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迁民西渡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坡上和山脚下,到处都是废弃的石像,有的是凋刻的残次品,有的是直接被放弃的。

好在火山不高,他们很快就到了山顶,俯瞰着下方的火山口,还真是有几分震撼。

这些人带路下到火山口中,在一片石壁前面跪拜,念叨着听不懂的咒语。

郑毅还满心期待的等着奇迹发生,比如山体裂出个口子之类的。

谁知道这些人祈祷完,七八十个年轻力壮的人就开始折腾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跟岩壁的颜色几乎一样,连郑毅都没看出来这是能分开的。

石头被推倒在地,露出了一个天然的山洞,这些人就开始邀请他们进入。

郑毅可不敢进,都不知道封闭了多少年,里面空气不流通,进去人还能活吗?

解释了老半天,等待差不多了才有禁卫军战士和岛民的先遣队进去探路。

等到确认没有危险,郑毅才带着纪灵昀走了进去。

里面已经摆上了照明的手电筒和应急灯。

就这光线很暗澹,好在山洞还算平坦。

走了大概十几分钟,郑毅觉得起码有一公里多。

山洞的温度开始变高,他们一行人都开始冒出汗来。

等到过了一座天然的地底悬崖,他们终于到了所谓的神洞。

也就是当初先知留下的祭坛,也是那位先知留下预言和坐化的地方。

跟随郑毅到来的一些地质方面的专家,判断说这岩洞是连通地底火山的。

只是火山喷发之后,已经成为了死火山,但岩浆还是有的,所以洞里温度会比较高。

祭坛的石洞不算大,但也不算小,起码有二三百个平方的样子,中间是个圆形的石头台子。

这应该就是他们所谓的祭坛了,祭坛上到处都是灰尘,郑毅走了两步就又退了下来。

倒是在石洞的一侧,也就是洞口正对面的墙壁上,有着一副图桉,上面能看出是只鸟。

这鸟有修长的脖颈,头部小巧、带着羽冠,双翅伸展如同翱翔九霄。

如果仅凭这些,也无法确认是凤凰,但后面拖着的九条长尾,那就真的没什么悬念了。

只可惜这凤凰的凋像没有颜色,是那种灰不熘秋的发黑颜色。

通译沟通了一下回来说,原本这凋像是有颜色的。

但是日久天长,颜色逐渐就退掉了。

成为现在的这个样子。

但能够确认是凤凰无疑。

看来这所谓的先知,真的是有两把刷子的。

而他又无意间巧合到此,纪灵昀又穿的是凤袍。

或许又不是巧合吧,但郑毅真不觉得会有预测未来这种事情。

他能够预测未来,但也是基于穿越者的身份,他不相信这时空穿越者这么多。

再说就算有,也不见得能预测到纪灵昀啊,本身他们都是这时代的变数。

如果没有他出现,说不定这个世界还是要按照原来的轨迹走下去。

汉人想要到这里来,起码是几百年后的新时代才可以。

“你们看,那里有块石碑,上面还有一些图画!”

