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关于老王头的故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什么?你是说后山有很多这样的上年份的道地药材?那一会吃完饭后咱们赶紧去看看。”田牧放下了手中的碗筷,兴奋地道。

刘升他们对田牧的反应极其的不理解,要知道,从刚见到田牧的那一刻起,田牧的性格就一直是特别稳重的,说话的语气也一直是淡淡的,没想到,田牧竟然会被那么普通的后山而吸引注意力,这么兴奋起来。

因此刘升他们也非常奇怪。

“除了药材,后山上还有什么东西吗?”田牧紧接着问道,对于后山的神秘,田牧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多了解一些了。

“后山说起来还真就没什么东西了,就是那里的药材非常的多,而且好像有点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感觉,毕竟这里山远地偏的,根本没有人过来采药,其实啊,主要原因还是路不好走,交通不太便利,没人愿意过来……要说还有什么东西吗。”

“据村里的老一辈人说,这后山里面有个倭寇当年入侵时留下的一个军事基地,可是谁都不知道具体位置在哪里,毕竟后山太大了……”刘升一边说起后山,一边慢慢回忆着有关后山的事。

刘升他们所在的村庄,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水建立成的小村,村子的后边,走不远处,便是一条小河,水流很小,是从山上留下来的泉水形成的,每到下大雨的时候,都能从河里发现很多奇怪的东西,有时候里面有古老而年代久远的破旧瓷片。

有时候还有倭寇入侵时留下的倭寇制式装备,总之非常复杂,刘升他们小的时候没事就喜欢在河边玩,经常捡一些这样的乱七八糟的东西回家,却遭到家里长辈的愤怒责骂,所以只好丢掉。

“那时候比较小,也不知道家里的长辈为什么这么生气,所以只好听话丢掉了。”刘升点燃一根烟,仿佛想起了儿时的青葱岁月。

刘升轻轻的吸了一口烟,继续往下说了下去,此刻他的脸上展现出来了沧桑和成熟。

“我们这比较落后,你也看到了,小时候我们这里更是穷困,没有电视啥的,也没有固定的娱乐项目,那时候我们最爱听村头的王大爷讲故事,那老头我现在还记得长得什么样子,斑白的头发,乱糟糟的胡子。”

“没事就喜欢抽两袋,可是家里人死的死,走的走,就剩他一个老光棍子,没人种地,他就靠自己,开出一块荒地,种点烟叶子,等成熟了,摘下来晾干卖给村里会抽烟的爷们,虽然挣不了太多钱,但是好歹老光棍一个人能混口饭吃。”

刘升笑着道,看起来这王大爷留给他的印象还不错。

其余哥几个听到刘升提到了王大爷这老头,也不自禁的脸上露出了怀念的微笑,看起来很开心。

“我们哥几个没事就喜欢往老王头那里跑,基本上我们晚上吃过饭,就一人拎个小板凳,坐在老王头面前让他给我们讲故事。”

“老王头本来就孑然一身,正愁没人说话呢,所以一看我们来他也特别开心,取出一盒子平时村里很少见的冰糖给我们吃,要知道,那时候才发展多久,粮食都得计划供应。”

“能吃上一颗糖,那种幸福感绝对比得到了一个新玩具都要强烈。”刘升看样子想起了当时的情节,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了,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挂在了他的脸上。

其余哥几个的表情也是差不多,想起了老王头的冰糖。

只有刘娜没有什么表情,毕竟她要比刘升他们小太多了,所以没有什么感同身受的感觉,因此内心没有任何波动。

“老王头懂得可多了,有时候给我们讲历史,讲隋唐英雄传,本来就挺让人向往的战乱出英雄的年代,又加上了他对其中的理解,使这些故事无比的生动。”刘升似乎是想到那个时候的故事了,便是开怀大笑。

“每天都听到很晚了都听不够,直到家里人找过来,才回家睡觉。还有时候给我们讲打仗,在战场上怎么找掩体,怎么在战场上合理规避子弹的打击,怎么辨识地雷等等很多,记得有一次他竟然把门外的土,搬进了自家一个闲置的屋子里。”

“在那屋子里的土炕上给我们做了一个模拟的战场沙盘,上面插着老王头用柴火棍和纸片自制的小标志旗,竟然弄得特别像模像样的,哈哈哈哈。”刘升提起了老王头给他们自制战斗沙盘的事,不自主的笑了起来。

“后来,我们听老王头将他年轻时候的在战场上上打仗的故事。”刘升熄灭了烟,余下的烟雾顺着毫无波动的空气,飘上了天花板。

……

那是兵火战乱的年代,倭寇大举入侵我国领土,外敌来袭,有志之士纷纷上了战场抵御外敌!

