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第三脚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方机构在安定市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还是拿出了审计报告和尽调报告。

如同大家之前估计的那样,经过赵长赫和赵玉姝兄妹十余年的“经营”,生源生物基本上已经被掏空了。

生源生物账面上的应收账款经过会计师的询证后,发现都是假的。

甚至有四家销售公司都是空壳,是赵家兄妹专门为了套取现金而设立的公司。

赵家兄妹仅从这四家空壳公司就提走现金一亿三千多万。

其中,用于保心睿花销就达四千多万。

启明、张国强和刘恒均等看到检察院的汇报材料后,面面相觑,都觉得自己牙疼得慌;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向上级交代。

挨批、受处分肯定是免不了的。

随后不久,安定市委、市政府分别向上级党委和政府写了检讨材料。

市国资委班子成员向市委、市政府集体做出检讨,几名主要责任人都受到党纪和政绩处分。

罗主任受到党内记过处分,提前退休。

启明和张国强都受到上级党组织进行的诫勉谈话,总算过了这一关。

而刘恒均倒也没受到多大牵连,在当年的“人大”会上,通过了对他的常务副市长的任命。

现在的麻烦是会计师重新提交的财务审计数据,看上去很不太美丽。

从审计结果上看,生源生物的净资产只有六千三百四十多万。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还是无形资产的价值。

康珠资本如果以净资产的价值来收购生源生物,张国强和刘恒均是否敢拍这个板?

辛安看出了他们二人的犹豫。

辛安在跟自己的专家团队商议后,给出了一个收购方案。

生源生物厂区厂区坐落在安定市城西近郊,总面积有二百六十亩。此时,生源生物的土地使用证上的土地使用期限还剩十五年。

于是,辛安向安定市国资委提出来以一亿五千万的价格来收购生源生物。

但辛安有两个条件:

第一,要求收购后,生源生物的的土地使用证的使用期限再往后延长三十年。

第二,五年之内,安定市政府不得征用生源生物的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或其它用途。五年后,若政府征用土地,征地补偿金按照市场评估价支付,但不能低于每亩五十万元。

若生源生物自行在厂区土地上开发房地产,政府应批准改变土地使用性质;生源生物的股东按照每亩地五十万元补交土地出让差价。

辛安不是无的放矢,他让王力做过土地市场调研,生源生物那一片的工业用地每亩价格在三十万左右。

最关键,辛安几次去生源生物厂区时,都发现安定市在大兴土木,城区有外扩的趋势;他预计最多三年,生源生物那一片儿就得被政府给惦记上。

另外,辛安也在犹豫在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按照原定方案对生源生物进行大的改造。

与其这样,还不如再在安定找一块地,按照新的标准建设厂房和生产线,最后再把生源生物整体迁过去。

而老厂区就留着开发房地产了。

在跟JK、林琳和老唐商量了一番后,辛安才会给出总价为一亿五的收购价格,再加上这两条背书。

张国强和刘恒均讨论了了辛安的收购要求后,觉得虽然个别事项办起来有点儿不太合规矩,但是,也不是不能操作。

从情义上来说,他们也确实应该给辛安一些好处。毕竟保心睿的倒台如此迅速,跟辛安的协助有极为重要的关系。

于是,张国强又跟启明研究了后,就走了市长办公会的议事程序,把辛安的要求给合法、合理的落地了。

在十二月初,辛安又飞到安定,同安定国资委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康珠资本正式对生源生物控股后,辛安让老唐坐镇生源生物。

老唐原来就是SH江东制药集团的财务副总,对药厂的运行非常熟悉。

辛安把生源生物跟赵玉姝没扯上关系的人基本上都给留下了;他又从SH和徐水临时调过去几名中层干部来加强管理,使得生源生物几乎要分崩离析的局面很快就得到有效的控制。

又经过半个多月的整顿,在新的一年开始前,生源生物恢复生产和出货。

至此,辛安和他的团队在这一年里,“三脚球”都踢进了康珠资本的大门。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