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圣人至宝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秦话一出口,其他人都心虚了。

确实是没有人调查苏秦的背景,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个外门弟子,当然现在是内院弟子了,这有怎么样,还是岳麓书院的学生。

能呆在这里的哪一个不是岳麓书院中层领导,甚至孟非还是岳麓书院的高层之一。大家的意思是一群儒师教训一下轻狂,高傲的学生情理之中,难道真的捅了马蜂窝,招惹了惹不起的人。

“苏公子恕……”

那位张姓长老刚要说话,外面三道闪电快速降落。

其实并不是真的闪电,不过是三个人影自带特效,当他们来到苏秦身边的时候,几乎同一时间跪在地上;“少主,属下来迟让少主受委屈了,少主放心项仲会杀光惹少主不开心的人,谁敢让少主不高兴就是我项仲的生死大敌。”

“嘭”项仲把气势放开,他身体那股洪荒蛮兽般的强大气势直接把在场人全都压迫吐血,一个个跪倒在地上。

哪怕是孟非孟长老都不例外,他也半跪在地上双手勉强撑在地上,整个身体都不停颤抖。太可怕了,这个人简直就是魔鬼,还没动手光是气势就把在场二十多号人压的喘不过气,他甚至怀疑自己有没有勇气跟他对战,可想而知孟非根本没勇气和项仲打。

当项仲释放灵力那一刻,同样在身边的金绍云,樊紫玉二人已经撑起灵气把少主包裹起来,正是因为二人灵力包裹苏秦才没有被灵力压迫。

董步芳,孟廖婷夫妻虽然已经被灵力压迫倒在地上,但是仇视的小眼神散发犀利的光芒,太强了,强大到他们连反抗的能力都没有。

“嗯”

项仲控制灵力,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神。

别看董步芳,孟廖婷两人隐藏的很隐蔽,可,还是被项仲发现了不寻常。

“看来有人不服气啊!”

不怒自威,一句话说的很平常,可听近耳朵里每个人心底都跟着颤抖,这是要开始找麻烦了,一个个祈祷千万别找他们。

他们的担忧都是多余,杞人忧天。

项仲已经感觉到董步芳,孟廖婷二人的敌意,他要找麻烦少不了这二位。

“踏踏……”项仲迈动步子不紧不慢,他要把恐惧的氛围营造起来。

“你,不要过来……”孟廖婷胆怯了,她怎么都想不到苏秦请来的帮手如此强大,他有种错觉就算是岳麓书院的总院长都不见得是对手,这种想法一旦出现就连她自己都吓了一跳。

“爹……”

“你就忍心看着女儿死在你面前,你对得起我死去的母亲吗?娘亲临死之前可是拉着您的手叫你好好照顾我,难道这就是你所谓的照顾,百年之后你有何颜面下去见我娘亲。”

孟廖婷的话让孟非虎躯一震,他咬着牙站起来。

“这位前辈,”没错孟非叫项仲前辈,其实也算正确。别看项仲长得年轻,他已经活了一千多年,别说是前辈了,他足够当孟非的老祖宗。

孟非见项仲并没有停止的意思,他咬着牙说道;“前辈且手下留情,小女任性误伤了苏公子老夫在这里给苏公子道歉,为表歉意老夫愿意送苏公子一副丹书,当年先祖留下的丹书,因为常年伴随先祖这副丹书留有先祖印记,可以抵挡灵帝境全力一击三次,本身也是九品灵器。”

哗哗哗。

孟非的先祖那可是儒家三圣之一,没有人怀疑孟圣人留下的丹书强大威力,这副丹书流传出去拍卖恐怕是大汉皇朝的顶尖豪门都会跑出来竞拍,同样孟圣人留的丹书也是孟家底蕴,这次他动用底蕴救女儿,可见孟非豁出去了。

“孟长老,你要把孟子七篇中的那一册给这位前辈做交易。”

大家都知道孟圣人传下孟子七篇,这些都是儒家宝典,每一位有幸拜读孟子七篇对他以后的心性成长都有极大好处。

可是孟子七篇是孟家宝典,只有极少数人才能有幸拜读当年有孟圣人和他学生撰写的孟子七篇,其他学院流传都是儒师们抄写,早就失去了韵味。

孟子七篇,不管是孟圣人著作,它还是儒家丹书,最顶尖的那种,只有孔圣人的论语可以相提并论。

没人相信孟家会愿意用圣贤宝典换取一个嫡女的性命,何况还是一位外嫁的嫡女。

说起孟子七篇,连项仲都心动了,他生活的年代,距离孟圣人很接近,可以说是听了孟圣人传说长大。,

一位灵圣境无上大能撰写的宝典丹书,足够让太多人为止疯狂了。

同样项仲迫切的看着孟非。

孟非狠狠的瞪了一眼,中间插话的那位执事,这一切都是这家伙惹的祸,万一前辈打孟家宝典的注意怎么办。

孟家已经落魄了,岳麓书院也不复当年,一个灵帝境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位不知深浅,拥有灵帝境当仆人的主子,这才是真正的天灾。

他偷偷打量苏秦发现对方没有因为孟子七篇这几个字眼任何表情,孟非才算是松口气,不愧是大世家传人,纵然是听见孟子七篇都无动于衷。

“少主,”

项仲害怕少主不清楚孟子七篇究竟是什么宝典,他有必要提醒少主。

“孟家是孟圣人的后人,可惜孟圣人仙逝之后孟家一代不如一代,但是孟圣人的宝典丹书却是是一件无上宝贝,如果孟家愿意用【孟子七篇】了这段恩怨,属下觉得少主并不吃亏。”

项仲的话让孟非一下子把心脏提到嗓门眼上。

他赶紧反驳道;“苏公子,老夫要给你的不是【孟子七篇】是另外一卷丹书,虽然同为先祖撰写,可和孟子七篇这种儒家至宝比起来相差不少,希望你不要误会。世人只知道先祖撰写了孟子七篇,可是他们不知道先祖撰写了十二篇,只因后面五篇是先祖早年未成圣贤之时所写,所以没有孟子七篇出名,同样儒学造诣也没成圣贤时候那么娴熟,释放的威力自然不可相比。”

孟子七篇变成了十二篇,这让他们如何去相信。

不是孟子七篇,这玩意要它有卵用。

项仲身处大楚皇朝顶尖世家,他什么宝贝没见过,除非是孟子七篇这种儒家至宝,否者孟圣人随笔之谈,他根本看不上。

以前拍卖会上不止一次拍卖过儒家圣人的笔墨,虽然都是圣人墨宝,可跟至宝比起来还是有差距,这种圣人随笔的文墨只能起到震慑作用,甚至连七八品的灵器都比不上,最多是顶尖的一次性符器。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