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齐国田荣对项羽分封不满,有了反楚的意图。他看中了彭越这支力量,就铸了将军印,派人送给彭越。彭越被封了将军,这支队伍实际上让田荣收编了。田荣命彭城进军济阴,攻击楚军,彭越才第一次率部开出巨野泽。他的这支队伍勇猛善战,很快就成为楚国北部边境的大患。汉王二年(公元前05年),项羽攻齐,杀田荣,彭越的队伍已扩大到三万多人,攻下了魏国东部十余座城池。田荣死后,彭越在外黄归附了东进的刘邦。刘邦任命他为魏相国。彭越受命在梁地从事游击战,断绝楚军粮道。并在后方攻城略地,使西进击汉的项羽首尾不相顾,对这支部队十分头疼,决心给其以致命打击。刘邦得以乘虚东进,控制了楚汉战场的主动权。汉王四年(公元前0年),彭越攻下梁地二十余城,将十多万斛(十斗为一斛)军粮送到刘邦的中央军中,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刘、项决战之前,刘邦曾与韩信、彭越有过约定,胜楚之后三人平分天下,彭越率军包抄楚军后路,这一次他拿出了多年来一直不肯拼耗的老本,与刘邦、韩信会师垓下,把项羽逼上了绝路。

为什么这一回彭越敢豁老本?是刘邦给他开的价码太诱人了。刘邦所许诺分封给他的,是睢阳以北到谷城——也就是现在河南商丘以南到山东平阴西南地区——这么一大片土地,彭越的老家昌邑也包括在内。这对彭越来说,诱惑的力量是很大的。但事过之后,刘邦却食言了——惯于说大话又事后赖账,是刘邦的特性——只给彭越封了梁地。

梁国也算是中原的膏腴之地,彭越心里也没结什么疙瘩。他由一个水泽强盗而成一国之王,成为足以影响天下定局的重要人物,对刘邦是心存感恩的。

彭越年龄与刘邦接近,性格、脾气也多有相投之处,在一班开国老臣中,他是与刘邦走得最近的一位。彭越这人处事谨慎,这从他草莽初起时一直待机而动可以看得出来。楚王韩信被废为淮阴侯之后,他就更加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有一时不慎,触动了皇上敏感的神经。刘邦每次带着戚氏到洛阳行都办公,他都要去迎驾,喝酒谈天,无话不谈。在异姓诸侯王中,他也是到长安朝觐最勤的一个。没想到,陪了千般小心,还是惹恼了刘邦。

彭越怎么惹恼了刘邦?起因是陈豨叛乱时,刘邦令各诸侯王率兵同他一起征讨,但除了自己的儿子齐王刘肥和齐相曹参派出了精锐协助中央军,其他诸侯王的反应都很冷淡。彭越年纪大了,又正病着,就派部将率兵去到邯郸会师刘邦。刘邦这时最想得到的,是彭越的帮助,彭越称病不出,让他很生气。回到洛阳后,就派使节去梁国,责备彭越。

皇上龙颜动怒,彭越乱了方寸。最初他打算亲自到洛阳向刘邦谢罪。部将扈辄反对他这么做,进言道:“大王最初称病不出,如今皇上问责,又去朝见,这正好说明您生病是个借口。您去了洛阳,肯定会像韩信那样自投罗网。倒不如乘这机会反了吧,先发制人,进攻洛阳,打他个措手不及,说不定天下也是大王的呢。”

彭越当然不会接受扈辄的建议,又没法子应付刘邦,只能继续装病。

梁国太仆获知扈辄鼓动彭越造反,就连夜逃亡到洛阳向刘邦报告。

刘邦按捺心中怒火,吕后处理了韩信叛乱案之后,他也变得冷静起来,听了彭越谋反的举报,他不动声色,反而派出了一个慰问团去慰问梁王。

这个慰问团当然负有特殊使命,到了梁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控制了彭越,把他械送洛阳受审。

审理的结果是明摆着的,彭越确确实实没有任何叛乱的部署和举动。如果他真有反心,不会在自己的封国束手就擒。可是他对扈辄的策反,虽然未付诸实际行动,但没有诛杀扈辄,说明“反形已具”。

刘邦念在旧情的份上,没杀彭越,只将他废为庶人,流放他到蜀国的青衣县去。青衣县在现在四川名山北部,本来是羌民的居住区,属蜀郡西部都尉所辖。彭越被押送入蜀,经过郑县时,正好碰上了从长安到洛阳的吕后的车驾。