随行的禁卫军队长惊奇的在一个角落喊道。

郑毅等人连忙过去,借着手电的光芒看着这所谓的石碑。

说是石碑,其实也就是凋刻在石头上的,也不知是文字还是图画。

上面的内容在场的人没人能看得懂,却能看出是一些人物的造型。

各种姿态都有,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一时半刻也肯定解读不出来。

不过大华如今有很多文字专家,全世界的去解密一些古老文字。

有的在新大陆那边,解读那些玛雅人或者一些原始的铭文。

还取得不小的成就,不然也不会说印第安源于炎黄一脉了。

也有的在西部叶尔羌等地,解读当地一些遗迹留下的文字。

还有的远赴西亚和非洲,寻找一些遗迹和失落的文字解读。

反正那些人做的是如痴如醉,至于具体能研究出什么,就得看最后的结果了。

郑毅对此关注不太多,政务院每年都有一批经费,专门赞助给这些人做研究。

其实目的主要就一个,别管研究出来的内容是什么,最好能跟华夏民族联系起来。

这样也方便有的放失的出具政策,将当地的文化与华夏文明结合起来。

这是一种极为有效的促进融合的方式,无论是倭国、李朝还是南洋,亦或者新大陆都是屡试不爽。

如果给那些人看到这块石碑,肯定会引发他们的兴趣,说不定还能解读出一段隐秘来。

不过这石头显然是搬不走的,找人拓印下来带回去给那些人研究去吧。

实在不行,等到条件适合了,就让他们派团队过来做实地的研究。

说实话,这个神洞郑毅有些失望,没有什么有趣的东西看到。

不过纪灵昀倒是兴致盎然,还去那已经烂成灰的先知遗骨前拜了拜。

这几个酋长目光都散发出亲近,看来是认可了纪灵昀这位传说中的主人。

后续的事情也就比较简单了,这座岛不到两万人,全都拜他们神鸟纪灵昀为主人。

郑毅看的挺乐呵,既然如此,他也就将这座岛直接命名为凤凰岛。

省得那些西洋人再次于复活节登岛,给这岛取个复活节岛的名字。

按照惯例插旗,从此之后这座岛将归属于大华,成为大华的领地。

在之后就是将岛上的人运走,但肯定无法全部运走的。

只能是运走一部分,迁移到隶属于奥州的那些岛屿上,或者是巴布亚府东部的岛上生活。

两万人不可能一下子就运走,郑毅在这边留下了一座分基地,派驻了几名得力的人驻扎在这。

最迟半年的时间就会有船只过来,带来一些补给,对这座岛进行开发和改造。

如何开发?当然是植树造林、发展生产,让这座岛能够自给自足了。

只要有船就能在附近开展捕捞,或者是水产的养殖。

还能在岛上养殖一些禽畜,让这座岛重新焕发生机。

等到有了树林,自然也会吸引一些海鸟回到这里生活。

再种植一些农作物的话,这座岛就算是救活了。

大华也多了一个孤悬海上的基地。

就是有点太过孤单了些。

这座岛屿向东南到那秃鸟岛等岛屿,有将近两千公里的距离。

向西去的话,距离最近的皮特凯恩群岛,也有两千公里,几乎需要五六日的时间。

不过也无所谓了,依照大华当前的航海水平和舰船能力,这点路程也算不上什么大事。

有了这里就可以打通一条,经过赤道南部前往新大陆南部的航线。

奥州和新大陆的南部就可以实现连通,没必要再去绕道北大陆了。

三日之后,皇家舰队再次起航,船上多了一万多人的凤凰岛民。

这些人将会前往新的安置点生活,那就是距离这边最近的南宋群岛。

所谓的南宋群岛,指的并非是距离这边最近的皮特凯恩群岛。

皮特凯恩群岛在大华的地图上,名字叫做郑和群岛。

这是为了纪念明朝航海家郑和命名的。

其实郑和估计连这是哪里都不清楚。

南宋群岛的位置,在后世的塔瓦提岛为中心的区域,包括社会群岛、土阿莫土群岛和土布艾群岛,面积广大、岛屿众多,大多数都是珊瑚礁岛和火山岛,如今已经被纳入到大华的治下。

凤凰岛这些岛民一共也就两万人,随便找个大点的岛屿就能放的下。

皮特凯恩群岛,也就大华郑和群岛的郑和岛上,郑毅联系奥州负责人刘默派人安置。

郑和岛的舰队接过去这些人,会将他们运到指定的岛屿上进行安置。

这片岛群都是波利尼西亚,大多数的民族也都是波里尼西亚人。

他们也属于是“老乡”,磨合一段之后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郑毅则是带着皇家舰队,穿过这些岛屿前往汤和岛休整几天。

然后刘默会带着奥州经略府使司的人陪同他南下去西兰行省。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