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让人头痛的银子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秦锃在暗阁非常有威望,但是在赵光面前,完全没有。

哪怕现在他是赵光的债主,秦锃在赵光面前,也不敢有任何造次,更不敢傲娇。

“种子找了多少?可够灾荒的田地使用?”

“现在还不够,不过很快就够了。”

“那就好,种子一定要好的,能够保证发芽。”

秦锃又抿了一口茶说,“这个是自然。”

不能发芽的种子还叫什么种子,种在地里都是浪费。

所以他找的种子都是好的,还能够长出优质的苗。

“行,茶叶喝了,你忙你的去吧。”

“是,属下告退。”秦锃一身黑衣,弓着身子退了下去。

赵光热情已经消退,这个时候脑子里想的全都是赈灾,和那些灾区的田地,能够播上种子。

然后就是大运河疏通,和一些沟渠疏通。

对于那些儿女情长,和男女之间的事情完全都抛到了脑后。

赵光乱七八糟的想了一通,最主要的还是银子呀。

有了银子,百姓才能够吃饱饭,有了银子好办事。

无论是大运河,还是种子,这些问题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

突然,赵光想到了龙峡谷的金矿。

龙峡谷不仅有铁矿,还有金矿。

而且龙峡谷还囤了很多黄天成倒卖的私盐。

“李公公。”

赵光回头喊了李老太监一声。

“老奴在。”李老太监尖着嗓子的声音传来。

“李老太监,差人去宰相府一趟。”

赵光拿出笔和纸写了一封信,把信纸折叠好装进信封交给了李老太监。

“把这个交给宰相大人。”

“是。”李老太监双手接过信封,扭着屁股走了出去。

赵光每次看到李老太监这么走路,都想狠狠的在他屁股上踹一脚。

走个路都不会好好走,难道是没了那个东西的缘故。

李老太监丝毫不知道自己的屁股差一点开花,乐滋滋的去给赵光办差事去了。

李老太监走到门口,喊了小夏子。

“小夏子,去把这封信送给宰相大人,记得一定要亲手交到宰相大人手里。”

小夏子,弓着身子笑哈哈的道,“师傅交代的差事,小夏子绝对不敢怠慢,一定给您老把差事办好了。”

“呵呵,这可是陛下交代下来的差事,你要是敢给我办砸了,小心我砸了你的脑袋。”

小夏子下意识的捂住自己的脑袋,好像他一个不留神脑袋就会开花。

这师徒两个,一个脑袋开花,一个屁股开花,搭配的非常绝配。

小夏子骑了快马,一路飞奔去了宰相府。

小小的马鞭不停的抽打在马屁股上,马儿跑得越加快了。

陛下随意的一个命令,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就得当成天大的事。

只有这样小心翼翼的才不会出了差错。

很快,小夏子骑着快马就到了宰相府门口。

“是小夏子公公。”

小夏子来宰相府给赵光办过几次拆,门口的门卫都认识小夏子了。

不用请示就直接放小下子进了宰相府。

其中一个门卫就飞跑着去通知王奇。

“宰相大人,宫里的小夏子公公来了。”

王奇正在书房里练字,听到管家说小夏子来了,手上的动作微微停顿,手下写的大字,墨已经有些浓了。

王奇干脆放下了毛笔,问,“可知道是什么事情?”

“哦,好像给陛下送信来的。”

“让他进来吧。”

如果是李老太监亲自过来,王奇还有可能会到门口迎一迎。

如果是李老太监的徒弟小夏子,王奇就没有必要亲自迎接了。

他只站在了书房等着小夏子。

小夏子被管家带到了书房,从怀里拿出信封交给管家。

嗓音细腻,“陛下让咱家过来给宰相大人送信。”

管家接过信封,转交给了王奇。

“小夏子公公,陛下可有说什么?”王奇一边拆开信封,一边问小夏子。

小夏子弯腰拱手,笑着说道,“奴才不知,宰相大人人看看信就知道了。”

此时王奇已经将信打开,信上只有寥寥几句话。

说的是龙峡谷私盐的事情。

王奇看完信就让人点了火折子,然后把信烧了成了灰。

“多谢小夏子公公,本官已经看过信了,你回去跟陛下说一声,就说老臣会想出法子。”

小夏子双手举在脸侧抱拳,“得勒。”

“那咱家就告辞了。”

小夏子走了之后,宰相就把自己的儿子找了过来。

商量赵光信上所说的事情。

王奇是找儿子们商量,也是在考验他们,更是在教他们如何行事。

王奇的几个儿子,很快就到了书房。

路上几个儿子碰面,纠结着也不知道父亲找他们所谓何事。

几个人都是一头雾水,不过他们丝毫不敢怠慢。

“父亲找我们有何事呀?”

王奇的大儿子已经有50多岁了也在朝为官。

老实本分没有王奇,高瞻远瞩,雷厉风行。

更没有他老人家指点江山的风骨。

不过王奇的大儿子非常实诚,做事情也非常认真努力。

对他的几个兄弟也非常仁厚。

王奇总觉得自己这个大儿子就是性子太软了也容易心软。

不过王奇对于他的大儿子还是很宽厚的。

毕竟王奇一身本事,在朝廷的时候,并不被皇帝看好。

之前皇帝一直纵容黄天成,他这个三朝元老空有一身本事。

所以对他这个仁厚的大儿子,也就没有过于苛责。

老二虽然聪明,就是有些滑头,到时没有什么坏心思,可是他不务正业,也让王奇头疼。

这一次王奇也想趁机教导教导老二。

老三也是王奇最小的儿子,聪慧机灵,也最像王奇。

王奇的生儿子是嫡母所出的嫡次子。

“这是陛下差人送过来的信件,你们都看看,然后说说你们的想法。”

几个孩子简直把王奇的话当成了圣旨。

从老大开始轮流把信看了一遍。

信都看完了,老三又恭恭敬敬的把信放回信封里。

他并不急着回答王奇的问题,而是先等着两个哥哥。

王奇的孙子并非想要看两个哥哥说什么,然后他在弥补。

而是他尊敬两个哥哥,所以先把机会留给两个哥哥也有自信,他所说的建议是最好的。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