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幻境第一次出征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而,刘秀却在出征的时候受到阴丽华殷切的请求,说要随军出征。

理论上来说,根据谈判学的理论,刘秀刚刚受过人家阴丽华退让一步的好处,把好端端的一个原配变成妾室,心中自然而然是满怀着愧疚之心的,因此在床笫之事上多多补偿,尤嫌不足,对方现如今提出了一个不怎么过分的要求,理所当然是要满足的。

而且,阴丽华泪水涟涟、带着一丝幽怨地说,正是由于她的缺席,没有能在最关键的危急时刻陪伴刘秀,才致使刘秀在河北陷入了困厄之中,幸有“郭圣通”来解围。所以,她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从此以后,无论是大着肚子还是生着病,无论刘秀是外出打仗还是出去游幸,她都要一起捆绑着跟在一边,有刘秀的地方就有阴丽华,就算大着肚子也要为刘秀挡刀枪。

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是刘秀却明白阴丽华话里暗含着的意思。无非是有些埋怨自己在原配妻子大着肚子生孩子的时候,偷偷跑到河北去,轻而易举地娶了他人,才使得她这个名正言顺的原配妻子成了妾室。

为这件事情刘秀也是愧疚得很,当时估计没有两头大的无耻说法,如果有的话,说不定刘秀就会两头大,把这件事情给糊弄过去了。

因为愧疚,刘秀就打算答应了。当然,他是个厚道人,和阴丽华也确实有着深厚情谊,所以很明白,自然不可能做出让女流之辈挡刀枪的事情。不但如此,还要时时刻刻保证她的安危,把她放在最安全的地方。

刘秀已经打算不顾一切地答应了,可是一个人跳了出来,那个人是“郭圣通”。

林若素一下子就敏感地想到了,历史上阴贵人也是这般随军出征的,刘秀平定天下用了十年时间,她就跟随了十年,连生刘庄的时候,都是在大军出征的时候产下的。

俗话说得好,一起扛过枪是四大交情之一,而阴贵人不仅是原配妻子,还是军队里皇帝刘秀特属的“慰安妇”,患难与共的交情自然也是非比寻常的。

历史上的郭圣通只晓得傻傻地独守空房,为刘秀生孩子,为他主持皇宫政务,自然就比不上人家一起扛枪的交情了。

这也就是建武九年的时候郭圣通已经不如阴丽华得宠的原因。也是后期郭圣通生孩子不如阴丽华多的原因。更是建武十七年郭圣通就被废的原因。

想到这里,本着为这个身体负责的原则,林若素毫不犹豫地跳了出来,驳斥了阴丽华的请求。她用的方法也极简单:皇上乃万乘之主,千金之子怎能随意履足险地?不过些许赤眉军,何足道哉?臣妾受皇上深恩,封为皇后,既未能与皇上开枝散叶,自然该效法商时的妇好、春秋时候的钟无艳,为大汉分忧,这便去将那赤眉军收伏!

刘秀闻言大吃一惊,“郭圣通”虽然身有异术,但是从来是从事后勤医疗以及辅助的工作,从来没有上过最前线指挥,更何况是一介女流,皇后之尊,焉有冲锋陷阵的道理?

他是聪明人,当下便体察出这是郭皇后不愿意阴丽华随军出征的权宜之计,心中便有些生气:

你“郭圣通”哭哭啼啼,非要当皇后不可,想当皇后还不肯圆房,不肯让他堂堂皇帝在她身上发泄他最原始的欲望;就凭着军功和真定国十万大军,逼得他堂堂皇帝左右为难。

幸好阴丽华懂事,大方承让了,不然事情要怎么收场,弄僵了多么难看?

现在正是应该投桃报李的时候,别说人家阴丽华就算跟着大军出征了,就算夜夜和他这个皇帝在一起行敦伦之礼,身为皇后也该有大方体谅的美德。现在跳出来吼个什么劲儿?难道一介女流当真要一个人领兵打仗不成?

他便私下里到长秋宫,拍着桌子跟林若素叫板,林若素想到此事便是郭圣通失宠的关键所在,毫不示弱,也拍着桌子吼回去。刘秀差点气到心肌梗塞,但是又无可奈何。关键时候幸有本能反应出来打圆场,主宰着身体扮演柔弱无依的白莲花角色。刘秀最没办法跟白莲花一般计较,只好长叹一口气,任自己焦头烂额。

正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事情。阴丽华被太医诊出怀孕了。

这下子刘秀算是有个说得过去的借口,开始苦苦劝阻阴丽华不要任性,要以皇嗣为重,乖乖呆在宫中。

可是阴家三兄弟眼见阴丽华留宫待产、郭皇后继续随军出征之事已成定局,觉得不高兴,就顺着林若素当初的话说下去:郭皇后不是想效仿商时的妇好、春秋时候的钟无艳,为大汉分忧,去将那赤眉军收伏吗?那就赶紧去呀!别让皇上事必躬亲了,有本事就真个出征去,总是在背后闹算什么英雄好汉!

当然,朝堂之上,朝堂之下,各种措辞要文雅许多,但是大概的意思是不变的。刘得听到这种话,气得暴跳如雷,连骂刘秀连这个都搞不定,真窝囊;真定王刘杨听到这种话,对林若素大摇其头,说她性情暴躁,做事不能瞻前顾后;郭况听到这话,却是精神抖擞,他初生牛犊不怕虎,觉得单凭自己就可以收伏赤眉军,加上姐姐一起去,岂不是所向披靡?

刘秀再一次焦头烂额。他深知,遣一国皇后去打仗,成何体统,但是阴家三兄弟自恃妹妹有孕在身,又刚刚谦让,因此一直不肯松口。刘秀无奈,想逼郭皇后道歉,收回原来的话,林若素原本就没把出征之事看在眼里,觉得这是抢军功的大好时候,怎能就此罢休。

于是矛盾一再激化,纵有阴丽华顾全大局当好人,出来居中调和,亦是无济于事。

不得已,刘秀觉得既然是郭皇后捅下的篓子,她又硬气地要自己收拾,便随她去,于是发给她几万精兵强将,处处得力,遣她出征。

当然,刘秀对郭皇后的打仗能力还抱有疑问,因此其实做好了两手准备,打算等她失利后,就去救她出来,再以这个为例子,好好教育她一顿。(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