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拿出真本事?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结束了生日会上以及后续几天的热搜上的事情以后。

陆景然便回到了《伪装者》剧组,继续紧张的开始着拍摄。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伪装者》剧组中名义上的男主和女主,这几天里,他总算和李心第一次演绎了对手戏。

和李心对戏,怎么说呢,陆景然觉得还是比较轻松的。

至少,对比起和宋铁以及那些老戏骨如刘义君来说,要轻松很多。

原因倒也不是李心演技不如她们。

只是相对来说,李心的演技,没有宋铁这些人,这么的富有爆发力和攻击性。

她的演技是比较稳扎稳打的,类似于那些学院方法派,中规中矩。

她拍摄的时候,不会有什么大的纰漏,但也不会有什么闪光的地方。

而宋铁这些人,则虽然也是科班出身,但她们演戏全靠天赋,外加自己的体悟。

相比较那些学院方法派,宋铁表演更像体验派一些,讲究把自己深入代入角色的那种。

她们拍摄时候,状态比较神经刀,如果是对于角色,有着自己的体悟,自己的想法的时候。

那她们演技爆发的时候就特别厉害。

但如果对于角色没有自己的理解了,那她们演的就不如那些学院派演技的人了。

同为科班出身,甚至年龄也相彷,但两位女演员为什么会运用上不同的表演方法呢?

原因嘛,陆景然倒也可以想象的出来。

因为李心的运气比较好,背景也有一点,出道以来的这么些年。

虽然也跑过几部配角龙套,但经过几年煎熬,也算有几部一番女主了。

而要知道,一个本来只是在演女配角的女演员,突然有了一部一番女主。

最开始这部一番,她可能是运气被选上了。

甚至大家还会猜测,她的好运就只有这次,下次就没有了,她还是只能去跑龙套。

但如果,这个女演员的这部一番结束后,又来了一部一番女主的剧呢?

这可就不是运气所能解释的了。

一定是这个女演员出演的剧集出彩了,被资本家们看中,有了值得投资的地方。

又或者,她背后的势力出手了。

所以,才会在一部一番女主后,紧接着又安排了下一部一番。

李心,正是有着这样经历的一个女演员。

她出身自苏省昆山市巴城镇,那里是昆曲的发源地。

从小李心就一直在昆曲的渲染下成长,家中父母长辈也大多是精于此道的人。

而李心本人也对昆曲颇有兴趣。

不仅小学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戏剧。

后来更是考入了沪都戏剧学院昆曲学院就读,并且被时任该昆曲学院的院长看重。

而要知道,这些戏曲一道的老艺术家们,虽然一生都奉献给了他们爱好的戏曲。

但也因为如此,他们怕这样的传统文化被后来者摒弃,因此一直广收门徒,寻找继承人。

他们的门生故旧,可以说遍布了整个中国。

甚至不少老一代的领导,都曾请他们做座上宾。

有着这样的背景,李心对此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她表演的时候,一般都是倾向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状态。

反正不管我演的怎么样,都能有影视资源找到我。

那我只需要保持好现在这样,不要弄出什么演技退步的传闻就好。

李心可以在演绎生涯上,表现得十分佛性,因为她有家庭,老师的助力。

而且,还有昆曲作为后路支持。

演的不好,我就退回舞台上唱戏呗。

但是宋铁不能。

她没有李心这么好的出身,她的出身普普通通,平平无奇。

她是真正从龙套配角一步步爬上来的。

每一步每一个角色,都是她自己靠汗水争取得到。

她日复一日的背着剧本,熟读着角色梗概,为角色做着小传。

哪怕那角色只有寥寥几句台词,她都十分认真。

因为宋铁没有家庭的助力,只能靠自己的努力。

她必须要抓住每个机会。

所以,她在演艺生涯上,向来表现得很有野心,演技也因此很有爆发力。

她必须要十分出彩,才能争取来下一次机会。

对宋铁来说,和她搭档出演的那些主角演员们,都是资本力捧的对象,或者上天卷顾的幸运儿。

他们演戏向来只需要付出百分之五十的精力,就能得到资本百分百的支持。

而宋铁呢,哪怕付出了百分之两百的努力。

但资本对她依旧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支持,就因为资本在她身上看不到什么能赚大钱的价值。

她长得并不算传统意义上的大美人,性格也不是那么开朗讨喜。

为人处世更没有能引发舆论争议点的地方,无法营销。

这样的人,资本可能愿意去捧吗?

