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沮丧的天启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皇爷这万万不可啊!咱打不过的!”

“魏忠贤,你就这么点儿胆子吗?”

朱由校不满的嚷了一句。

然后换上明黄金龙袍,召集众大臣议事。

叶向高几次上书请求告老还乡,朱由校却一直没有同意。

如今他将孙承宗也提到了内阁之中,担任次辅以制衡东林党。

不过他却怎么也想不到,他左防右防的内阁,其实早已名存实亡。

除了个别事物上能够做些主之外,其余的事情全都被魏忠贤控制在手里。

如今的魏忠贤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地位低微的太监,而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九千九百岁。

魏忠贤在朝廷笼络一大批的官员,几乎掌控着六部大部分的权力,反之内阁倒是成了年画娃娃。

沦为了魏忠贤的签字工具,虽然反抗多次但都被魏忠贤给压了下来。

朱由校本来还想获得内阁的支持,再次发动对西川和滇西的战争。

谁知刚一提出来,六部的官员几乎都站出来反对。

户部说咱们朝廷的国库早已空的跑老鼠了。

根本就支撑不起来一场战争,你就别想了。

兵部说如今朝廷欠着半年的军饷没发。

此时打仗几乎是要逼迫将士去造反。

礼部说无故出兵,此事于理不合。

工部说,啥玩意儿没有,我根本不可能供应兵甲器械。

就连吏部都上来凑热闹,说你若是打仗还不如将百官薪俸给发了。

总之一句话,哥们你闹,发动战争打那片乌斯藏高原,脑袋抽了才会这么干。

五大阁臣均是闭目不言,孙承宗想要说话,被叶向高不着痕迹的拉了一下。

如今的叶向高早已没有一人阁老的风华绝代,到现在站在御书房腿都忍不住的抖。

风烛残年说的就是他现在的情况,连朱由校看向他都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生怕这位内阁首辅死在殿上,到时候他这个皇帝的名声也保不住。

“内阁,你们怎么说?”朱由校还是有些不死心的问道。

“臣等赞成六部的提议,此时并非出兵乌斯藏的时机!”

见到都没人说话,孙承宗也只能叹了口气站出来说道。

从他本心来说,也是反对出兵乌斯藏的,他本人对那里有过了解。

不能说蛮荒,但起码也算的上是不毛之地,一般的士兵上去战斗力立马削弱三成以上,甚至五成。

如今他进入内阁,对于朝廷的财政状况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根本没有钱粮去支撑一场大战。

而且这个大战的对象,还是素来以实力强悍着称的大华,打就是肉包子打狗。

当初辽东之战,大明丢掉了整个辽东和长城外的区域。

后来又在北方陆续丢掉了山/东、淮/北、陕/西三地。

到现在大华又大军攻入了乌斯藏都司的辖地。

说乌斯藏都司是大明的,孙承宗其实也有点脸红。

那地方也就是洪武、永乐年间设立了羁縻性质的都司。

后面几乎没有管过,甚至没有人了解那片高原的情况。

尤其是噶举派的藏巴汗立国之后,就更是不清楚情况了。

那片地方如今就是吐蕃人和蒙古人的牧场。

大明就算派兵上去,估计连路都找不到。

是以孙承宗也不敢公然支持这件事。

若是支持了,打败仗几乎是肯定的。

打了败仗到时候就必须要有人负责。

这个负责的人,不出意外就是他们内阁。

叶向高年老体衰,大小事务几乎都不过问了。

那能够负责的也只有他这个次辅,难道还指望别人不成?

他若是被搞下去,最高兴的估计就要数那些阉党了。

权衡利弊之后,孙承宗才会站出来发言反对这件事。

“孙卿也反对?既然你们都反对,那就说说,华夏国郑毅诸部对我大明周边进行蚕食,若是有天要攻入我大明,我大明当如何挡之?”朱由校气呼呼的坐在御桉后面气呼呼的问道。

“皇上,臣愿意出使华夏国,相信对方也是希望和平的!”