彭越以为碰上了救星。他原本是刘邦故旧,与吕后有叔嫂的情份。而且吕后在朝廷中又是个举足轻重的当家人,或许可救他一救。他要求见见皇后。

见了吕后,彭越就哭了,哭诉了自己的一肚子冤屈之后,他提出:“我已经老朽了,只想把这把老骨头葬在昌邑老家,就心满意足了,不敢再有别的非份之想。”

吕后把彭越扶起来,宽慰他说:梁王不必伤心,一切有我呢。你就随我的车驾回洛阳,见了皇上,我替你去说。

彭越感激涕零。

刘邦得知彭越又被吕后带回洛阳,十分震怒。他感觉到这个老婆是越来越不像话了。杀了韩信,先斩后奏,这会儿又把发配蜀郡的彭越半路上带回洛阳,你擅权简直就没有底线了。

不过刘邦一时还不敢直接对吕后发作,就把气出在押送彭越入蜀的几个责任人身上,把带队的廷尉和大小头目全部撤职查办。

吕后问刘邦:你知道我为什么把彭越带回洛阳来吗?

刘邦说:那是你的妇人之仁。

吕后说:错。像彭越这样的人,他能由一个草莽盗贼而成为诸侯王,证明他有过人的能力,你把他流放到蜀地去,等于是养虎为患,一有机会,他会东山再起。不如索性把他杀了,不留后患。

刘邦恍然大悟,看起来还是老婆的识见高人一筹。但转过来他又发愁了:流放彭越的诏令已经下达了,又杀他,我这个当皇帝的总不能自己说了话自己又反悔吧?

吕后说:错。皇帝说过的话,怎么会能无缘无故地收回来呢?这事你就交给我办吧。

刘邦说:好好好。

吕后怎么处置彭越呢?她暗中让人买通了彭越的一个舍人,这个舍人本来是随同彭越一起流放到蜀地的。根据吕后的授意,这个舍人告发彭越回到洛阳之后又策动家人反叛。于是彭越再次入狱。

按常理说,吕后的这一步棋算不上高明,比彭越在洛阳谋反的罪名更难成立。那时他已经是囚徒,身边没有一兵一卒,就是想反,他靠什么反?

但是审理彭越案件的新任廷尉对吕后的用意理解得非常透彻,他压根不去深究,凭那个舍人的诬告一锤定了铁案。于是彭越立即被砍了头,并把他的头颅悬挂在洛阳闹市。刘邦传下诏令:“有敢于收殓彭越的,立即逮捕治罪!”

没想到出了一个栾布。

栾布是梁国大夫,在彭越贫贱时和他订交。后来栾布在齐国给人为奴,并做酿酒工人。彭越亡入巨野大泽为盗时,栾布被卖到燕国为奴隶。后来为替主人报仇,卷入一桩杀人案。义名大振,被在韩广部下做将军的臧荼看中,把他保下来,并提拔做了都尉。臧荼成为燕王后,拜栾布为将军。臧荼以“谋反”罪被逮,栾布也未能幸免。他的家人找到彭越,彭越向刘邦说情,把栾布赎出,任他为梁国大夫。

彭越案发时,栾布正奉彭越之命在齐国公干。他听到消息赶到洛阳,彭越的人头已被悬挂于市。栾布跪在彭越的人头下面,向彭越的人头“述职,”之后大声号哭,并摆上祭品祭祀。守吏立即就把栾布逮捕,押解回宫。

刘邦亲自审问栾布:“你和彭越是不是谋反的同党?我明令任何人禁止收殓彭越这反贼,你却敢公开去祭奠他,分明就是他的同伙。”

刘邦喝令:立刻把他给我烹了!

武士上前来提栾布。栾布瞅了一眼冒着热气的汤镬,大声说:“我还有话要讲,让我说完了再死。”

刘邦让武士松开手,问他:“你有什么话要说?”

