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承包的过程比想象中更加简单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以后也别本地米本地米地叫,大家一起来取个好名字。我们还得作好心理准备,再种出来的米,不一定会有现在的米好,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

“江南八蟹,一蟹不如一蟹。这样一来,也得取个名字备用着,大家好好商量一下。王总,到时候麻烦你去注册商标。”

肯定不会更好,李勤暗暗地想着,灵石那么宝贵,他再也不会拿出来招眼。当然,地脉肯定是要疏通的,可没有灵石布阵,怎么都会比不上现在的品质。

他这么一说,大伙眼睛都亮了,纷纷出言献策。

取名,感觉好有成就感啊!

一种米心含金丝,另一种米两头环白节。于是,龙牙、金线、香米,贡米这四个关键字,在众人的争论中被初步认定。而大家一致认为,把“香米”二字送给品质较差的米。

李明星更是振振有词:

“现在香米都烂大街了,加个香字,拉低了我们稻米的格调。”

“我也这么觉得,,那些个人也敢说,什么米都叫香米,我记得以前吃过泰国香米和茉莉香米,可现在吃起来也就那样,根本没有以前那么惊艳。”

“干脆就叫金线米,龙牙米。差一点的就叫金线香米,龙牙香米,两个品牌各两个品质。”

李勤一锤定音,大家也没有再反对,决定下一个议题,还是王志刚先发言:

“龙泉村都种上,大概有五千来亩地,好像不太够的样子啊!哪还有地?”

“我记得新一村和新二村附近也有一大块农田,要不去那里试试?”

“不行,那边因为两个矿,土里面含金属含量太高,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土地被荒废。”

“龙川镇就这么大,上哪去扩大种植范围,难不成跑将军镇去?”

“不行,现在起步阶段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太麻烦了。我们6个村子范围那么大,就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开荒吗?

“唉,这个我们哪知道,回去问了叔伯再说吧!好了,今天就到这吧!再说下去,我都来不及去吃酒了!”

唐智文看了好几次表,这都四点了会还没散,他从小没做过农活,坐在这也没什么建议,忍不住开口打断话题:

“我大堂伯家添了个小外孙,我得回去吃满月酒,我先走啦!”

“真的?那不是唐……”

李明星惊叫出声,突然反应过来才捂住自己的嘴,目含担忧地瞄向自家堂哥,不敢再说!

除了书呆子唐智文和外来的王志刚,在场有一个算一个,谁不知道李妈和唐妈的那场骂战?

龙门村这般小,总共也才一千四多囗人,一丁点破事,马上就是全村头条。所以,大家都把目光都聚齐在李勤身上,又迅速装着不知情的样子,目光游离开去环顾四周。

搞得本来心里惆怅得不知何种滋味的李勤,尴尬又难受,他硬生生地挤出一个笑脸:

“都看我干嘛?我们只是同学,对,这样大的喜事,是应该去好好喝一杯,先散会吧!”

同学!

真的只是同学,唐冰,我们的故事在这里画下句点了,我们的关系也永远止步同学。

远远地看着众人怀里抱着的小婴儿,看着她脸上融化冰冷后的笑容,李勤艰难地转身离开。车子停在路边,不知不觉拿出一罐啤酒,仰头灌下去。

他以为,他会很容易忘却,他以为,他会为她祝福。

但是,心脏却忍不住地抽疼,空有一身的本领,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她渐行渐远。

爱情,是个纯粹的东西,和能力、财富通通无关。只在于对的时间,对的人,也许终归是造化弄人吧!

“唐冰,再见!再也不见!”

时间不会因为情情爱爱而停止流动,更不会因为男主角伤心而倒流。

一夜过去,又是一个红红火火的艳阳天。大家心里的火热也同样依旧,一个个变成孝子贤孙,带着礼物在老人们面前嘘寒问暖,然后,傻笑着提出昨天会议上的议题:

“哪里可以开荒?”

山里熟田少,但土地却很多,对于这个白痴问题,老人们纷纷翻起了白眼:

难怪那么好心,原来孝顺是假,咨询是真。

不过,老人们也不会为难自家儿孙,做长辈的,不管怎么样,心里面都是为孩子好。

叔伯爷奶齐回忆,很快就找到一处又大又适合种田的地方——王屋湾下游长达十六公里的烂泥沟。

大家看现场考察之后,笑得不见眼,只见牙。立刻马上把烂泥沟取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龙牙沟。

好事成双,金竹村的地第三天就到手了,承包的过程比想象中更加简单。

金竹乡竹器厂给金竹村的人增添了经济收入,也拖住了金竹村大半劳力。剩下的人手,勉强种完小葫芦湾的田地,大葫芦湾和沙泥湾根本就顾不上(种田哪有打工挣钱)。

于是,谭村长把来意一说,陈村长是喜得眼睛都快看不见了。这是天上落下金子雨啊!当场拍着胸口保证:

“谭老弟,你真是好人,你放心,地给你就是你的,决不反悔!”

他一边麻利地签合同,一边暗暗嘀咕:

一年60万,傻子才反悔。

可不,水田110元/亩,共3500亩,沙田40元/亩,共5375亩。合计60万/年的承包款每年一付,一口气就承包20年。合同到期后,佳福园有优先承包权,金竹村中途毁约将以百倍赔偿。

并且,金竹村免费支持佳福园,在金竹村修路建房所征用土地,上限五十亩。

陈村长表示,只要现金结款,不拖不欠,这些通通不是问题,合作愉快。

龙泉村也由刘村长带着张建国去谈了。说起来,龙泉村近来的日子很不好过,以前,因为田多而富,现在因为田多而穷。毕竟,从古至今,苦哈哈种田都种不出金子来。

而打工可以!

于是,大量壮劳力出门在外,家里只剩下老人,田地荒芜无力耕种,对于孩子的教育更加力不从心。总结一句话就是:以前有多嚣张,现在就有多落魄。

对于这种送上门的好处,他们当然受宠若惊,几个当年参与村斗的老人,还流下悔恨的泪水,连声道歉!很快,村委代表民众签下明年的租种合同: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