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王崇古(上架求订阅)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求月票,不求推荐票,只求订阅和书单。)

许秋叶给刘拾遗师徒又炒了两个菜,然后对丈夫说道:“我回趟娘家。”

刘拾遗问:“这黑灯瞎火的,你回娘家干什么去?”

许秋叶笑盈盈的看着自己的丈夫:“去给你拿一件东西。”

老丈人许从成的府邸,离刘拾遗家并不远。半个时辰后,老马和刘拾遗喝完了酒,许秋叶也回来了。她手里拿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袱。

“这是什么?”刘拾遗问。

许秋叶打开包袱,里面是一件软甲,一封信。

“这是金丝软甲。十年前我父亲在甘肃镇出兵,斩了畏兀尔大将铁木买提,这是时任兵部右侍郎孙淳宾送他的。这可是件宝物。寻常的马刀劈下来,它能卸去三分力道。快试试合不合身。”

许秋叶说完将金丝软甲披在了刘拾遗身上。

“呵,还真合身。”老马笑道。

许秋叶又拿出一封信:“这是我父亲给蓟州镇副总兵王崇古的信。王副总兵曾是我父亲一个锅里搅过马勺的同袍弟兄。你在蓟州遇到任何麻烦事,都可以去找他。”

老丈人许从成从军数十年,同袍故旧遍布大明军中。刘拾遗哪里知道,他娶了许秋叶,就等于在军中有了无数的关系。

第二天大早,刘拾遗穿好金丝软甲,外面罩上锦衣卫的公服,来到北镇抚司。

鲍七爷指派了十五名力士做他的随从。他又到南镇抚司领了一柄手铳。

辰时五刻,刘拾遗领着一众弟兄出德胜门。众人骑着快马向北而去。

行了两日,众人来到了刘拾遗的老家——平谷县。

半年前,鞑靼人将平谷县烧成了一片废墟。鞑靼退兵后,朝廷迁了河南、陕西两省的一万灾民来到平谷县,重建县城,充实丁口。

刘拾遗进到县城内,只见无数的百姓正在背木头、打地基、建房屋。

故地重游,刘拾遗先回了家看看——哪里还找得到家里的那个小院?又来到原平谷县衙所在,县衙已不是当初的十二进高衙大院儿了,只是矮矮的几间刚搭建的小平房。

门口稀稀落落站着三两个衙役。

平谷县令,竟还是那位白守芳白县令!

白守芳见了十几个锦衣卫,倒头便拜:“下官白守芳,见过诸位上差!”

刘拾遗上前扶起白守芳:“白县令,你还认得我么?”

白守芳抬起头来一看:“你是。。。。刘拾遗?”

刘拾遗点头:“正是在下!”

白守芳心中是又惊又喜。喜的是,来的这位钦差竟然是自己以前的下属,算的上是故人。惊的是,他不知道以前自己这个做县令的,有没有得罪过眼前这位上差。

刘拾遗心里其实对白县令倒是存了三分感激之情。当日若不是他让自己去伺候钱巡抚,说不准他也会像那些乡亲一样,死在鞑靼人的一把大火之下。

刘拾遗问:“白县令,当日平谷城破,您是如何逃生的?”

白县令道:“惭愧!平谷城破之前,钱巡抚命人开了县城南门,让下官领着几百妇孺朝南奔个活路。下官领着他们出了平谷,一路乞讨到了京城。现任官失土,是要掉脑袋的。吏部倒是对下官法外开恩,让下官以戴罪之身,继续做平谷县令,带领新迁来的县民重建县城。”

刘拾遗感叹道:“唉,白县令也是不易!京城官场里的人都说,宁做江南狗,不做边镇臣。在这虎狼之地做官,你也是担了大风险的。”

白县令命衙役在县衙中收拾出了几间房。诸位锦衣卫上差在县衙之中歇息了一夜,径直向北赶往蓟州镇总兵大营。

钦差驾到,蓟州镇总兵大营四门大开,上千亲兵列队,十几门弗朗机炮鸣了空炮。

总兵周邦奇、副总兵王崇古出得大营,迎接钦差。

刘拾遗下马,来到周总兵、王副总兵面前。

周总兵是百战沙场的悍将,他的脸上有一道长长的疤。故而他在军中外号“周疤脸”。

九边重镇的总兵都是正二品大员,副总兵则是从二品。二人见到刘拾遗这个从八品校尉面前却是齐齐跪倒,因为刘拾遗是钦差,代表着皇上。

周总兵、王副总兵齐齐叩首:“臣恭请圣安!”

刘拾遗道:“圣躬安!平身。”

周总兵起身,刘拾遗恭敬的拱手问道:“周总兵,您帐下偏将戚继光何在?”

周总兵答道:“戚继光领着一百骑兵深入鞑靼腹地,已经七八天了,尚未归营!”

戚继光那个《备俺达策》中有一条“师虏之长以制虏”。鞑靼人擅长小股骑兵长途奔袭骚扰,戚继光认为明军亦应派遣小股骑兵,深入鞑靼腹地骚扰。

双方虽已议和,在边境上却依旧有小规模的冲突。

戚继光调任蓟州半年,三次领小股骑兵深入鞑靼腹地,斩获颇多。

刘拾遗对周总兵说:“这趟来,我是给戚将军颁旨的。他人不在,我回京没法交差。我看我先在这儿住下,等等戚将军吧。”

周总兵点头:“上差请便。蓟州军务繁忙,若无其他公事,本镇就先走了。王副镇,你陪着上差,给上差们安顿安顿住处。”

周总兵一走,刘拾遗便拿出老丈人许从成写给王崇古的信:“王副镇,这是我家老泰山写给您的信。”

王崇古一脸惊讶:“敢问贵府老泰山是?”

刘拾遗答道:“兵部武库司郎中,许从成。”

王崇古大笑道:“上差是我许老哥的女婿?哈,这真是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了!当初在甘肃镇,我和许老哥在一个锅里搅马勺,一起打畏兀尔人。称得上是过命的弟兄。走走走,我请上差喝酒。”

刘拾遗道:“王副镇,您是我的长辈,又是军中前辈,就不要一口一个‘上差’了。”

王崇古道:“那我就托个大,叫你一声侄女婿了!对了,要是这么算,戚继光是你的表连襟呢!表妹夫给表姐夫传旨加封,有意思,哈哈!”

刘拾遗笑了笑:“我跟戚将军不仅是表连襟,还是换帖子的把兄弟。”

王崇古叹道:“那这真是亲上加亲!走,咱们帐中喝酒。”(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