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八章 值得纪念的一年(重更,已定的请勿重复订阅)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作者菌今天有事,只能修改一下之前被删的48章了,谢谢各位书友大大理解,明天加更!)

198年对于禾康县的普通老百姓来说,绝对是值得永远留存在记忆中的一年!这一年的禾康县,出了两件大新闻。

第一件就是众所周知的某活~~动,尽管到了后世,尽管后世人们对这场活~~动的褒贬不一,但站在当年人们的立场上,这一次活动却非常有必要。当年,由于改革开放、知青返城等诸多原因,特别是因为社会进一步自~~有~开~放,圈外的一些新事物、新思潮、新生活涌进国内,给内地一些旧的生活习惯造成的很多冲击和改变;社会引发极大的动荡、并且犯罪率确实节节高升。

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不了解当时有多乱!不了解的人,其实可以看看近几年来自隔壁阿三的新闻,阿三国近几年,女性不敢自由的出门,走在路上、坐在公交车上,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抢劫、被****。这样的情况,在1世纪的国内,几乎不可想象。

但其实在80年代初的国内,这样的情形曾经在国内普遍上演、屡见不鲜!人们,特别是女性,不敢在晚上随随便便出门,这真的是毫不夸张的事情。有兴趣的书友们可以自行百~~度,由于本章被封多次,故作者菌删除了部分内容!

当时的这场活动,的确将一些罪不致死的人杀了。但老百姓的幸福感增强了,人们走在路上,再也不用担心无缘无故的被抢~~接、被*******了!

总之,这场活动从一九八三年的夏天开始,一直持续到84年,在当年那些老百姓的记忆中,很多人津津乐道的都是集体去打靶场看着犯人被打靶。李良上一辈子,曾经也去看过,当时的那种血腥场面,看的李良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这辈子呢,李良没有去!

既然改变不了大环境,那就改变自己的小环境!这也就是为什么李良愿意动用自己的资源和人脉,搭救轩明和闭文文一家三口的原因,与人为善!

198年值得第二件值得禾康县老百姓记忆的事情,就是禾康县的高考状元,破天荒的没有诞生在禾康一中这个老牌的省属重点中学,而是诞生在了禾康二中这所市属重点中学!尽管禾康一中在这一年,总共考上了60多名本科、大专学生;而禾康二中只有0来名考上大学的学生。

但人们不看这个数据,人们看的是状元出自哪里!

于是,禾康一中的校长郭明哲成了禾康县城普通老百姓眼里的笑柄。有关于当初郭明哲排挤李良,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当众批评李良,把李良从上报给教育局的三好学生名单中剔除的事情,都被好事的人们翻了出来。

特别是李良曾经的同学们,禾康一中原高二一班的那些学生,更是为李良打抱不平。当初李良在学校的时候,给禾康一中带来的改变太大了!

当时禾康一中的办学经费不足,优秀老师的教学经验郁于条件限制,无法更好的传播出去。是李良,率先采用了编辑教辅材料的方式,打开了老师们的思路!后来李良还向当时的校长、如今的正处级干部、中学生学习报出版社社长肖克明建议,创办了现在如日中天的中学生学习报。

从此以后,随着中学生学习报发行状况越来越红火,禾康一中的办学经费越来越充足。到了去年,禾康一中不但给所有学生减免了部分学杂费,还给予了不菲的奖学金,甚至每天还在食堂提供部分免费的菜品!种种条件的改善,全都有赖于李良的付出。

后来有明眼人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当年即使没有禾康一中的加入,李良肯定也有办法将中学生学习报发展壮大。但李良就是这么大气,不但白白将这么大一块肥肉让给了禾康一中,还将部分肥肉让给了禾康县教育局!

这些让出的利益,使得肖克明这位一中曾经的校长,在短短两三年间,完成了三级跳,从一位不入流的副科级干部,变成了禾康县的第五位正处级干部!