栾布说:“当年皇上败走彭城,困在荥阳、成皋间,项王之所以不能向西进逼,就是因为彭王占据梁地,与汉军共拒楚师。在那个关键时刻,彭王向楚则汉破,向汉则楚破。犹其是垓下一役,若没有彭王鼎力相助,项羽也不会灭亡。待到天下已定,彭王功封梁国,诚心诚意想以此传于万代,为皇上之屏藩。皇上仅是为了让彭王出兵,彭王因病未能随驾,就怀疑彭王要谋反,又找不到谋反实据,竟锻炼冤狱,诛灭三族。臣恐怕今后功臣会人人自危,谁还信任陛下呢。今彭王已死,臣生受其恩,义当随恩公于地下。我说完了,现在任凭你烹杀罢!”

刘邦听了这番话,立刻让武士放了栾布,当廷宣布赦他无罪,并升他为都尉。这一举动,不仅栾布本人,就是在场的群臣,都再一次感受到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意外。

刘邦这人一向是逆向思维的,他以前处置过的那些人,就充分证明了他性格中的这一面。他的这种思维定势不无幽默感,无意之中绝处逢生的栾布从此顺风顺水,他从都尉做到燕国宰相,又晋升将军,直至封侯。

但是吕后是个把硬气坚持到底的女人。她下令把彭越的尸体实施醢刑,也就是把人剁成肉馅,做成肉酱。这还不算,又把这肉酱分赐给各路诸侯品尝。

我们不难想像,各路诸侯接到彭越的肉酱时,脸上会出现一副什么样的表情。

十八、更大的手笔

杀韩信,醢彭越,不失为吕后的两大手笔。

这两大手笔,写意出了吕后的风格。

这两大手笔,也让举国为之震撼。

彭越的肉酱送到了淮南王英布的封国时,英布正在狩猎。见到彭越的醢肉,一时间毛发倒竖,两手都是冷汗。“兴汉三杰”中,韩信、彭越相继被杀,他是惟一的幸存者了。他忽然有了一种预感,等待他的,将是同韩信、彭越一样的宿命。处置韩信,将其由楚王降为淮阴侯的“陈县大会”,他是参加者之一,他亲自听韩信讲了“狡兔死、走狗烹;帝国破、谋臣亡”那番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字字锥心泣血啊。

从此,他开始秘密加强自己的军备与防务,准备着万一有那一天,绝不能像韩信、彭越那样束手就擒。

而经历了韩信、彭越两桩血案折腾的刘邦,也更多了一层忧虑,那就是吕后越来越显示出了她的政治锋芒。让吕后和萧何在自己离开中央时辅助太子监国,这条政令是从楚汉战争时就施行了的,所以吕后才得以培植羽翼,并可以擅自越权行事。这在群臣中也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凡事既听命于皇帝又必须听命于皇后。这种体制运行下去,一旦自己驾崩,继位的太子又性格懦弱,皇权旁落,即成必然结局。

所以,刘邦在彭越被诛杀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先后册封皇子刘恢为梁王,皇子刘友为淮阳王,并且通过修正属郡建置,增扩了两个封国的地盘。两个皇子虽然都非吕后所生,吕后也并没有对刘邦的分封方案提出疑义,毕竟天下姓刘,用同姓王逐渐取代异姓王,是大势使然。

但刘邦把易储这个问题又重新提出来时,吕后就不能稳坐椒房殿了。

再次提出易储,刘邦也费了一番斟酌。首先,他亲手提拔起的一些政坛新锐可以对沛丰系老臣形成抗衡,廷议中将不会形成“一边倒”的局面。其次,周昌之后,朝廷中不可能再有“期期不奉诏”的死硬分子。他不奢望群臣异口同声拥护他易储,只要他们不群起力挺,事情就会顺利得多。

吕后又一次感到了深深的恐惧。沛丰系的老臣们,她都一一拜访过了,没有谁能为她出一个真正管用的好主意。

有人建议:何不找张良来谋划谋划,他有智慧,在任何危局中都能反败为胜,更何况皇上对张良,始终是言听计从呢。

吕后就让自己的哥哥吕释之去拜求张良。

张良在大汉建国后就选择了“功遂身退”之道。他表示:我家五世相韩,韩亡国之后,我不吝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复仇,令天下震动。如今以三寸不烂之舌为帝王师,封万户,位列侯,已经达到了一个布衣所能达到的极致,应该心满意足了。

长安定鼎之后,张良随刘邦入关,他就学道家辟谷、导引之术,谢绝任何宾客,杜门不出,几乎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刘邦平息陈豨的叛乱,是生拉硬拽才把他搬出来随驾的。这以后他就明确表示自己“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赤松子是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的雨师。据说他教神农服冰玉散,能入火不焚,入水不溺,炎帝少女追之,俱得仙去。