无奈,我们的国家刚刚处于起步时期,经济军事各方面都没有发展完善,作战实力相对较为弱势,因此,倭寇便野心勃勃的趁虚而入了!妄图侵占我们的领土,夺走我们的资源,典型的鸠占鹊巢!

就算是我们的军事和经济赶不上倭寇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保家卫国赤诚的心!

老王头军队的时候。

夜已经很深了,军队的临时营地,一所帐篷里传来若有若无的打呼噜的声音。

“班长,咱们明天就要上战场了,我还真有点睡不着了,心里一直是突突的,有点紧张。”年轻的王德顺,在深夜里睡不着,翻来覆去的过程中,透过幽亮的月光,看到班长双手垫在脑袋后面也没睡觉,睁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小王啊,你还没睡呢啊,我第一次上战场的前一夜也像你一样睡不着,这都属于正常的。”王德顺的班长扭过头来,看了看转转难眠的王德顺说道。

“班长,你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也像我这么大吗?”王德顺不禁好奇的问道。

“我可比你早多了,我记得那时候我才十五岁,一次我国跟邻国发生的小规模战斗,说是小规模的战斗,其实战场也覆盖了国土交界位置的几个城市。”班长悄悄的掏出一根烟,看了看外面点燃。

“你要不要来一根,来一根就能放松不少了。”班长直接丢给王德顺一根白色的没有过滤嘴的香烟,在当时可是非常稀罕的东西呢!

王德顺当时还小,不懂怎么抽烟,接过班长丢过来的烟后,动作生硬的点燃,不熟练的吸了一口,不禁呛得直咳嗽。

“咳咳咳咳咳……”由于烟草的猛烈,王德顺被呛得一个劲儿的咳嗽。

“哈哈哈哈,这抽烟哪有你这么抽的,你得小口小口的慢慢适应,先经过嘴,慢慢的小吸一口,经过喉咙,再进入肺里。”班长一边轻声指导着王德顺,一边做着示范道。

“嘶……”王德顺学着班长的样子,也深深的吸了一口,肺部的空间顿时被烟气充满了,从头到脚顿时有了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嗯,这才对嘛,要不然都浪费了老子这进口的万宝路好烟。对了,小王,你为什么来参军啊?”班长手指夹着烟,月光透过帐篷的小窗户,照在了班长的胸口上,班长的目光沧桑。

“其实我在家呆着种地也没什么大意思,听从城里回来的村里同乡说倭寇大举入侵我国领土了,当时我就非常愤慨,没跟父母说,第二天一大早就背上了一些干粮,进城报名参军了。”王德顺又轻轻的吸了一口烟,感觉脑袋有点昏昏的,对班长说道。

“没想到你小子还是个这么热血的有志青年呢!”班长听完王德顺的话,不禁侧目道。

半天没有人回应,原来,王德顺竟然悄悄的不自觉的睡着了。烟头掉在了地上,正在冒着一点点烟雾,红点的点燃除,若隐若现。

“这新兵蛋子……”班长看到王德顺竟然悄悄的睡着了,站起身来,将掉在地上的烟头仔细的反复熄灭,然后给王德顺盖上了被子,看了看外面的天色,才回到了自己的床铺上,轻轻的睡着了。

“嘟嘟嘟嘟嘟……”嘹亮的起床号响彻在了军营里。

“全体集合!”连长站在空地大声的命令道。

王德顺被嘹亮的起床号突然惊醒,条件反射的一咕噜爬起身来,赶紧穿衣服,整理包裹。帐篷里的其他人一样,速度飞快但是有条不紊的收拾着行李背囊。

“所有人,以每一排为基准,报数!”连长发下指令。

“一排,全员到齐!请指示!”一排长挺直胸膛,大声的喊出来。

连长挥手示意。

然后是二排,三排,四排。

全员到齐。

“战士们!我想你们也知道了今天是什么日子!今天,是我们连上战场杀敌保卫国家的日子!”连长澎湃的声音响彻了整个临时军营。

连长继续着战前动员,从连队的历史,到军人的天职和责任,再到保家卫国的使命,一番话说下来,使王德顺他们热血沸腾!

恨不得马上能上战场杀敌,饮倭寇的血,来祭拜死在倭寇手里的战斗亡魂!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