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危机凸显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临江看守所会客室内,辛安看着坐在他对面的朱刚,冷静地问道:“必须要这么做吗?”

朱刚面无表情的回答道:“签字吧,签字你就能出去了。”

辛安没有动,又问了句:“妮妮知道你要这么做吗?”

朱刚有点恼羞成怒,低声吼道:“要不是看在我妹妹的份上,我他妈的一分钱也不会给你留,让你死在监狱里!”

他咽了口唾液,又低声道:“你他娘的哪点迷惑我妹妹了?为了你,她现在在外面父母不管、孩子不顾的,四处给你找人、拖关系,人都瘦得脱了像了。你不想让她现在去死,就赶紧把字签了,赶紧滚出去!”

朱刚给辛安的是一份股权转让协议,内容就是辛安名下TOPPVC公司价值近七个亿的所有权益一千万转让给朱刚。

对于这份跟卖白菜似的的股权转让合同,辛安心里明镜似的,这一切就是朱刚做的局,也或者说是朱刚跟他的合伙人一起做的局。

而朱刚刚才也说了,只要辛安签了字,辛安这次无妄之灾也就解脱了,从看守所里出来恢复自由身。

说起这次灾难,起因得又回到一年前。

那年辛安因酒后引发心梗住进医院。虽说再一次的被抢救过来,但是体内多处出现血栓症状,从临床表现上来看,辛安无法继续操劳企业的事了。

于是,他写了委托书,分别把经营权和管理权交给了李博和张凯。

因为TOPPVC公司上下,对公司生产和销售没有比这两个人更熟悉的了,所以,也只能把公司交给他们两个。

辛安有自己的打算,自己病倒了,这是天命难违。所以,他只能面对现实,而此时公司的业务处于一个在外国竞品厂家和国内同行共同围堵的局面,市场环境应该说是很恶劣的。好在自己的团队像张凯、李博都能独挡一面,自己也还能够从具体业务中出身出来去养病。

再有,他也考虑了,公司现在有国外那几单订单,即使维持现在的市场份额,也能挺一年半载,等得到自己从国外治病回来。

所以,他几乎没怎么思考,就把公司交给张凯和李博。

在美国的将近一年里,因为自己心脏有过早衰史,一些不可逆的溶栓药物美国医生也不敢使用,担心加重心脏负担。所以,妮妮给他请的加州医学院的专家一直是在小心翼翼的对他边观察、边治疗,免不了这个治疗周期就很漫长。

好在最后的结果还是很让人满意。

在医生的允许下,经过妮妮的引见,辛安认识了当地华人投资界的一些人士,听取了一些新的资本和实业组合投资理念的经验,自己感到受益颇多。这些人中,有很多华人知名学者,也有国际投资专家,他们国际性视野开阔,对各国、尤其是中、美、欧洲等国际热点投资地区的政策、形势有着极其敏锐和深刻的判断。

辛安的虚心向上给大家留下的印象很好,对他的问题,几乎都是有问必答,****旗下的GERENTOWN资本的首席经济学家John康还几次邀请辛安到他在格林斯潘小镇的别墅做客。

而辛安这无意中结下的人缘,在他之后的东山再起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辛安是个十分好学的人,他一度想在美国留学,但是妮妮还是劝住了他,他目前的任务就是养好身体,其它的都放一放。不过,大家推荐的几部投资方面的工具书,他还是看完了,虽说都是英文原版的,开始时,确实读的很费劲,金融和财务方面的专业词汇都很生涩;阅读量上来以后,他也可以用英语跟妮妮交流专业方面的问题了。

在洛杉矶,辛安还见到了之前一直照顾妮妮和蓓儿的Lily,Lily已经五十多岁了,是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只是孩子都不在身边.她对妮妮带着孩子和辛安的到来激动的热泪盈眶。

最早妮妮来美国读书时,就住在Lily的家中,几年下来结下了情如姐妹般的深厚友情。蓓儿也喜欢Lily,会说话时就喊Lily为“胖妈妈”。

辛安出院休养后,也住在Lily的家中。

2005年7月,辛安从美国回到阔别将近一年的家乡。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