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与谁共天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山海关献关给大华,这等于是彻底背叛了大明。

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在后宫愣神了半个时辰。

然后在魏忠贤惊诧的神色中,拎起锤子将完成大半的宫殿给砸的稀碎。

立刻召集内阁重臣、六部尚书,紧急入宫进行议事,几乎瞬间这些人就进了宫。

这么大的事情,他们这些人自然会第一时间得到消息,都在等着皇帝的召见。

朱由校黑着脸进来,看到内阁和六部尚书,气呼呼的哼了一声。

对于这一届的内阁,他其实不是很满意,除了孙承宗之外。

叶向高垂垂老矣,整日的告病在家中修养。

郭正域辞官之后,内阁的位置一直空着。

另外那位顾秉谦,也是难以挑起大梁。

整个内阁其实都是孙承宗一个人顶着。

若是不是他极力的扶持,恐怕孙承宗也早就被搞下去了。

关于朝中阉党和各种党争的事情,他自然听说过一些。

所谓阉党,就是魏忠贤为首,把持着内廷和外厅少许部门,也有不少善于投机的官员投入。

比如内阁中的顾秉谦,若是严格算来就可以说是阉党,不过双方更多是合作的形式。

除此之外,从万历年间就开始兴起掌权的东林党,来自于东林书院一系。

还有以地域划分的浙党、楚党、齐党、秦党等。

只不过如今山东和陕西都沦落大华之手。

齐党、楚党没了新鲜血液的供应。

几乎不断地在走向衰落。

但是无论什么党,朱由校要他们能够做事情。

如今大明的疆域不断出问题,北方几乎面临陷落的危机。

再去互相争斗,那就是不顾大局了,不顾大局的人朱由校不介意举起屠刀来。

有明一朝,除了洪武皇帝朱元章和永乐皇帝朱棣杀官如同杀鸡之外。

其他的皇帝还算是可以,起码不会太过于杀戮这些所谓的士大夫。

但不杀不代表没有本事杀,而是紧紧的将雪亮的屠刀隐藏了起来。

若是有朝一日需要用到的时候,屠刀照样是锋利无比。

朱由校暗自下狠心,轻舒一口气坐在龙椅上。

在旁边的魏忠贤也暗自的松了一口气。

这小皇帝是越来越难以琢磨了。

好像随时都会脱离他的控制。

不行,计划必须要加快了。

早点搞完大明,早点去大华享福。

三江平原,可是给他准备着数千亩的牧场。

另外在吕宋诸岛,也给他留着上万亩的土地。

夏季到三江平原避暑,冬季就到吕宋去避寒。

总比当伺候人的太监要舒服的多。

“诸位爱卿,北直隶弥乱日久,大同、山海关等几处关口叛乱,大华军队长驱直入,该当如何?”

朱由校坐在御桉之后,声音不高但却带着丝丝深寒之意问道。

殿内的六部尚书和内阁大臣都是低头,谁也不敢率先说话。

“哦?都没主意吗?顾秉谦,你是内阁重臣,你先说说!”

“臣......臣认为,当立刻着礼部派人前去质询大华,令其退出我大明疆土!”

顾秉谦额头已经能看出汗水,咬着牙沉思片刻赶紧躬身答道。

“哦?不错,黄立极你觉得呢?”

黄立极就是当今的礼部尚书。

也是魏忠贤阉党的骨干人物。

听到朱由校相问,立即没好气的瞪了顾秉谦一眼。

真是个坑队友的货色啊,早晚得将你拉下来才是。

“回禀皇上,臣以为可行!但此事却极为不易操作,倒不如做好两手准备!”

“嗯!卿可以说一下两手准备是什么?”

“调兵尽快平定河南叛乱,将大华拦截在黄河以北,再进行和谈!”

“哦?那朕的北直隶和山西怎么办?难道就要丢给大华不成?”

“这......臣考虑有失妥当!有失妥当!”

黄立极赶紧躬身退到后面不敢抬头了。

“兵部,你们怎么说?”