吕释之对张良说:您是开国元勋,又常常为皇上出谋划策,现在皇上要更换太子,废长立幼,这是一件关乎国本的大事,先生怎么能高枕而卧,听之任之呢?张良说:将军此言差矣。当初皇上屡次处在危难之中,侥幸用了我的计策,现在天下已经安定,皇帝根据自己的喜爱想更换太子,这是人家骨肉之间的事情,即便像我这样的臣子有一百个人也没有什么用处的。

吕释之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张良,一再恳求他出个良策。张良只好说:“这件事是很难用口舌去争辩的。我给你出个主意,以前皇帝曾下诏求天下贤士,有那么四个人,皇帝想招而没有招来。这四个人年岁已经很大了,他们都认为皇帝对人怠慢骄傲,因此逃避山中,坚持不与汉朝合作,不做汉朝的臣子。但是皇帝对这四个人很尊重,如果你现在能够不吝惜金银财宝,让太子刘盈写一封亲笔信,再派一个能说会道的辩士用卑词安车去执意邀请,他们是能够来的。请来之后,作为宾客热情款待,让他们常常随从太子入朝,有意让皇帝看见他们,这样皇帝必然会感到惊奇,而去询问事情的由来,问清楚,又知道这是四个贤人,这样对保住太子的地位肯定会起到关键的作用。”

吕释之非常高兴,赶紧去向吕后通报。吕后赶忙让刘盈和张良各自写了一封信,表达了求贤若渴的心情。这两封信的内容不见载于正史,在《殷云小说》卷二,倒是把张良的信收录其中,信是这样写的:

良白:仰惟先生,秉超世之殊操,身在六合之间,志凌造化之表。但自大汉受命,祯灵显集,神母告符,足以宅兆民之心,先生当此时,辉神爽乎云霄,濯凤翼于天汉,使九门之外,有非常之客;北阙之下,有神气之宾。而渊游山隐,窃为先生不取也。良以顽薄,承乏忝官,所谓绝景不御,而驾服驽骀。方今元首钦明文思,百揆之佐,立则延企,坐则引领,日仄而方丈不御,夜寝而阊阖不闭。盖皇极须日月以扬光,后土待岳渎以导滞;而当圣世,鸾凤林栖,不翔乎太清,骐冀岳遁,不步于郊莽,非所以宁八荒而慰六合也。不及省待,展布腹心,略写至言,想料翻然不猜其意。张良白。

大意是说:张良我敬仰先生的冰雪节操,身在尘世之间,而志在九天之上。自从大汉受天命而立国以来,祯祥灵瑞毕集,天神告以符命,天下民心归附,显示出了博大气象。先生当此时,却渊游山隐,我想这大概不是先生应取之姿态。当今元首求贤若渴,为求国家冢宰之良才,坐卧不宁,寝食难安。现在正是国家急需人才的时候,煌煌伟业靠人才来振兴,大好河山靠英才来建设,当今圣世,鸾凤不在广漠的天空飞翔,却栖于山林,骏马不在广阔的原野驰骋,却隐遁幽谷,如此怎么能安顿天下?我的一腔心思大体上通过这封短札表露出来了,想必先生能够理解。

这封信真是文采飞扬又情意拳拳。

张良派出使者去迎请这四个高人。

这四个高人是谁,他们就是被称为“商山四皓”的四个隐士,为首的姓庾,字宣明,因常在园中,号东园公。第二个姓崔,名广,字少通,齐国人,因隐居夏里修道,故号夏黄公。第三个姓周,名术,字元道,号称是周泰伯后裔,河内轵人,人称GAE66里先生。第四个名绮里季,《陈留志》介绍他姓吴,名实,字子景,居住在绮里,因号绮里季。我认为,“季”大概指他的排行,就如同刘邦叫刘季一样。绮里季,就是住在绮里的“老四爷”。史书上的记载语焉不详,所以也不知他老人家有什么背景。

“四皓”人未请到,使者只带回了他们写给张良的一封回信:

窜蛰幽薮,深谷是室,岂悟云雨之使,奄然萃止。方今三章之命,邈殷汤之旷泽,礼隆乐和,四海克谐,六律及于丝竹,和声应于金石,飞鸟翔于紫阙,百兽出于九门。顽夫固陋,守彼岩穴,足未尝践阎阖,目未曾见廊庙。野食于丰草之中,避暑于林木之下;望月晦然后知三旬之终,睹霜雪然后知四时之变,问射夫然后知弓弩之须,讯伐木然后知斧柯之用。当秦项之艰难,力不能负干戈,携手逃走,避役山草,倚朽若立,循水似济。遂使青蝇盗声于晨鸡,鱼目窃价于随珠。公侯应灵挺特,神父授策,盖无幽而不明也。岂有烹鼎和味,而愿令菽麦厕方丈之御;被龙服衮,而欲使女萝上绀绫之续?恐汩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谨因飞龙之使,以写鸣蝉之音,急守兔鹿之志,终其寄生之命也。

意思已经很明白了:我们这四个老家伙躲在这深山老林里,固守岩穴,脚步从未踏进过宫阙的大门,眼睛从未见过朝廷的模样,我们在山野里采食,在林荫下避暑,望见月亮暗淡下去才知道又过了一个月,看见霜雪盖在枝叶上才知道又变化了季节。这样的日子我们过得很惬意,我们请求能让我们恪守兔鹿之志,在这山林中终老此生。

张良再次精心挑选辩士,带上厚礼,恳切迎请“四皓”。

这一次没有失望。大概“四皓”为太子和张良的一片诚心所感动,终于答应随使者出山。

“四皓”来到长安,没有进宫,而是暂时安置在吕释之家里。

那么,“商山四皓”是以什么样的身份进入太子幕府呢?《汉书·张良传》写到张良策划为太子请“商山四皓”时用了四个字“来,以为客”。

这个“客”字点明了他们此时的身份。“客”,即宾客。以宾客的身份跟从君主,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客”的社会地位很高,主人即使在政治和社会地位上比“客”高,也必须礼遇“客”。比如以门客众多而著名的孟尝君,他和所有的宾客吃的是同样的饭食。刘邦崇拜的偶像信陵君,为了请贤士侯嬴赴宴,亲自赶车去迎接,并且为他留出了左边的位置。按常理,左边的位置是地位高贵的人坐的。信陵君为了表示对“客”的尊重,不但留出了最尊贵的位置,还自已执辔驾车,甘当仆夫。平原君的门客刀剑室是用珍贵的珠玉来装饰的,而黄歇的门客则全穿着用宝珠镶嵌的鞋子。“客”不是官职,也算不上什么头衔,往往没有具体职事的规定,也不受责任要求的束缚。但“客”由于身份特殊,常常能出入君主帐下,参议政要,是“士”阶层在正式的官吏结构之外的一种身份状态,是“士”与君主不通过政权机制所缔结的非契约式的合作。张良以“客”的身份延请“四皓”入太子幕,可见他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刘邦费尽心思请不到的“商山四皓”却被张良设计给请到了太子幕中呢?张良不是刘邦的谋士吗,他为什么不出主意早早把“四皓”给刘邦请了来?我们知道,刘邦这人是一向特别轻视,应该说是敌视儒生的,他起兵打天下的时候,凡遇上戴着儒冠见他的人,总要野蛮地把人家的帽子摘下来,撒一泡热尿在里面,以示侮辱。见儒生,他一张口就是骂。他骂娄敬:“齐虏!以口舌得官,今妄言沮吾军”(《史记·刘敬列传》),他当众折随何功,谓之腐儒,“为天下安用腐儒哉”(《史记·黥布列传》)!他命使者回复郦生的谒请:“为我谢之,言我方以天下为事,未暇见儒人也”(《史记·郦生列传》)。被他拒绝的郦生自称“高阳酒徙”,刘邦才答应见他。刘邦轻儒G8BA0士的名声很响,所以“四皓”“以为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张良对刘邦吃得很透,他知道自己不可能用“卑辞安车”的要求让刘邦去请“四皓”。因为刘邦这人从来就是把知识分子的尊严当儿戏的,因为专制从来就是尊严的对立物。

“四皓”果然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这作用我们很快就会看到。

他们刚刚被安顿在吕释之府上,刘邦就病倒了。这一回他病得很重,口干舌燥,浑身乏力,心情很抑郁,谁也不愿见,连戚夫人也不准进他的寝宫。身边只留下一个侍奉的太监,一连数日不上朝,直到国中再一次发生了震天动地的大事——淮南王英布举兵造反。

这里还得说一说英布。(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