尽管如此,但宋铁也不敢对此懈怠半分,因为她怕如果松懈了,可能资本连对她百分之五十的支持都没有了。

这也正是为什么,后来的人们在宋铁总算熬出了头,翻看她从前的影视作品的时候。

发现她每次在作为配角出演的时候,都感觉十分出彩的原因。

因为有人拍戏,是为了生活,为了赚钱,为了喜好。

而有些人拍戏,却是为了生存,为了改变人生轨迹。

也正是基于以上考虑,所以在陆景然看来。

和李心对戏的压力,要远远小于和宋铁对戏时候的压力。

因为和后者对戏,假如不全神贯注,一个不慎,你就会被她抢去风采。

陆景然和两位女演员对戏时候,分别不同的状态,一个轻松写意,一个严肃认真。

这自然是被李雪看在眼里。

作为执导了二十几年戏的老江湖导演。

他见识过,接触过形形色色的演员无数。

如何能不知道,陆景然的表演状态忽高忽低的原因所在。

感情是看不上李心演戏呢,觉得和她对戏不需要太过认真。

这个想法浮现的刹那,李雪不自觉地有些心中好笑。

陆景然到底还是年轻了啊。

一个只是上小电视机的,居然会看不起能上舞台唱戏的。

要知道,在真正的演员职业圈子中,一直有着这样个鄙视链。

电视剧演员看不上网剧演员。

电影演员又看不上电视剧演员。

而戏剧演员也看不上电影演员。

所谓戏剧其实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戏剧包括话剧、戏曲、歌剧、音乐剧、舞蹈剧等。

狭义的戏剧则特指话剧。

这样的鄙视链,并不一定是真正严格的。

毕竟术业有专精,每行每业都有做到真正顶级的。

就好像电影演员上了舞台,会演不好话剧。

但话剧演员去了摄像机面前,也不一定真正能在大荧幕上表现优秀。

而以上两者来到了小屏幕上,甚至说不得也会被电视剧演员压着打。

大家在各自领域上都是王者,没有谁高谁低。

但如果真要分一个高低的话,排除掉某些收入啊,人气,形象之类的外在因素。

就演技这样的演员职能技术上。

戏剧演员的确是在某方面会更优秀于影视剧演员。

因为戏剧演员,他们只要上了舞台,那就是必须一遍过。

尽管在台下,他们也需要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

可这就好像学生们考试时候的测验答题。

你练习再多的测验答题,可真正到了考场上。

能够发挥的怎样,还是看你当时的状态,以及你对演技的掌握程度。

而影视剧演员则不同,他们在摄像机前。

可以经过一次次NG,重来拍摄,直到最好的一次拍摄效果完成。

对他们来说,每次拍摄,都相当于是在考试。

他们可以考好几次六十分,五十分,但只要有一次八十分,这就算他们考试通过了。

可戏剧演员呢,假如登上舞台表演失误,这对他们的演绎生涯就算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再来个几次,说不定演艺生涯也会就此终结。

也正是想到这些,所以李雪觉得陆景然看轻李心,是十分好笑的。

她佛性,那只是性格如此,但那不代表她没有实力。

毕竟,从小学习昆剧,而且因为是在舞台上表演的原因,对于演员演技的爆发力要求,只会更加高。

随即,在一天拍戏结束后收工的时候。

李雪单独把李心留了下来。

“李心,你觉得这段时间拍戏怎么样?”