当前的兵部,与历史上稍有不同。

那位什么都不懂的崔成秀没有上位。

接替孙承宗担任兵部尚书的则是老臣袁可立。

这位老先生的在明史上评价很高,被称为有明一朝十大清官能吏之一。

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在军事布局上,就连孙承宗也需要恭敬称一声老大人。

“皇上,九边军队十几万人都被堵在北方,他们是我大明战斗力最强的一部。如今山海关与大同相继叛乱,恐怕宣府、昌平等地也不会太久了。咱们从京城派出的援军如今都被乱民堵在河南,大华又可以随时切断我等的漕运,再次派出援军恐怕也难!”袁可立极为客观的陈述着事实。

“那难道就看着整个北直隶沦入大华之手?”

“陛下,当前我国库无粮,恐怕支撑大军作战!”

户部尚书候恂立刻哭丧着脸喊道。

“又没粮,又没钱,你这户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朱由校终于爆发了,拍着桌子就骂了起来。

今日本来觉得有袁可立、孙承宗等人撑着。

肯定能够想出击退大华的办法,但没想到就得了这个效果。

每次说要打仗,户部就张口闭口的没钱没粮,差点没将他气死。

“臣......知罪!”候恂赶忙跪在地上求饶。

他也想有钱有粮啊,但他能有什么办法?

如今大明境内,种田的百姓越来越少了。

就算种也是给自家种一些留着吃罢了。

剩下的全都是种棉花、桑树、果树、烟草的。

张居正当初弄得那一条鞭法,可以允许以银代粮。

那些不种粮的全都拿出来银子抵税收,银子也没法当饭吃啊。

这还算好的,银子不能吃但能够买吃的,反正大华每年运来大批的米粮。

但最糟心的是银子不够,买的那点粮食,仅仅只是够日常发个俸禄而已。

真正那些种田大户,不停地兼并土地的士绅,他们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

这就是将全国十分之八的土地一下给刨除在外。

靠那些苦哈哈们,收的那点粮食能够谁吃呢?

前几年打洞乌,耗费的钱粮差点拖垮大明朝。

还因此换了两个户部尚书。

这又要去打仗,他户部根本支撑不了。

“知罪!你们就会说知罪!大明江山沦陷半数,竟然还跟朕说知罪!你们是有罪,你们都该死,除了互相攻讦夺权之外,你们还能有什么用?”朱由校愤怒的拍着桌子站起来骂道。

六部和阁臣几乎全都低下头,谁也不敢招惹暴怒的朱由校。

“一个个的都不思报国,反而琢磨着争权夺利,你是阉党,你是楚党,你是东林!”

朱由校气呼呼的走出御桉。走到六部尚书前面愤怒的骂道。

“结党营私、尸位素餐,将朕当做睁眼瞎,全都趴在我朱家的江山和百姓身上吸血!候恂,你不是说没有钱吗?那好,朕教你一个办法,就从金陵城开始,将那些家财十万贯以上的门第抄掉,朕就不信没有钱!没粮是吧,那些家中有万亩以上良田的,你们上门挨个去收税,敢不交的立刻拿下,以谋逆论处、诛九族,你看有没有粮食?”

“皇上,此事万万不可啊!那些都是士绅,是我大明得中流砥柱,朝廷不能没有他们啊!”

朱由校的话刚说完,这些六部大臣,除了袁可立之外全都跪下开始求情。

他们都在朱由校口中,要诛九族的行列里,事关自己不求情能行吗?

“士绅什么时候成我大明砥柱了?砥柱是万万千千的百姓才对吧!”

“皇上,自古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大明的士绅.......”

“混账,将这个逆贼给朕拉出去杖毙!我大明什么时候与士大夫共天下?你们说的那是前宋,我大明立国以来,太祖皇帝就说过,大明是我朱家与百姓共天下!逆贼......噗!”

朱由校口中喷出鲜血,软软的倒在了地上。

诸位大臣立刻乱做一团,始终未说话的孙承宗抱住朱由检。

魏忠贤急的大叫。“快!快叫御医,敢耽搁要了你们脑袋!”

朱由校口中鲜血不断涌出,口中还无声念叨着逆贼。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