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家乡的处境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TMD的人生观,只知道忽悠我!本来,这笔钱可以让我咸鱼到死,这般辛苦为哪般?”

李勤恨恨地把资料往空间里一塞,趴在被子里伸懒腰,完全放弃了燃烧脑细胞!

也许,是为了不甘!

没有哪条鱼愿意当咸鱼,人们看到的闲,只是它的鱼生如此!

好吧,交完作业睡觉!

话说,我这练的什么玩意?

快一个月了,不说武功高强、洗髓划脉,好歹有些变化吧!

这力气都没大一丁点,光嘴巴变叼了,吃啥啥不香,脑子还抽风,动不动就忧国忧民,胡思乱想!

还是练吧,闲着也是闲着不是,再说了,洪荒应该支持的是正版吧!

李兄弟,麻烦你搜一下灵宝天尊,天底下山寨版的祖宗,就是出身洪荒呀!哈哈!

一夜无梦,天刚亮,李勤就醒了。

有些东西订好了,但还没送来,他干脆打开笔记本,查看家乡的资料,看着看着就开始发呆:

他的老家是华南省,Y市,山南县,龙川镇,龙门村。属于偏远山区中的偏远山区。

本身,Y市是三线开外的小城市,距离省会沙市160公里,但经济发展却拍马也赶不上老大哥,比周边几个兄弟城市还稍差一筹。

好在,Y市地理位置处于南北交通线的中枢点上,高铁站、飞机场都不缺。还有一个五岳山脉,是华国五星风景区,这些年的发展,也算是日新月异。

山南县是Y市十来个县城中最穷的一个。因为地处山区,在河东县和安乡县的夹击之中,形成一个狭长的地界,下属乡镇被未水、香河两大主水线和各支流分散太远,山多水多,交通不便,各乡镇往来之前都要去Y市借道。

连县衙门和县医院,都是借的Y市爸爸的地皮,直到前几年才新建县城区和衙门。开通了各乡镇的客运,情况才好转一些,但比起兄弟县来还只是当老弟的命!

龙川镇处于山南县的最东边。只有一条县道,东往河东县只有44公里,西去Y市也才58公里!偏偏离北边的自家县城,却有55公里之遥,还得从桥头镇转道!

这么一来,去哪边都比去县城划算,天高地远,谁都没大事不上县城溜达。李勤活了22年,也才去了三次:办身份证去了一次,拿身份证又去一次,李爸住院呆了一个多月!

龙川镇继承了山南县优秀传统:山多得数不清!它有两个拳头产品:从前隶属华国的国营大矿,现在私营的川口钨业,和国转私营的宝山矿业!这两个纳税大户养活了一个镇80%的非农人员!

可这些说来说去,和龙门村又有什么关系呢?

县道至Y市向东南出发,连接山南河西两县,全都是沿山脚修路,山弯路也弯。南边是巨大绵延的罗石山脉,另一边就是各个乡镇村庄。到了龙川镇,罗石山往南弯出一个半圆,以镇府衙为中心,三条商业街把全镇下属,十个自然村分为三部分:

镇以北,全是川口钨业的地界。地势和缓,所有矮山丘陵都是富矿区,一眼看去倒不像农村,而是一个大型工业园:

一排排厂房、巨大的机械器材、雄伟的办公楼以及一个个家属小区。李勤的姑父就是矿区的老工人,退休了也还住在这里。姑姑家承包了他们三姐弟,小时候所有的美食幻想。

镇以西,除了罗石山脉全属于宝石矿业,出产莹石和水晶。这里倒是小山丘很多,但都被铁珊栏围上了。山上葱葱绿绿,山下全是洞。

一条条轨道密布,高楼和厂房在树影之间隐约可见。宝石矿业不允许村民进去参观,所有家属和之前这里的农户在龙川镇的入囗处建立了一个新二村。

咋叫新二村?

因为上头有个新一村,它是镇北村民的聚集地。这两个新村各自与镇街道相连接,和川口钨业的商贸街一起,组成了龙川镇颇具规模的集市网。

人来人往,喝茶唱K,热闹非凡!

新村人是折迁户,除了房子,每年都有一笔不菲的土地分红。而龙川镇衙因为大量的就业率和外来人口,和新村人一样收入可观!

而龙川镇东南两方,就没这么好命!

这条长长的罗石山脉,像大门一样拦住了东南两个方向,石头山又高又陡峭,上面长满了小灌木,没有办法通行。

山脉一直绵延到镇东边与北边的界河才缓下坡度,这里也是东南两方唯一进出囗。县道爬过山脉继续蜿蜒向东,龙泉村是山下第一个村子,距离镇上足足有15公里。(山路弯多)再往东行11公里就是金竹村,金竹以东就是河东县地界了。

在金竹村和龙泉村中间位置,一条乡间公路向南边山脉进军,绕着一座座小山盘旋,忽上忽下,或是突然来个30度的大夹弯,终于到达山脉重重中的大盆地群。

龙口村就是山下第一个盆地,龙皮村位于中间,龙门村是最后一个,它也是整个龙川镇最偏远的自然村。而李勤的家,又在龙门村还要往上3公里的村民组——李家坡,也是这条乡间公路的尽头。

之所以耗费这么多笔墨,就是想告诉各位看官,这个村子,真TM偏僻!

李家坡往东25公里群山,连接河东县的大林镇。小时侯,村里人都是走长亭古道去大林镇赶集,李家坡的竹制品很受大林人青睐!而李勤最爱大林镇的甜柑,和月亮湖的小无鳞鱼,那味道现在想来,都流口水!

甜水河从李家坡的龙潭山发源,流经三个村庄,往下汇入龙囗村和金竹村之间的龙竹水库,连带着李勤儿时的记忆流出山脉……

不知何时,夜深人静,眼前家乡一幕幕的风景,像电影一样在脑海中浮现:

那山绵诞秀丽,那水清亮甘甜,一棵棵古树,一块块山石,一条条小溪,一丛丛山花,一群群飞鸟……

美得让人神往追忆!

当然,还有儿时外婆讲了无数遍的美丽传说:

龙潭山因龙潭得名。有龙潭和潭龙湾之分,龙潭在半山腰,三面都是笔直的的崖壁,光滑陡峭。方圆大约半亩,水很深很深!

小学老师当年不信,用楠竹竿(约5米)去测量,下了八根竹竿都没到头。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