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此事又震动了京城!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切似乎又再度恢复如常!

第二天,伴随着朝廷的一份告示贴在京城之内!

无数百姓,看着告示上的内容,纷纷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接着,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又席卷了整个京城!

礼部尚书何维新,外加其他的七名礼部侍郎贪污国库近两千万两银子!

这听起来简直魔幻到了极点!

若不是告示下面有着皇帝的亲笔印玺,谁敢相信会有这种事发生?

当然乾帝并没有把事情全部写出来,而是将此事全部推到了礼部那些大臣身上。

至于朝廷内的其他官员,倒是只字未提!

这是乾帝在给他们留脸面,也是故意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

因此这一切罪责,都由礼部的大臣们来承担!

反正这些人全部已经死了,往他们身上推谁都不会有意见!

只不过,这份告示在文人当中引起的震动,却更为激烈!

各处茶楼,酒楼,青楼之内,不少文人才子就此事发表着长篇大论!

一个个捶胸顿足,那模样似乎是痛心到了极点!

万花楼内。

赵琦此时正在二楼包厢喝酒,床上正坐着招娣姑娘。

后者看着他,脸色倒是有些说不出的平静。

比起上次要跳楼的模样,似乎是已经缓和下来了。

“明天就是揭榜的时候,你答应我的事情,你可不要反悔。”

片刻后,招娣姑娘才开口说道。

赵琦喝了口酒,站起身,走到她面前直接搂入怀里。

“我已经想好了,就算我赵琦不能在这大乾考出什么功名来,也无所谓。”

“即便我身无分文,也要带着你离开这里,只要你不嫌弃我穷。”

自从上次被林一秋好好进行了一番思想建设之后,赵琦倒是少了那么多犹豫跟迟疑。

此时的他,心中已经做好了决定。

如果揭榜的时候,自己真的没有考上什么功名,那就带着招娣姑娘大方离开京城。

这天下之大,自己就不信没个容身之所!何处不为家呢?

招娣姑娘的脸色陡然露出几分笑意。

“你不负我,我便对你死心塌地,你若负我,我这条命不要也可以。”

招娣姑娘对于赵琦可以说是相当痴情,基本上就认准了他一人!

赵琦坚定地点了点头,有女人对自己如此痴心,自己又有什么好怯懦的呢?

两人正温存的时候,只听楼下传来一阵阵的喧嚣声音,极为嘈杂。

万花楼平常的客人虽然不少,但大部分都是很安静的文人,基本不会怎么吵闹。

可是此时,底下的声音却实在闹腾无比。

赵琦心中疑惑,嘱咐招娣好好休息,一个人便推开房门下楼去了。

刚走到楼梯台阶上,他的好友江延昌便是迎了上来,脸色还很讳莫如深!

“大事!真是大事!简直是震惊整个京城的大事!”

“又能出什么大事?”

赵琦脸色狐疑。

前几天听说礼部所有大员被杀,就已经挺让人震惊的了,如今还能有什么大事呢?

没等他多想,他人就被江延昌给拉了下去!

底下一堆文人正在桌子前面来回激辩,那一个个的情绪可以说激动到了极点!

江延昌拉着赵琦在一张桌子面前坐下后,才靠近他开口。

“今天京城出了张告示,那些礼部大员死有余辜!陛下甚至还下令全员抄家了!”

“什么?还有这事?”

赵琦脸色一怔。

在此之前,他只听说因为礼部大员的死,朝野震动,文武百官们据说还在皇宫之内逼宫,让皇上给他们一个说法。

而那个作为凶手的西厂督主,也成了千夫所指,几乎所有朝廷官员都想让他死!

在这样的情形下,他们文人基本上也和百官们是同样的意见。

虽然也有许多人为那太监的举措拍手叫好,认为他是在为朝廷除去祸害!

但是更多的人却依旧认为,这完全就是在扰乱大乾的法纪!

礼部尚书,还有七名侍郎,居然能被一个太监给杀死,这在整个乾国历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事情!

但是此时听江延昌说来,似乎这后面依旧有着许多隐秘!

“究竟为何如此?那些礼部大员犯了重罪?”

赵琦立刻想到了一个可能,皱眉询问。

江延昌这才点头。

“你说对了!真是重罪!”

“据告示上所说,那些礼部大员,加起来从国库里面,贪赃了将近两千万两的银子!”

“陛下震怒!这才有了现在的反应!”

话音落下,赵琦整个人还处于懵逼的状态。

“好家伙,两千万两!这听起来未免也太耸人听闻了!”

他倒吸一开口冷气。

他一介穷酸书生,这辈子连两千两的银子都没见过,更别提两千万两了!那简直就是他想象不出来的数目!

而这些钱,还是从国库里面出去的!因此显得就更加骇然了!

“若是这样,这些礼部大臣也着实该死!想不到竟然能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两千万两!那对于很多百姓来说可是赈灾的救命钱啊!”

赵琦眉头微皱。

那么多的银子,而且还都是国库中的,这些都是为了可能发生了各地灾情边患所准备。

礼部敢贪污了那么多,简直就是没把百姓放在眼里。

天下之人,谁心中能不愤恨?就算是他们这样的书生,也觉得礼部大员们全都该杀!

而这如此说来的话,那太监杀的倒算是相当解气了!

赵琦一边想,一边端起茶杯喝茶。

正这时,只听他前面不远处的桌子上,一个头戴纶巾的书生抬起手,招呼了一下四周的人,随后一脸的煞有介事。

“诸位,我听说这次礼部大员们之所以会全部被杀,就是因为皇上暗中下的旨意!”

“其实那太监根本就不是自己干的!是皇上在背后授意!是皇上早就看不下去礼部如此贪污!所以才下狠手收拾他们!”

这句话,顿时在四周掀起了一阵涟漪。

有同意的,有不同意的。

同意的人觉得皇上这是深谋远虑,是在为江山社稷着想。

不同意的人,觉得这根本是无稽之谈,皇上要杀人,何必如此隐晦?还需要派太监动手?

直接拿下抄家砍头不也一样?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