李心虽然不怎么缺资源,而且也演过好几部主旋律抗战电影了,但怎么说呢。

类似于《伪装者》这样的民国谍战剧,她还是第一次接到。

也是第一次有像程锦云这样的女特工角色。

因此,她对于主动对她递来角色邀约的李雪还是比较感激的。

闻言,她笑了笑。

“感觉很不错,很新鲜,虽然有时候拍的也比较累就是了。”

毕竟程锦云剧本设定中是女特工,所以有很多奔跑啊,射击,打戏的情节。

而这些情节呢,都需要经过武术指导传授动作,她本人更是要全程吊着威亚。

“那对于你的搭档演员呢?”

李雪笑着问道。

“你有什么想法吗?”

“对于陆景然的想法?”

李心微微皱着眉头,能在娱乐圈混的,哪个不是人精。

对于陆景然背地里的那些小心思,她虽然不是门清。

但从平日里接触的陆景然的为人,以及他和不同的演员表演时候的状态来看。

李心也看得出来,这个小鲜肉演员对她是有些看轻的。

否则,该怎么解释陆景然每次和她对戏时候,那种漫不经心的状态呢?

说来,如果不是李雪曾给她看过陆景然和刘义君对决的那场戏。

否则她还真有种错觉,陆景然水平也就那样了。

网络上的评价没错,他就是个没有什么演技的花瓶。

但看了那场对决戏后,李心就知道,网络上的评价,并不怎么尽实。

陆景然的演技,就好像神经刀,其实是忽高忽低的。

一切都看对手戏演员,如果对手戏演员表演的很好,他就会有压力,也就会表现得很好。

可如果对手戏演员表现得十分一般,那么没有压力的他。

在表演的时候,也就是得过且过,差不多得了的那种心态。

那么,李雪问她这个问题的用意是为什么呢?

难道是在暗示李心,她表演的时候太佛系了,搞得陆景然没有什么认真努力的劲头?

“是的,我想问问,你对陆景然是怎么个想法。”

李雪说道。

李心虽然心里有很多答桉想说,也可以说。

但正如之前所讨论的,她个人性格是很佛性的。

像这种说出来后,摆明会得罪人的话,她才不会说出口呢。

闻言,她笑了笑,说道。

“我觉得陆景然表现得挺好的啊,比我要好多了,说来有那么点搞笑,我觉得我甚至演技上还有很多地方要跟他请教。”

李雪看着她,表情严肃。

“你没有说实话。”

李心闻言沉默半响。

“那导演您想要听什么答桉?”

“你知道我想要听什么答桉。”

李雪说道。

“明天,我会再给你和陆景然安排一场对戏,这场情节的高光核心在你,我希望你能给我一个满意的表演。”

李雪说完,不等李心答应,他便示意对方可以离开了。

回去旅馆的路上。

李心心头沉甸甸的。

虽然李雪没有明着说些什么。

但李心也已经猜出来了。

她的想法属实,李雪是真的对她这段时候的表演状态不满意。

所以想要敲打敲打她了。

这些老一辈的导演们就是这样,对于自己的作品,往往都不单纯是作品。

他们是真的把这些作为自己的心血来看待的。

某些时候,甚至,他们对作品的看重程度,还要大于自己的生命。

据传,九十年代,国内曾有这样一个剧组,去国外拍戏。

期间,剧组意外遭到外国人抢劫。

而剧组的一个副导演呢,为了保护剧组辛苦拍摄的母带,身中数枪也不管不顾。

硬是从歹徒手中,把母带保留了下来。

最终,母带是完整的被带回了国内,而那位副导演却是不幸身亡了。

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

李雪也正是这么个性子的人,对于《伪装者》,他视作心血一般看重。

故而,李心很有压力。

也许,是真的应该拿出真本事给剧组的大家看一看了。

否则,在导演那边,她很难做的啊。

李心心里想着,她拿起了手中剧本,全神贯注的投入到了明天将要拍摄的情节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