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诚心相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下午,行政经理胡莹给辛安打电话说在林琳住的那个小区把租房子的事儿谈好了;但是房东因为要出国让她问辛安买不买,如果想买这套别墅、还能一次性付清房款的话可以给个大一点的折扣。

辛安觉得可以考虑,于是打电话叫上林琳一起去林琳那个园区看房子。

房主刘先生要移民加拿大,房子挂出去几个月了,因为总价太高,一直没有成交。

辛安里里外外看了一圈,觉得房子才七八年,内部装修也可以;就问刘先生总价多少钱。

刘先生说要八千万。

辛安问了下林琳,说:“你在这个园区住了这么久,你觉得这栋房子能值多少钱?”

琳琳就对刘先生说:“这一片的别墅最多每平米就十万,你这总共不到七百平,八千万太高了。”

刘先生说每平米十万是去年的价格,今年的房价都涨了。

林琳说高层和多层的确是涨了,但是别墅总价太高,几乎没涨。

最后讲来讲去六千九百万成交,不含税费。

第二天双方去房产局办了产权过户手续。

辛安对这个房子还算满意,他让胡莹找了装修公司,把自己看的不顺眼的几个地方给拆了,重新装饰。

又忙活了半个月,辛安才搬了进去。

林琳正式加入公司;随后的不长时间,几个重要岗位的人也都配齐了。

根据第三方公司提供的市场信息,辛安跟团队选了三家制药企业作为并购重组对象,随即开始了前期投资谈判。

而这种谈判多是看计划书,然后是现场核实,再用第三方机构对标的企业进行尽职调查,然后就好的和不好的问题进行谈判。

由于很多事情都需要辛安做主,很多时候辛安都需要跟远在千里之外的机构和自己的外派团队开视频会议开到下半夜。

辛安选择的这三家制药企业并不是盲目选择的。

一家是做抗生素产品的企业。

这家位于JS徐水的企业,原来是国有企业;1990年代初期改制变成民营企业,先后在国内率先仿制了RB武田制药公司的注射用磺苄西林钠的原料药和三款制剂。

由于公司经营不善,其生产设备老化;在GMP认证到期后,没能通过新标准的生产质量认证,公司陷入停产重组危机。

第二家是位于SH周浦的一家生物制药企业。

这家企业很奇葩,股东只有两位,还是兄弟俩儿。

公司赚了点儿钱后,作为董事长的老大-卫兵便拿了钱搞房地产,于是制药公司没了现金流处于破产边缘,而卫兵的房地产公司倒是搞得风生水起。

作为制药公司总经理的老二卫民,一看老大这个公司董事长都不正经做企业了,于是就把公司里能卖的都卖了,自己也拿了钱去做房地产了。

而这个生物制药公司里有八个品规的干扰素和白介素产品,若能把企业盘活,还是有一定的市场营收能力的。

第三家企业位于HB安定,也是一家生物制药企业,其产品主打产品也是干扰素和白介素。但它跟第二家企业不同的是,它的产品剂型不是注射剂,都是喷剂或凝胶,可以与第二家企业的注射剂形成完整的产品线。

只是这第三家企业有个麻烦,就是股东构成复杂,国有股、外资股、代持股各种身份的股东扯到一起,不是太好谈。

如何让各并购标的企业的股东能坐在谈判桌前,谈好后又要尽快解决并购标的企业股东提出的要求,这些都耗费了辛安大量的心血。

辛安给自己配了两个秘书都不够用,很多时候林琳都扮演着秘书和保姆的角色。

林琳盯着他吃饭、喝水、吃药,休息、睡觉。

辛安有时候累的脑袋疼的直撞墙时,林琳看着也心疼不已,还得哄着他、安慰他,甚至给他按摩头部。

辛安的父母没来SH的那段日子,林琳周末还得把饭做好给辛安送过去,怕他在家里工作起来总用方便面对付。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