了悬崖边上,无论怎么样都是死路一条。

锡班牙帝国境内的很多小贵族,比如安到尔这种的,已经开始频繁与大华接触起来。

他们本身实力就极为的弱小,与西班牙帝国甚至法兰克王国也没有什么太亲密的关系。

再去硬扛着几乎都不可能有活路,所以这样的选择题对他们来说根本就不难。

有了他们带头,许多在东部的小贵族纷纷开始选择归顺大华。

带着他们的土地和子民,至于什么骑士的忠诚,在活下去面前跟屁没什么区别。

郑毅的速度已经很快了,但还是没有西洋大陆的冬天来得快。

转眼已经是寒冬腊月,时间也悄悄的来到西元1641年。

这场旷世大战开启也差不多两年多的时间了。

中间波折无数,大华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但这些损失相比较始作俑者的奥斯曼帝国和西洋诸国几乎没什么可比性。

不完全的统计,西洋诸国和奥斯曼帝国及其附属王国,在两年多的战争中损失人口超过千万。

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下沉到这个时代已经是非常多了,整个西洋大陆人口也不过刚刚过亿而已。

当寒冷的气流从东北部进入西洋大陆,战争暂时停止了,大华的军队已经裹上了厚厚的棉衣。

西洋诸国的军队,棉衣的使用率不足百分之三十,普通百姓大多都是窝在自家希望冬天过去。

小冰河时期的气候,根本就没有常理可循,老天也不会因为任何人的存在而心生怜悯。

一场史无前例的寒流从北冰洋沿着东欧平原进入西洋大陆。

暴风雪如期而至,为整个西洋大陆披上了一层厚厚的白衣。

如果平时说不定一些文人骚客会开怀写出几首传世名作。

但在1641年初的西洋大陆,几乎所有当地人都陷入了地狱。

没有粮食、没有棉衣,在强横的冷空气之下,普通人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除了一些贵族还能窝在自家的城堡中报团取暖,普通平民只能苦苦期盼着冬天过去。

战争戛然而止,哈布斯堡王朝、法兰克王国等国的军队不断后撤,甚至将维也那这座千年古城也给让了出去,开始冒着风雪向西部撤退,生怕大华的军队在寒冷的冬季再次发起进攻。

整个战场只有北部非洲、奥斯曼帝国本土和萨菲波斯还在进行。

地中海很多的港口都被冻住了,就算是地中海气候也难以抵御这股不讲道理的寒流。

郑毅再次回到塞州,等待着新一年度的战阵重新启动,同时也热切的希望苏尹世运河尽快通航。

苏尹世运河现在投入的各国俘虏及大华工人超过七十万,各色人种在这里都能看到。

他们每天都要按照固定的位置,将固定的额度完成,才能获得第二天的食物。

在沙漠和戈壁上,一条宽约两公里的运河河道逐渐的成型。

连接着南部的河流湖泊以及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湿地。

同时重点的位置,大华也调运过来大量的机械参与。

按照工程进度来说,大约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整个工程就能具备通航能力。

只要苏尹世运河能够通航,世界之大,大华就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到时候本土的舰队一样能够进入地中海,灭掉奥斯曼帝国,进而征服西洋。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