大华的老朋友郭正域立刻站出来康慨激昂的说道。

出使大华这美事他可不想被别人抢了。

虽然大华赐给的东西有限。

但去一趟带一些稀奇东西,回来就能卖出个天价来。

“和谈有用的话,那要这百万大军还有什么用?郭正域,你出使大华的次数也不少了,第一次出使华夏国,我大明丢掉了辽东的千里疆域;再次出使华夏国,我大明几乎每座城市都被华国的商号给占据;再出使的时候,我大明丢掉了陕西布政使司、陕西都司和山东布政使司以及淮北的大批疆域;再次出使华夏国联合进攻洞乌,最后只剩下我大明浴血奋战,那华夏国等到胜利的时刻,悍然出兵占据八百大甸、勃固、阿拉干等地。你若是再次出使,朕是不是得将这张龙椅让给他郑毅呢?你到底是我大明的臣子,还是他郑毅的心腹?”朱由校看到郭正域,气就不打一处来。

说话自然也是不会客气,字字句句几乎都是诛心之言,郭正域面色紫红,气喘如牛。

“皇上,臣有罪!但皇上刚才所言臣不敢应下,若是应下臣之族人都无法在大明立足了!今日请皇上准许臣告老还乡,以此之证明清白!”

郭正域说着就将乌纱帽拿了下来。

恭恭敬敬的放在地上,叩了三个头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朱由校气的简直要疯掉,看着郭正域的背影愤怒的咆孝。

但这愤怒根本无济于事,是他自己的将话给说绝的,就连魏忠贤都高兴不起来。

更别说殿内的其他阁老以及六部主官了,均是一副兔死狐悲的悲凉。

就算跟郭正域不对付,但被朱由校如此不留情面的数落。

尤其是字字诛心,他们也没脸继续呆在朝堂之上。

这个皇帝说话太没分寸,而且也实在太过凉薄了。

魏忠贤耷拉着眼皮,心中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本来对这位爷还有些念想,但是现在来看......

早些让这大明亡了也不错,省得糟践大好河山。

“皇爷,此事不如容后再议吧?淑妃刚才传话说做了莲子羹。”

看到场面僵持住,魏忠贤也不得不救场,让这件事先冷澹下来。

“哼!狂傲不悖之徒,与他生气平白落了朕的体面!吏部,给郭正域办理致仕吧,走的时候就不用来见朕了!”

朱由校气的甩了甩袖子,留下一句对郭正域的处置,转身就像后宫走去。

什么莲子羹他才没兴趣,他现在只想躲到后宫图个清净。

看到这些所谓的大臣,他的脑袋都是疼的。

“大伴儿,你说朕真的是错了吗?”

朱由检向跟在身后的魏忠贤问道。

“没有!皇爷怎么会有错?那华夏国狼子野心,皇爷对他们有所防范是对的!”

“若是防范有用的话,那朕干嘛要提出兵乌斯藏呢?大华气候已成,如今更是超出我朝数倍,若是执意要攻打我朝,恐怕我大明旦夕之间就会破灭,那时候朕就是亡国之君!哎.....皇爷爷和父皇给朕丢下个烂摊子啊!”

朱由校年轻瘦削的身形,竟然顷刻间垮了下来,像是精气神都被抽走了一般。

他走在金陵皇宫的回廊之间,双眼没有了焦距,谁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就连自诩看着朱由校长大的魏忠贤,此时也有些摸不透他的心思了。

就凭刚才那番话,就完全超出了魏忠贤对他的了解。

没有想到这个长在深宫的皇帝,竟然还有此等的见识?

他魏忠贤能看出来,是因为多少年前曾经见识过大华的强大。

朝中百官能琢磨出来,也是因为他们对大华足够的了解。

天下有识之士都能看出来,但是却没人敢摆在明面说。

都是想着过一天算一天,尽量的迎合大华,最后也不至于破家灭族。

至于皇家最后是什么下场,管他们这些人什么事情呢?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