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岁月往昔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昔年,断肠崖本无名,只是华山之中随处可见的一处天险之地。那时,纯阳掌教还是吕洞宾,自神龙元年,吕洞宾助朝廷诛灭了武氏党羽,推翻周武,恢复李唐江山后,在朝廷的扶持之下,于华山建立了纯阳宫。吕洞宾神乎其技的武学,加之皇室的极力推崇,想要拜入纯阳宫中之人不计其数,但吕洞宾执教的纯阳宫收徒条件极为苛刻,可谓是百里挑一,非根骨不凡,天资奇佳者难入其中。景龙元年之时,一位名为秦非的男子拜入了纯阳宫,秦非为半路入门之人,自小便习武练剑,特别是一身轻功修为,敢御自己做的大风筝于华山天涧之间翱翔,胆色自不多说。

此子天资过人,一点就透,李淳风传其武艺通常只用演练讲解一次即可。而且极为勤奋,每日白曦初觉便拔剑而起,星夜入微方且抱剑而眠,吕洞宾爱才,有意收为亲传弟子,无奈造化弄人,景龙二年之时,吕洞宾令君无尘,君白衣,李淳风以及秦非四人前往西湖剑罗门参加名剑大会,而在西湖罗家,秦非遇到了他一生的牵绊——峨眉弟子华凝香。

纯阳与峨眉虽然修佛道之经,但门派中有清道,附道之分,入清道者要守三皈五戒,行十善之事。而附道便没太多的约束。原本少林寺也是明文规定凡入少林之人,一,必须是男子;二,必须梯度受戒。这一受戒便是终生,由不得你后悔,若是少林僧人犯了淫戒,与女子私通,轻者施以杖刑,废除武功,监禁于少林后山再不见天日。重者直接关于大钟之内,活活震死。但是自印度僧人跋陀建立少林寺后,不足百年,于北周建德三年时便被武帝废除,少林僧人当时还未盛习武之风,每日只是吃斋念佛,可谓手无缚鸡之力,武帝一举灭佛,不知多少僧人遗骨荒野。而后好不容易在大象年间,静帝又开始信佛,但却被改名叫陟岵寺,直到隋文帝开始崇尚佛教后,少林寺才重新叫回了少林寺,少林僧人又开始过上了吃斋念佛的平静日子。

然,事与愿违,隋朝出了个臭名昭著的暴君——隋炀帝杨广,弑父杀兄淫嫂,劳民伤财,荒淫无度,其恶劣行径被历代史官的铁笔大肆所斥。昏君无道,民怨沸腾,引得十八路反王直击长安而去,杨广在逃亡的途中却被自己的宠臣宇文化及谋权縊首,一代君王,身死后连一具棺木都没有。而在反隋的大军之中,最后便留下了两股势力争夺天下,一个是洛阳王世充,另一个便是太原李渊。少林的根基便在洛阳,自战乱起便一直不得已安生,不过好在当时李渊的二公子,也就是李世民,甚得民心,少林先是被隋炀帝欺压,而后又被王世充欺压,面对一干武将,无还手之力。于是少林中的武僧帮助李世民,未受王世充的迫害,也就是名噪一时的十三棍僧保唐王。历经诸多变故之后,少林开始反思,每日诵经念佛,清心寡欲,危机之时佛祖真有显灵吗?自此自后,少林僧人中便行尚武之风,经过战火洗礼而幸存下的少林僧人无一不是武学奇才,他们在一起互相印证切磋,三年时间整理出了七十二门绝技,每一门绝技都可力压群雄,而当年菩提达摩所留下的易经洗髓两部宝典,便是习七十二技的根基。八年之后,李世民登基为帝,为答谢当年少林救命之恩,李世民便开始大力扶持少林寺,唐太宗深知少林武学的可怕,于是拟了一道圣旨,令少林寺征收僧兵为朝廷培养将士,如此便将少林与李唐牢牢的绑在了一起。既然是圣旨,少林寺自然不敢忤逆,但为了方便管理,便有了而今的俗家弟子,无需剃度受戒,武艺大成后即可下山。

当时秦非拜入纯阳宫才一年有余,自然未入清道。而华凝香刚刚十六,因为要随师傅一起参加名剑大会,而没来得及行出家仪式。很多时候,感情是一件奇妙的事情,在你意想不到之时便将另外一个人推到了你的身边。两个优秀的少年少女很快便引起了彼此的注意,名剑大会每年会向江湖中发放十二张剑帖,每日一场比武,往往参加一次名剑大会都会在剑罗门住上半月之久,好在剑罗门倚西湖而建,离扬州之所也不远,来参加名剑大会之人通常都会游西湖,品龙井,尝鱼蟹之鲜美。秦非与华凝香在游西湖之时相遇,男的剑眉星眸,武艺高强,女的美若天仙,活泼可爱,虽于西湖初识,但几日游玩扬州,赏景西湖,感情却是一日千里。峨眉派中多为女子,男弟子很难入内门,纵然有,平日也与师姐相互切磋,哪会有人去理会华凝香这样的小丫头,十六年了,秦非可以说是华凝香生平接触到的第一个男子,而正是这个男子,于她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