种种传言,人们从各种角度解读,几乎都是赞誉李良!对应的,郭明哲就站在了英雄的对立面,成了祸害‘忠良’的典型!

可以说,郭明哲在与肖克明的竞争中,一派涂地!

如今这个暑假,肖克明已经带领出版社的编辑们,完成了撤离禾康县,撤往省城赣昌的最后准备工作。当初出版社的大部分编辑,都是禾康一中的教师兼职;后来随着陈旭华、李良去了二中,二中的部分优秀老师也加入了兼职编辑的额队伍。

暑假里,高考结束后,肖克明就利用省教育厅给出的编制,从一中、二中挖到了好几名老师,李良曾经的班主任魏素梅就是其中一员。

魏素梅的老公也在县里工作,原本魏素梅不太愿意放弃一中的工作,跟随肖克明进省城!但肖克明凭借自己的一句话,打动了魏素梅。他说:“魏老师,我记得你儿子今年读高一,明年也该参加高考吧。咱们一中的教学质量再好,能比得上省城的师大附中、昌大附中吗?只要你愿意去出版社任职,我保证将你儿子调到那边去就读,师大附中还是昌大附中,都由你说了算!”

李良凭借着岗山地区高考状元的身份,顺利的接到了羊城逸仙大学的入取通知书!李良报考的是工商管理专业,从邮递员手里拿到入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李良心中安定了!

王秀兰和丈夫李双柱拿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王秀兰不仅喜极而泣,记忆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剩下儿子的那一刻。这十八年的时光,记录的是儿子的成长,记录的是她和丈夫的一天天老去!

李双柱见妻子眼中含着泪,大手一挥,豪迈的说道:“秀兰,你哭什么,儿子考上了大学,这是大好事呀!咱们是不是商量商量,给儿子热热闹闹的办一办升学宴!”

“办,当然要办!”

李双柱和妻子王秀兰当即商量好,这次儿子李良的升学宴,要办两场!第一场,毫无疑问是要在村里办,上次李良的堂弟李浩考上了禾康一中高中部,李成喜老爷子都热热闹闹的在村里办了一场。如今李家的大孙子李良考上了逸仙大学,更是值得庆贺的事情。

李家叔侄李双墸和李良两人,在短短几年中,先后考上了同一所名牌大学!这样的事情,别说在早住乡绝无仅有,就是放眼全县城、放眼全岗山地区,可能都是仅此一例!

第二场,就是要在县城好好办一场!不过县城这一场,在李良的强烈要求下,王秀兰和丈夫李双柱终于是放弃了在家中办的想法,而是同意了李良的建议,将庆祝的舞台放在了旺客来总店!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天气太热,如果在家里办酒,购买的食材容易坏;第二就是请人帮忙不易,还要去邻居们家里借桌椅板凳!

在乡里的酒席,热热闹闹自不必谈。李良的爷爷李成喜老爷子简直就要乐歪了嘴。有那好事的人,特意将暑假返乡探亲的李双墸和新晋准大学生李良安排在了同桌,都坐在了首席,接受着全村赴宴人们的艳羡的目光!

在村里人看来,考上了大学,那就相当于吃上了皇粮国税,端上了铁饭碗。李家真是风水好呀,一连三代人都端上了铁饭碗。领头的是老爷子李成喜,从民办教师转成了公办教师,退休后领着相对村民们收入来说不菲的退休工资;其次就是李家的大儿子李双柱,初中毕业后运气那么爆棚,一举考入了当时刚成立的纺织厂,成了光荣的工人阶级中的一员;接下来就是李双墸和李良叔侄俩,在两三年中先后考上了逸仙大学!

话说这次酒席之后,村里发生了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就是有人传言李家祖坟的风水好。有那愚昧的村民,请了风水先生,真的准备把自家的祖坟签到李家祖坟的旁边,想要沾沾李家祖坟的贵气!

村里的升学宴办过之后,就是城里的升学宴!

