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五运五德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白虎七杀、斩仙飞刀俱是杀伐大道。

不落因果,直指先天。

而现在,金蝉子就是不知怎么地,施展出了先天杀运之术。

五指一并,成作刀形,金蝉子轻轻向下一砍。

登时,就有一道灿烂到极致,同时也凛冽到极致的刀光自他掌中飞出。

朝着杨戬飞掠而去。

刀光经行而过,虚空顿时呈现出一道清晰的漆黑裂痕。

无论是天地元气,还是什么东西尽皆在这刀光之下归于虚无。

李修道尚且还能够保持镇定,但是太白金星可就不行了。

白虎七杀的神通,已经被他修行到了极致。

但是距离演化成杀运道法,总还是差了那么一线距离。

数百上千年,就是这样。

数百上千年后同样也是如此。

如果能够抵至这步境界,他在天庭之上也就不必再对李靖虚与委蛇,直接一剑斩去便是。

太白金星怎么也没想到,金蝉子不过刚刚习练白虎七杀,就已经练到了如斯境界。

唏嘘感叹不已。

而且,还有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摆在眼前。

大道之争。

白虎七杀对资质要求极高,三界虽大,却没有几人符合条件。

然而现在短短时间当中,却一下子多出好几人修成这门神通。

李修道、金蝉子。

就连修为最低,资质最弱的薛仁贵,好歹也都是白虎星君历劫转生。

大家共同抢夺杀运证道,现在,金蝉子毫无疑问是走在了几人的前面。

太白金星压力也是很大。

不提太白金星在那里纠结。

面对金蝉子这契合天地杀运的一击,杨戬也终于露出了前所未有的郑重姿态。

但他没有退缩。

恰恰相反。

杨戬反手一转,将三尖两刃刀收起。

一并收起的,还有他的金丹界域。

跟着。

一道灿烂神光,猛然冲出杨戬身躯,在天地间布展开来。

虽然没什么面貌形容,但李修道清晰地知道,这就是杨戬八九玄功大成后的元神。

只是,在这元神之外,另外还包裹有一层奇异神光。

玄之又玄,妙不可言。

哪怕是对上金蝉子的先天杀运,都没有丝毫避让退缩,反而越发灵动盎然。

“先天截运,亦或者先天气运,还是圣德之道……”

李修道心中清楚,这就是当日杨戬施法断去刘彦昌未来运数时所使的神通道法。

天地之间,共有三千大道,对应混沌开辟时的三千神魔。

只是这三千大道,亦有高低上下之分。

只有七十二种,可以证得更上一层的纯阳之道。

三千大道当中某些大道直接按部就班即可修行。

还有一些,自己无法修成,得要兼修其他几路法门方可。

七十二纯阳之上,是十八不朽,亦是如此。

其中三千大道,七十二路纯阳当中,便有先天五运五德之说。

先天五运,可以化万物为混沌,又是五种先天杀伐之道。

分别是为气运、截运、劫运、末运等。

至于五德,则是道德、功德、运德、阴德、福德。

五运五德,相辅相成,相生相克。

得其一,便可证就纯阳。

但若是有着相生相克的一运一德加身,便有望踏入不朽之境。

也就是所谓的圣人。

至于最后的造化之位,则是只有一人,也就是鸿钧老祖占据。

鸿钧老祖不坐化,或者不离开此方宇宙。

那么那些不朽的圣人,就终生无法更进一步。

说得远了,还是回到杨戬身上来。

通天教主与元始天尊师兄弟两个,能够修成不朽圣人,便是因为各自有一运一德加持。

而这,在他们创立的教门宗旨教义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截教有教无类,截取一线生机,便是对应截运之道。

阐教教义,讲究顺天而行,阐述天道,依才教化,正是所谓的气运之道。

这是他们公开传授门人弟子的,但是他们傍身的另外一德到底是什么,除去他们师兄弟几个与同阶圣人外。

恐怕就连他们门人弟子,都不甚清楚。

至于两人的大师兄太上老君又自不同。

他不立教门,但却将五千字《道德经》刊行天下,养炼道德之气。

谁都知道他修行的道德之路,但是对应五运当中的哪一运,就无人知晓了。

按说,杨戬是阐教门人,理应修行的气运之道以及对应的那一德。

但是……

他施展神通时,给人的感觉却更仿佛是截教的劫运之道。

这也不是没有可能。

三家毕竟同出于鸿钧老祖门下,源流为一,杨戬在封神之战中,又与无数截教门人战过,得了他们的道法法宝。

以他的资质,从中领悟出来截运之道也不是全然没有可能。

虽然认不出杨戬身上道力根本,但是李修道心中早早将圣德排除在外。

很是简单。

金蝉子现在施展得是杀运之道,而先天五运五德当中,杀运就恰恰克制圣德之道。

杨戬施展圣德去迎杀运,那是等着自家道法被破。

“除非……”

李修道眼中精光隐现。

杨戬自信金蝉子的杀运之道修行的还不到家,凭借自身的圣德可以将之降伏,反过来凑齐一运一德之数。

不过,那也太过艰难了些,李修道不觉得杨戬会是这样。

其实,也不用去想了。

反正只是一念时间,金蝉子的刀光业已切入到了杨戬的元神之上。

神光一下炸开!

就算是李修道、太白金星两个,在这股光华下,亦是不自觉闭上眼睛一瞬。

虽然修为未足,但某种程度上,这已经是属于圣人级数的比拼。

因为李修道的关系,南瞻部洲,尤其是大唐被气数遮掩起来。

就连如来都无法推算清楚。

等到他从太白金星夺了神道诏令,炼化进凌烟阁后,就更是如此了。

然而现在……

就算是这股玄奥气数也再难无法阻挡这股光华,直冲牛斗之间。

机缘。

这回,不需要人道当兴系统的提示,李修道也清晰意识到这是多么大的机缘。

说不定就是证道成圣的指望。

场中诸人,虽然杨戬道行最高,但论修行的道法最多,还是要数自己。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