两人皆是武林中人,自然不被世俗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束缚,所要做的便是请示师门,秦非倒是还好,直接言明李淳风,李淳风乃是吕洞宾坐下大弟子,此时纯阳子远在华山,凡事自然由李淳风定夺。李淳风也是性情爽快之人,不顾君无尘劝阻,示意秦非放手为之,然而问题却出现在了华凝香身上。

华凝香的师傅,峨眉掌门——冷心月。人如其名,虽然美艳动人,如一轮皎月,但气质冷漠,拒人于千里之外。传闻冷心月本名其实叫做何采菱,出生在峨眉山下的农家,因为根骨不凡被上一代的峨眉掌门看中,每月十五之夜便会到山下传授小采菱武艺,何采菱天资聪慧,每月只学一夜的招式,到了下月便可熟练打出,深得峨眉掌门喜爱,准备在何采菱十六岁时,将她带回峨眉出家。但就在何采菱十五之时,一个男子却出现在了他的生命里,这个男子是一个富家公子,家族在邺城颇有势力,这个公子哥自幼便喜好习武,而且天份极高,家里更是养了一大群所谓的侠客,但随着公子哥长大,这些老师都一一败在他的手上,于是想要学习更加高深的武学,但又不愿辛苦的去寻访,最好的去处便是峨眉,但男子想要入峨眉,难!想入内门,更难!入内门后能学到真传,更是难于上青天。他在邺城独霸一方,可以做土皇帝,但峨眉历经百年传承,他这个小霸王在别人眼中连蝼蚁都不如。公子哥没辙,但狗腿子却放在了心上,这可是邀功的好机会,不然只怕也吃不了几年闲饭了,于是凭着一点江湖上的关系,托人向影打听门路,何采菱便成了这块敲门砖。

公子哥在得知何采菱身怀峨眉真传绝学后,自然心动,但又不得妄动,毕竟何采菱是峨眉掌门的亲传弟子,有这样一个护道者,何人敢出手,否则峨眉武功如此诱人的功法早就引得三教九流逐鹿。但是公子哥毕竟是出身世家,善玩权术,假装不经意接近何采菱后便展开了铺天盖地的追求,各种手段花样百出,更时长带着珍贵之物孝敬采菱双亲,何采菱只是一个寻常农家的姑娘,心地淳朴,论到心术,哪是这公子哥的对手,再加上双亲的盘敲侧击,最终一步步的落入了陷阱。

何采菱十六岁时,拒绝了师傅,拒绝了拜入峨眉,被公子哥八抬大轿,红衣锦瑟,风风光光的娶入了邺城,没有了峨眉掌门这道屏障,公子哥渐渐露出了自己的爪牙,小施手段便骗得何采菱将峨眉武学双手奉上。都说温柔乡,英雄冢,但世间被男子欺骗的女子,又岂只寥若星辰?

峨眉武学到手之后,公子哥便一反常态,再也没有柔情蜜语,百般呵护,而是整日流连花街柳巷之中,夜不归家,稍有不顺便对采菱拳脚以对,往日的海誓山盟,情比金坚,一朝之间便已为过往云烟。采菱每日望穿秋水,抱枕独眠,两行清泪长挂双颊,日渐消瘦。后来,采菱有了身孕,按理说,母凭子贵,采菱满心欢喜,已为借此便能赢回丈夫的心,不料公子哥已久对采菱不闻不问,家族中人也对其冷眼相对,采菱双亲早被赶回农家,一日公子哥醉酒而归,因采菱的两句怨言便施以拳脚,令得采菱胎死腹中。采菱老父得到消息,上门讨说法,却被活活打死,公子哥只手遮天,官府对此不闻不问,反倒以滋事之名将采菱母亲捕入牢笼,百般凌辱后自尽而亡。事已至此,公子哥索性做绝,一纸休书写出,令采菱滚出府邸,但,此时的何采菱,已经不是他所熟悉的何采菱,百般顺从,逆来顺受的何采菱早已在知道父母离世之时死去,此刻,她仅剩一个身份——峨眉掌门亲传弟子。

见采菱拿起笔时,公子哥已经泛出了笑容,只待何采菱离开,便可前去李家提亲,他可是垂涎李家小姐已久,然而下一秒,公子哥却惊愕的发现,脆弱的笔杆已经刺透自己的咽喉,想要惊呼求救,却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瞳孔涣散之际,却只见到采菱纤细的小手,轻抚在了他的面颊之上。

