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隔江对峙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朝,世代为大明藩属。

对明国的归属感很强。

应该说他们对中原的归属感都很强,毕竟学的是一样的圣贤之道、写的是一样的文字,也就语言上稍有差异。

但李朝上层稍微有点见识的人,都会将中原话作为必修课,连底层的百姓也很多时候喜欢学一些简单的中原官话。

从相貌上他们觉得自己与中原人相差不大,历经秦汉隋唐到元明至今,他们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可谓紧密。

大多数的李朝人,不会像后世那样,恨不得整个宇宙都是他们创造的,如今还承认与中原同根同源。

所以这些人对于汉人远远要比北方迁来的女贞人要亲近的多,也要容易的接纳的多。

皇太极从三年多前渡江而来,带着四旗兵马占据平安道的北部半壁。

被残杀、掳掠、欺凌、奴役的李朝人不知凡几,多少家庭都是家破人亡。

那些建州人根本就不将他们李朝人当人看,随意的欺凌、杀害,让平安道人数骤减三成。

大量的青壮男女被掳走,送到建州那边承担繁重的劳役,几乎没有能够回来的。

他们认为去建州那些人都被害死了,其实被康红姑灭建州之时救了不少出来。

只不过那些人恐惧在李朝肆虐的建州人,宁可呆在辽东等地也不愿意回来了。

等到努尔哈赤来了之后,比之皇太极更加的残暴,动辄就是屠村、屠城。

希望借此将李朝百姓给压服。

他们自己的朝廷又不给力。

三年来在平安道反攻建州,大大小小数十场战役,损兵折将、十不存一。

至今为止,李珲派出的军队不下六七十万。

但是死在这里的都超过三十余万,可谓是白骨累累,血染疆城。

战斗力差是一方面,关键那些打仗的士兵,大多数都是临时抽调出来的士兵,上了战场一接触建州就是望风而降。

打到最后,建州是人数越打越多,李珲派出的人是越打越少。

到最后和建州打,甚至都不用建州人自己上场了。

你派出十万大军是吧?

建州这边也拉出十万朝八旗军队。

等于是自己跟自己人打的热闹,建州人毫发无伤。

好在请来了华夏朝的征东大将军,从咸镜道一路打过来,摧枯拉朽一般的将建州军打的节节败退。

尤其是那种火铳,无论是建州八旗,还是他们搞出来的朝八旗,只要遇到就没有能敌得过的。

建州就算出动他们最精锐的骑兵,一样被华夏军打的是落花流水,几十万大军仓皇而逃。

要知道建州为了养他们逐渐壮大的人马,可是将平安道刮地三尺,大家基本上都活不下去了。

现在建州人被赶跑了,他们不高兴才怪,老百姓懂什么国家大事,懂什么对外邦交?

