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驮着青蛙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塞鲁堰50多岁了,原是当地一家小报的记者。半年前,这家小报倒闭后,他就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这天,诺丁·塞鲁堰吃过早饭,习惯性地拿起相机,走出屋外,来到家门口附近的池塘边上散步。

早上的空气很清新,晨风吹在脸上,有一种湿润的气息。池塘里很安静,忙了一夜的昆虫,似乎正在沉睡。

塞鲁堰沿着池塘边散步,脑海里还一直想着怎样再去找一份工作,他心里很不平静。忽然,眼前出现一幕情景,让塞鲁堰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只见从池塘水中悄悄伸出了一只青蛙的小脑袋。小青蛙的头伸出水面,刚好看到池塘边的小石头上爬着一只蜗牛。蜗牛伸出有两只触角的小脑袋,和小青蛙的脑袋差一点碰在了一起。短暂的停顿后,它们开始窃窃私语诉说着什么。

这一幕情景,让塞鲁堰感到很有趣。职业的习惯,使他屏住呼吸,悄悄地打开相机的镜头,将这一幕情景及时拍摄下来。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让他惊讶万分。只见青蛙和蜗牛好像商量好了什么,然后青蛙挪动身子慢慢地爬到了蜗牛的背上。蜗牛回顾头来,好像对青蛙叮嘱了什么,然后蜗牛开始慢慢爬行。青蛙骑在蜗牛的背上,悠然自得地眨着湿漉漉的眼珠,蜗牛伸出长长的脖子,驮着青蛙开始慢慢地爬行。身后拖着一条湿漉漉的印迹,很快地风干了。

塞鲁堰屏住呼吸,飞快地按动相机的快门。他一步也不敢挪动,生怕发出了一点声响,就会惊动蜗牛和青蛙。

温暖的阳光出来了,静谧的池塘开始热闹起来,不时有鱼儿跃出水面,水面上荡起层层涟漪;几只蜻蜓抖落了翅膀上的露珠,开始在池塘边的草丛中飞来飞去;几只水鸟从远处飞来,不时掠过水面……池塘里的声音越来越大,可是,这只蜗牛和青蛙却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池塘里发出的声响一点儿也没有影响它们。蜗牛继续往前慢慢地爬行,爬累了,它就停下来休息一会儿。那只蜗牛背上的青蛙一点儿也不急躁,仿佛它很享受这种慢节奏的生活,有时它还将眼睛闭上,似乎进入了梦乡。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太阳也变得热烈起来。那只蜗牛大概感到口渴难耐,它用力伸出脖子,开始驮着青蛙往池塘里爬去。蜗牛的头慢慢触到了水面,水面上荡起了一丝细微的涟漪。蜗牛的身子渐渐地浸入水下,它背上的青蛙也渐渐地浸到了水下。

直到再也看不见了它们,塞鲁堰才挪动了下身子。他看了一下手表,不知不觉中已过去四个多小时,而在这四个多小时里,那只蜗牛驮着青蛙爬行了大概有1米长的距离。而这个距离对于青蛙来说,它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跳过去了。可这只青蛙却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被蜗牛驮着行走的感觉,而那只蜗牛驮着背上的青蛙,尽管累得气喘吁吁,却也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塞鲁堰将这组蜗牛驮着青蛙的照片发给了印尼主流媒体《雅加达环球报》。照片刊登后,立刻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并被世界众多媒体转载。看了这组照片,好似吹来一缕清新的春风,在人们心里废充满了柔软。与此同时,塞鲁堰还收到了该报的聘任书,并开出了诱人的薪酬。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塞鲁堰婉言拒绝了。他说,通过拍摄那组蜗牛驮着青蛙的照片,使他感受到失业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业面前失去了方向。如果没有失业,他也不可能立在那儿一动不动达四个多小时去拍摄青蛙骑在蜗牛背上的这组照片。可以说,正是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才拍摄出了这组照片。慢,其实也是一种生活,这种生活,更显得优雅和高贵。

塞鲁堰决定当一名自由摄影师,开始一种“蜗牛驮着青蛙”的生活方式,寻找更多美丽的景致。(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