相比村里的宴席,城里的升学宴更加隆重而热闹!

最醒目的就是赴宴者的不同!

城里的升学宴,旺客来总店一号包厢里,二十多人的大桌子,坐在首席赫然是禾康县高官龙业民,其他人依次是县长张成林、县委副书记常德宽、中学生学习报出版社社长肖克明、县委办主任刘康、副县长邓涛、副县长曾国强、公安局长董成大、教育局局长农业局长陈晓华、林业局长姚明亮、物资局局长周青青、供销社主任周建文、食品公司经理黄明、经贸委主任肖克允、百货公司经理刘光伟、土产公司经理胡玉华等人。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陈旭华、魏素梅、王娜、汪进、罗家敏等李良的良师!

值得一提的是,来参加李良升学宴的人群中,还有一位大家既陌生又熟悉的人物,那就是龙业民的女儿龙少云!

龙少云比李良大两届,在前年的高考中,考上了省内的昌大!昌大放眼全国当然算不上一流的学校,但放眼省内,那就是一流的学校。

如今的龙少云,已经是一名准大三的女大学生了,身上的气质与当年在客车上被李良就下来的少女形象一比,变成成熟了很多!

龙少云、李良、晨晨和班里的同学,坐在了旺客来总店的另一个包厢中。这个包厢中坐着的都是与李良要好的同学!晨晨在今年的高考中,也顺利考上了同在羊城的华南师大!她家自然也要给晨晨准备办升学宴,不过时间比李良的后一点点!

升学宴过后,自然就是准备去学校报名的事情了!

李良和晨晨很幸运,他们有李良的小叔李双墸作陪!

李双墸今年大三,明年就要毕业了。他这个暑假没有去杨总的机电厂工作,而是回到了禾康县的乡下,难得的享受了一整个暑假的时光!

他得知侄子李良顺利考上了逸仙大学以后,十分高兴。原来在学校的时候,他曾经和自己的舍友提起过,自己的侄子高中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只高不低!当时同寝室的舍友很多人都不信,认为李双墸在吹牛,他们都没有见过一家之中,叔侄两人成绩都能拔尖的!

这次李双墸准备亲自带着侄子李良,等开学后去自己的宿舍,让自己那些舍友见识见识,什么叫虎叔无犬侄!

而有李双墸作为带路党,李良和晨晨各自的父母都放心了!原本张庆祥、陈春花两口子准备亲自送女儿去羊城上大学的,不过在得知有李双墸带路,他们俩就决定暂时不去了!毕竟旺客来总店的生意越来越好,陈春花要离开几天,她委实不放心才十九岁的陈润一个人独当一面!

而李良的父母,王秀兰虽然心中很是不舍,但她心里有分寸,有道是儿大不由娘。孩子长大了,就像离开鸟巢的雏鸟,虽然不舍,但依然要勇敢的张开翅膀,去拥抱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与妻子相比,李良父亲李双柱的心思更沉稳,他原本打算自己请几天假,亲自送儿子和晨晨去学校。但被儿子李良劝住了:“爸爸,你就放心吧,我都已经去过羊城一次了,何况这一次也有小叔带路,不会有问题的!”

被儿子李良力劝的李双柱只好打消了心中的念头!

临行前的李良,有特异回了一趟早住,在爷爷奶奶家住了几天后,又去了隔壁村的大舅、二舅家告别。李良的外婆目前还在城里的小舅家帮忙带孩子,大舅和二舅又都在小舅的安排下,进了建安公司工作,家里只有两个舅妈和几个表兄妹!

两个舅舅家的孩子,除了大表哥王冲被李良安排在了幼儿园当门卫之外,其他的几位都还在家里务农!

李良临走前,劝说两位舅妈道:“舅妈,几位表哥表妹年纪都渐渐大了,你们可以把他们送到县城去。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去城里的旺客来找老板娘安排!”

第三四九章禾康尾声(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