他们就知道现在还活着,王昆山带着兵马每到一处,李朝的百姓就跪倒一片感激涕零。

义州被拿下,这座城从至今都是担任与中原王朝交易的陆路通道。

原本繁华的城镇,如今简直萧条到极致,百姓十不存一都是少说。

这里原本有一万多户,七八万的人口,如今紧紧只剩下几千的老弱病残。

粮食在努尔哈赤撤走的时候,能带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全部付之一炬。

如今这几千的老弱病残,手中能找到的口粮不足三日。

王昆山也是头疼,向华夏政务院申请援助。

郑毅也知道了这件事,特批政务院调遣粮食通过辽东转运到义州,并且派遣官员前往管理。

顺便迁移一些百姓过去,义州这边他一定是不会再让给李朝的,这是他进入半岛的门户。

造成既成事实,就算李珲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从他的手中再拿走义州。

王昆山得到政务院的安排之后,让大军分成三路追击努尔哈赤。

他知道平安道被这些建州人折腾的不行,但是没想到竟然会这么惨。

一路从咸镜道打过来,许多村庄连人都看不到,田地几乎是金属抛荒。

有些妇女带着孩子和老人,在山沟里挖野菜,每天和野菜汤喝的脸都是绿的。

他到了义州之后找当地没被杀的小官打听了一下,三年的时间中,仅仅在义州附近,建州人就发动了三十多次的屠村事件。

直接杀害的百姓超过五万人,至于因为建州间接死去的百姓,天知道会有多少,恐怕有数十万。

侮辱妇女、当街抢掠、劫掠商号的事情屡见不鲜,他们过得都是地狱般的生活。

好在如今王昆山来了,这些人都恳求王昆山让他们渡江迁移到辽东去生活。

他们真的不想死,也被这些凶残的如同恶狼一般的建州人给吓怕了。

王昆山安抚这些人,让他们放宽心,华夏这边的援助马上就到。

每日见这些人、听这些事情,王昆山都有些受不了了。

等到政务院的人一到,赶紧交接去了前线。

天天呆在这种人间地狱对人是莫大的折磨。

将指挥部设在了定/州,直面已经渡江的努尔哈赤。

见军队移到江岸对面的安州,努尔哈赤下令将所有的渔船全部烧毁。

他就不信对方那些人能长翅膀飞过来不成,就算造船他也有的是时间想谋略。

如今他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皇太极反叛、阿巴泰被杀,更是对他造成了严重的打击。

好在大妃阿巴亥的两个儿子还在,可惜太小了,阿济格不过才七岁,在朔州出生的多尔衮到现在还不满一岁。

这要是哪天自己倒下了,孤儿寡母的恐怕根本就没法生活,就算费英东和杨古利等人忠诚于他也是一样。

努尔哈赤觉得自己还要多活几年,起码让阿济格到十多岁,这样也就能够接过他交于的重担了。

可惜啊,他的王图大业被郑毅击的粉碎。

他都逃到李朝来,彻底放弃了自己的老窝,对方都不放过自己。

对方实在太强大了,在强大的实力面前,任何的计谋都是空谈,根本就不可能让对方造成困扰。

他都有点羡慕那个背叛他的儿子皇太极,这个儿子不愧是他的种,分析局势要比他强得多。

提前连面都没见,就直接带着人逃到了南方,如今应该正过得逍遥自在吧?

努尔哈赤有时候觉得,如果立皇太极为接班人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就算他派人去请皇太极回来,恐怕他也不会相信。

如今之际,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华夏军渡江,然后他的人尽快打下整个平安道南部,坐拥李朝的西京,与华夏军分庭抗礼。

或许能撑得时间更久一些,最好是能找到机会与华夏军达成一致,让他们高抬贵手放自己一马。

“杨古利如今人在何处?”努尔哈赤喘了口粗气,揉着胸口问道。

“回大汗,杨古利在李朝西京,击溃了李朝的援军,已经带领朝八旗六万人马、正红旗一万人马围住了西京!”

费英东看着仅仅一年,就头发几乎全白的努尔哈赤,也是禁不住有些感伤,吸了吸鼻子回答道。

“瞧你那样子,我这不是还活着吗?统治杨古利,攻下西京允许朝八旗自由劫掠三日,让他们三天之内给我攻下西京。咱们的时间不多了,若是拿不下西京,咱们的全盘计划都会失败!”

“是!不过大汗......劫掠三日,恐怕西京会损失太过重大!大汗也知道,朝八旗打仗不行,但是......做这些事情,恐怕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啊,咱们要以西京为根基,是不是......”

“我又何尝不知!都说咱们残暴、野蛮,但那些李朝人杀起自己人来,咱们都能算是善人!”

“本来我也想最小损失的拿下西京,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关外军已经来了,就隔着一条江,咱们若是不尽快拿下西京,恐怕会被关外军撕碎吃了。”

“所以西京必须尽快拿下!既然那些人是狼,就让他们变成一群疯狼吧!”

“这......奴才遵命,马上着人去西京传大汗的谕旨!”

“去吧!让杨古利别吝惜朝八旗,死完了再抓就是!”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