那一日,天下着瓢泼大雨,邺城的人都看见邺城最大的府邸中,下人婢女惊慌失措的逃窜而出,捕快赶到时,只见一女子漠然立于雨中,手中的发簪红得令人不寒而栗。公子哥一家老少,魂归地府,皆是一剑封喉。女子身形纤弱,好似随时会倒在风雨中,然而一干捕快,手握长刀,却无一人敢上前。。。

邺城最大的府邸,从此沦为鬼宅,两侧原本人声鼎沸的街头,门可罗雀。几日后,衙门贴出告示,杀人者已于牢中暴死,一桩灭门惨案匆匆收尾,只有县太爷笑容满面于房中坐拥着一箱又一箱的开元通宝。而峨眉峰上,普贤菩萨像前,一老妪问到:“何采菱,你是否已决定出家,自从三皈五戒,常伴灯前。”

“弟子愿意。”女子答道。

剃刀落下,斩断一缕青丝,自此再与红尘无绊:“从今往后,你就叫——冷心月。”

有过此番际遇的冷心月,自然已对世间的男子死了心,终日醉心于武学之中,师傅死后,凭借其惊人的技艺坐上了峨眉掌门之位。也曾有人因她的身世而提出质疑,但最终也只能在冷心月的阴阳双华剑前闭嘴。

当华凝香说出自己遇上心上人之时,冷心月心中有些犹豫,华凝香自幼便伴于冷心月膝下,对于曾经胎死腹中的冷心月而言,华凝香就如她女儿一般,异常溺爱。而今武林之中名门正派之间,互结道侣之事屡见不鲜,能收到剑帖之人,无不是名门正派,江湖奇侠,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江湖中的大恶之人夺剑帖前来,不过剑罗门认帖不认人,但凡持剑帖者皆可参加名剑大会,但有规定,名剑大会期间不得发生争斗,若有深仇大恨,可以,拿出剑帖,两人于鸣剑台上见,生死无悔。若是在剑罗门中动手,那对不起,自此以后,剑罗门便没有你这个朋友,哪怕日后持剑帖而来,也同样不欢迎。江湖中最为有名的有三处地方,黑白两道皆可入内,且都极守规矩,不会引刀兵,见血光,一处是剑罗门的名剑大会,一处是越女楼的舞榭阁,一处是药王谷的妙手谷。

若是华凝香能够与名门正派的奇才结为道侣,自然对之后的武学之境大有裨益,虽然冷心月有意收华凝香为关门弟子,授峨眉真传,但下一任掌门冷心月心中其实早有几多人选,其中最心仪的便是三弟子——杨清雪。她此生有所遗憾,内心深处也不愿自己最溺爱的弟子心有遗憾。遂问华凝香那男子为何人,但,就当华凝香道出纯阳宫秦非五字后,冷心月却是面色一寒,绝然反对此事。

当时纯阳宫虽然才建立三年,但已是武林公认的名门正派,纯阳掌教吕洞宾更是武学通神,被武林中人比肩少林鼻祖,菩提达摩。就连少林方丈——玄慈大师,在见过纯阳子后也直言有吕道师一人,纯阳必大兴。果然,就如玄慈所言,纯阳宫自开山后,便如日中天,加之朝廷的大力扶持,仅三年,便已坐稳了道教首席,纵然是被玄宗称为道兄的天台道士——司马承祯所属的茅山宗亦被纯阳宫踏于足下。

秦非,作为纯阳宫后起之秀,哪怕拜入纯阳宫仅一年耳,然,于江湖武林之中已然声名鹊起,引得各派少年高手与之一战,半年时间,败于秦非剑下的之人二十三人,平手五人,未逢一败!这样一来,纯阳武学在江湖之中更加传得神乎其技,哪怕入门条件极为苛刻,前往华山求艺之人也只多不减。从此次跟随李淳风等人前来参加名剑大会,便可知道吕洞宾对其的重视,剑罗门打造出的神兵利器,可谓是江湖中人梦寐以求之物,虽然此次名剑大会乃是剑罗门首次举办,但剑罗门在西湖开创剑罗门时便向武林中人展示过一把名为“辰元”的宝剑,吹毛立断,削铁如泥。罗家家主展示此剑后便发放剑帖,邀江湖中人来年初春之时前来剑罗门参加名剑大会,获胜者将会获得一柄剑,比之“辰元”只高不低。故而,此次前来参加名剑大会之人,皆为武艺高强之人,而持剑帖比武者,更是高手中的高手,能够观摩这十一场比武,对之后的武学之道将有莫大的好处。

李淳风,君无尘,君白衣皆是纯阳子的真传弟子,自小便跟随纯阳子修道习武。纯阳子令三人带秦非前来剑罗门参加名剑大会,此中深意,不言而喻。

为何面对秦非这样一个无论相貌,武艺,品性以及潜力都不可挑剔的后起之秀,冷心月却绝然反对。这一切,便要自十三棍僧保唐王说起。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