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精益求精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六日,星期天,农历正月二十三。

宜开业开工订婚开张,忌装修结婚入宅。

中戏校园内,《青春派》剧组在教学楼的空教室内低调组织了开机仪式。

这是每个剧组的传统。

当然,在学校里面做这种封建迷信并不好。

李谨言等人仅仅是用红布遮挡住摄像机,并没有放什么关公像或者供奉猪头之类的东西,更没有香炉。

一切形式从简。

红布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镇邪。

在他们这边就变成了剧组动员大会。

简单向摄像机鞠躬祈祷后,李谨言就上前将红布揭开,然后格外肉疼地掏出一叠红包分别发给现场所有人。

“开机大吉。”

“开机大吉。”

每个人都有份,大家也都将这当成是动员大会。

反正说吉利话又不额外收钱。

周铭等人知道这红包里面有多少,昨晚他们几人帮忙包了三十六个。

俗话说六六大顺,李谨言就希望自己的电影能顺利拍摄、制作完成,如果能上电影院就更好。

工作人员们昨天就跟谨言导演工作室签订了雇佣协议。

没人会说他小气。

因为他自掏腰包拍了整部电影,还将影片的后续收入拿出来跟大家分成。

李谨言没有画饼,而是用收入分成来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只要完成了自己的那份工作,就能为影片增光添彩。

万琳很久没拿到过开机红包了。

这次竟然是由学生给自己发,她珍而重之将其放在了口袋中。

“好了,大家既然都拿了红包,那就准备拍摄吧。今天的拍摄任务都知道吧?”李谨言并不想浪费时间。

剧组每多拍摄一天,支出就要多上万元。

“知道了!”

工作人员们异口同声回答起来。

这会儿每个人的动力都很足,道具、摄影还有灯光师都分别去调整设备以及布置场地。

现场一片火热。

为了能给电影拍摄开个好头,李谨言特意将万琳放在第一个拍摄。

她是所有演员里面最有经验的人。

如果拍摄顺利的话,可以有个非常出色的开头。

此时的大学教室已经被布置成了高中教室的模样。

中戏空教室比较多,这里就是特意申请的专门拍摄地,足足有两周时间可以利用。

包括李谨言在内的成员自发变身成为道具组,跟群演配角们一起将其进行了一比一复制。

前面黑板正上方是红色塑料字体写着的“博学慎思”与“明辨笃行”。

而在黑板的角落上则写着高考倒计时以及值日生名字还有课程表。

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同样是他们自己完成的。

就连课桌以及课桌上的书本都是穆雨诗发动大家去废品回收站购买,以及找燕京本地的同学借。

站在这屋子里面就有一种时光回溯的感觉。

由于条件有限,剧组并没有组织拍摄什么定妆照,所以大家只有站在镜头前才知道拍出来会是什么样子。

格外原生态。

同时又非常真实。

没有刻意去做造型。

万琳化好妆之后就来到了镜头前面,此时李谨言正在跟摄像师还有灯光师调整光线。

“万老师,您这装扮往这里一站就有范儿了。”

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怎么上镜,可是化完妆以及打光之后就变得光彩照人。

更别说万琳这种天生大美人。

明明妆容以及发型以及服装都是选的最普遍工薪阶层样式,依旧挡不住她的漂亮。

在影视圈有句话叫人保戏跟戏保人。

剧本写得足够出色,那么就可以给演员表演带来一定的宽松度。哪怕表演上面只有70分,也可以在剧情影响下将整体带到80分以上。

而如果剧本一般,但是演员贡献了超神级表演,也可以让一部普通电影变成让观众难以忘怀的佳作。

李谨言希望万琳能够成为那种能保戏的演员。

用她的演技来带动资金匮乏剧组其余成员。

明明只是拍一个学生作品,可万琳竟然紧张得心跳加速。

她已经有十年没有站在镜头前表演,平时都是教别人,如今轮到自己出演。

“李导,我想先练一下走位可以吗?”

“当然可以,你排练排练。我们试拍一下,看看什么角度拍您最合适。”

电影放映标准格式是一秒二十四帧,也就是二十四个画面,这些画面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镜头。

万琳扮演的撒老师要出演的就是第一次跟高三十二班的孩子们见面,同时也是男主角居然正式复读的第一天。

教室使用时间有限,群演同学们也不可能一天到晚都来帮忙,所以这个场景要被集中抢拍。

万琳扮演的撒老师听见教室里闹哄哄的声音之后,就皱着眉头从走廊里进来。

此时高三文科的教室本应该是朗朗读书声,此时却各种吵闹。

她冷着脸走进来,高跟鞋踩地声格外清楚,同时嘴里还念叨着:“干嘛呢?”

原本闹腾腾的学生们立即四散开来。

其实这个镜头非常简单,就一句台词。

重点其实是引进撒老师这个角色,达到先声夺人效果。

可李谨言看完万琳的表演之后却不由自主皱起眉头,这表演方式好像有点架子,不够自然。

与此同时,自己在拍摄的时候也觉得角度不对。

“班主任突然出现”这种行为应该是绝大部分学生的噩梦,大家最怕就是教室空气突然安静,扭头一看发现班主任站在门口。

这才是真正的恐怖大片!

李谨言想要将这种班主任闪现的恐怖氛围带给电脑或者电视机前的观众,这样更能增强代入感。

于是他找到了摄像师周铭,商量着说道:“暂停一下,我脑袋里面刚刚有一个思路。不拍撒老师是怎么走进来的,而是拍摄某位同学的视角,扭过头去她突然就站在门口。”

班主任们都是练就了一身轻功,总是悄无声息出现在前后门或者窗户边上。

“那要怎么拍?”周铭作为摄像师,就是要将导演提出来的各种奇思妙想实现,跟对方做好配合。

李谨言来到摄像机边上,他简单解释道:“你从这个角度拍过去,用三分法构图。左边空出来,中间是晓凡,右边就是门口的撒老师。等于是从居然的视角,穿过晓凡肩膀看向门口。”

三分法就是将画面通过两道竖线两道横线平均分成“井”字模样。

画面里的重要元素就在这些线条附近。

“这里再把晓凡的脸虚化,焦点放在撒老师身上。”

周铭很快就明白李谨言的意思,比了个OK手势后就开始调整摄像机位置。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