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国际交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米国来说,东南亚半岛战争初期绝大多数人米国人都是支持出兵南蛮的,只有少数人反战。

在米国,任何战争都会有反战的人出来闹市,这是米国这个国家制度所决定的,也是一种常态。

也就是说,米国国内反战并不能影响米军在南蛮的战争。

真正引起米国反战浪潮高涨的是五角大楼军事机密泄露事件,而这种泄密恰恰是华松顿有意识地泄密。

华松顿为的就是要引起舆论哗然,进而让国内民众反战的浪潮来得更强烈一些。

因为,米国政府需要撤军一个理由,而如此强烈的反战浪潮恰好是米军撤军的理由。

梯子搭好了,于是,米军撤出了中南半岛。

换言之,米国的中南半岛战争失败了。

如此一个世界级的强国败给了小小的南蛮,不光彩地离开半岛,米国人愿意接受吗?

不接受也得接受,这是无奈的选择。

从半岛战争不难看出,米国的军事行动受到了制约。

这场战争能胜而不胜,自始至终缩手缩脚,不敢大举进攻北方政府所在地。

米国人为什么仅仅坚守南方,而不主动攻击北方政府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东北亚半岛战争的惨痛教训所导致的结果。

当年,米国人可不认为一个历经半个世纪战争,整个国家都已经被打烂了的亚华国是米国的对手。

甚至,这个国家连最后一点黄金也被老姜卷走了,一个穷的叮当响,武器落后的亚华国会是世界头号强国的对手?

如果米国连这场战争都胜不了,那简直是在开玩笑。

米国人不相信对方会出兵,尽管亚华国发出了严厉声音。

可米国也不是一个轻易能吓住的国家,坚信这是恐吓,米粒坚相信自己是不可战胜的。

这种自信来自于米国的强盛,也来自于米国对外战争的长盛不衰,同时,也来自于对方的落后。

亚华国的那位老人画了一条线,警告米国不要越过这条线。

这条线就是著名的三八,米军一旦越过,亚华国自然不可能等闲视之。

因为,米军一旦越过这线线,将会威胁到亚华国的安全。

当年的这个警告被米国人无视了,米国大军悍然越过了三八一线向北推进。

于是,盲目的自信让米国人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米国人越过了三八线之后,亚华国的那位老人力排众议坚持出兵。

为什么要力排众议呢?

因为,米国太强大,国内没有人相信亚华仅仅依靠落后的军事力量能战胜米军,包括大部分的高层。

亚华的老人家是英明的,无所畏惧的,老人家在战略上的眼光无人能及,在这位伟人的眼里这也是一场必须打的战争。

于是,亚华大军跨过鸭江,打了一场力量悬殊的战争。

这场战争就是抗米援助半岛战争,亚华军队硬生生地将米国赶回了三八线。

三八线今犹在,米军还是回到了三八线的南边。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米国从没有败过。

更没有像东北亚这场战争失败的这般惨,被一个穷到家的国家,使用落后的兵器击败了。

至此,华松顿才真正领教到这位从山岗中走出来的老人是如此的厉害。

他能够推翻老对头并赶到孤岛上,凭借的不是侥幸,而是真正有大本事。

从此以后,米国人再也不会无视这位老人的话,更不会在东南亚半岛犯同样的错误。

因为老人家在中南半岛同样划了一道线,这一次米国人真的很听话。

进攻北方无疑会触怒北方那位老人,于是,南蛮战争变成了泥潭。

米国人自不会妄自菲薄,也不会轻易地下结论,而是认真地研究了东北亚那场战争。

米国的精英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的对手是战无不胜的,除非世纪末日,我们把手里的原子弹统统丢过去。

也许,只要那位老人在世一天,或者他的军队还在这位老人的思想指导下,米国就不会轻易触犯。

亚华国于1966年春传达给米国政府一个信息:如果米国不触犯亚华国和南蛮北方,而且不轰炸红河河堤,亚华国将不直接介入中南半岛战争。

为了不发生类似于东北亚朝鲜战争的灾难,米国政府接受了这一条件。

米国人的内心是矛盾的,既害怕那位老人,又想要遏制这个倔强的国家。

而真正造成一九七五年米国撤出中南半岛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局势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北方两个大国之间的********联盟已经彻底撕裂了,并形成了对立。

而后,为了对抗强大的北极苏,米国与亚华国的接触越来越多,冰冷的关系解冻了。

甚至米国总统尼克访问了北都,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

米国的头号对手是苏国,而米国拉拢亚华国的战略已经确定。

再继续在东南半岛建立桥头堡的战略已经失去了意义,撤兵已经是必然。

这就是历史的悬念,其实很简单。

相对于米国来说,汉国的运气可比国好多了。

与南蛮开战之时,北极苏国内自顾不暇,而且还在尽力往米国身上靠拢,**********正在改造北极苏。

南蛮刚刚与北方大国亚华国翻脸,双方打了好多年战争。

南蛮与盟国关系破裂自然也得不到他们的支援,于是,南蛮国在世界上孤立无援。

否则,这一仗还真难说啊。

米国人心中也不得不感叹,汉国的运气实在是太好了。

汉国的访问取得了成功,并获得了米国政府的承诺,继续支持汉国的经济建设以及军事援助。

为此,米国将批准一项二十亿米元的援助计划,用以帮助汉国购买米国的武器装备以及经济建设所需资金。

离开米国以后,汉国外长宋伟罩借米国之行的东风,还要来了一次环球访问。

一个是礼节性的访问,人家支援了汉国,总要答谢一下吧。

第二个因素也是为了汉国总理王屏山的正式访问作铺垫,做好前期事宜。

通过访问可以增进汉国与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洽谈经贸合作。汉国要发展经济,离不开各国的支持。

作为发达国家也希望与汉国建立经贸往来,在汉国立国初期经济基础薄弱之时给一些支持也是情理之中。

更何况,米国已经走在了前面,起到了榜样的力量,其他西方国家也不会一毛不拔。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