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宫筵文斗:变态姐姐!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小峰进了皇宫阳德殿。

神国皇宫与大唐又或是神州历朝历代不同,神州大陆上的皇城又或是大型建筑,在建造时用的多是风水堪舆中的九星占水纳甲还元之法,讲的是坐山而望水,背北而朝南。

天人境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东南西北,在外界,若是造一指南车,所有的指南车都会指向北面,而在天人境,不管在哪个位置,指南车指向的都只会是中都。

而太乙神数在外界渐渐无人使用,在天人境却大行其道的原因,很可能便是与此有关,与奇门六壬不同,太乙神数对天干地支和方位并不要求,用的乃是其特有的二目八将十六神,以及与奇门六壬看似相近,其实不同的太乙八门太乙九宫。

在太乙九宫中,第五宫为中天之枢纽,地位最高,其它八宫散在八方,将其围在中〗央。

固在外界,一般是以北为尊,在天人境却是以中为尊。

阳德殿位于皇宫一隅,取太乙金诀中建丑之月二阳用事,布育万物,故曰阳德之意。

唐小峰方被引至殿门处,一名女子已迎了上来,交笑道:这位便是远越公子妾身闻名已久,却是今日才得一见。

唐小峰看着这几乎有两个他高,身材却也匀称的鼻子,认出她是十六神中的消hun天女胡狐。

消hun天女胡狐低声道:仙妃娘娘因远越公子是第一次参加皇宫宴席,故让妾身陪着公子,指点一些宫中礼仪。

唐小峰心想,她果然是仙妃沙罗娜的人。

消hun天女胡狐自然不知道眼前这人,其实被她与九转神威

边豪山一同找过麻烦,那天晚上她与边豪山暗中奉了仙妃娘娘之命,监视明妃娘娘的行踪,因要弄清明妃娘娘身边突然多出的几个外界少女的身份,悄悄跟着阳墨香和红英,又上前找了唐小峰等人麻烦,却被唐小

峰与骆红蕖等人一招制住。

有道是谦谦君子,温良如玉,唐小峰原本就是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现在扮的也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好青年,手是拱手道:那就有劳姐姐。

胡狐知道他是仙妃娘娘的外甥,又年少成名,此番被神皇邀来赴宴,日后前途无量,亦是刻意拉拢,趁宴席未开,先拉着他四处转了一番。

由于她实在太高,唐小峰觉得自己有些像被大人带着的小孩子。

虽然此处是皇宫,但路遇之人,却也比较随意,其实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间的各种规矩,也只在明清之后才变得严格,隋唐之前,都没有太多讲究,而这里比较接近汉时遗风,虽也独尊儒术,却没有形成各种专门用来折磨人的规矩。

若是到了清朝,臣子进了皇宫,那真是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口。

在这里,唐小峰还见到了火圣冲云天,冲云天看到他,冷冷地哼上一声,转过身去,仿佛多看他一眼都是浪费。

胡狐将他拉到另一边去,低笑道:冲云大人平日里谈起他的弟弟,都是万般自豪,仿佛他那弟弟有多了不起似的,却不想昨日,远越公子你一剑破去朱雀连天斩要知这朱雀连天斩乃是冲云大人积三十年苦思而自创,冲云野这一败,连冲云大人都跟着大失颜面。

唐小峰道:不知八圣中,今日有几位大人会在

胡狐道:神国近日事多,今晚的宴席亦不是什么重要典礼,八位大人自然不可能全部都到,今晚会到的除了冲云大人,便是丘池公子和诗圣,姜大人。

说话间,一名身穿长袍的白须老者刚好行在他们面前。胡狐笑道:这不是贾老师刨

白须娄者与他们见礼。

胡狐将游远越介绍给他,又向游远越道:这位乃是掌管乐府的贾负贾大人,贾大人一身学问闻名神国,乃朝中之经学大儒。贾负冷冷地道:只不过是个老而无用的朽木,大儒二字,愧不敢当。说完就这般甩甩袖子,自顾自地去了。

胡狐大讶:贾老师今天莫不是吃了火药

旁边传来一声轻笑:陛下今日〗本yu在朝上,令贾大人为太子太傅,教授淑媛帝姬经学,明妃娘娘却向陛下举荐了一个谁也不曾听过名字的女孩子,又说那女孩子博古通今,学问更在贾老师之上,明妃娘娘本就深得陛下宠爱,以往又从不干预政事,此番一开口,连神皇都开始犹豫,暂未将贾老师立为大子太傅。贾老师的脾气你也知道,官职是小,面子是大,若不是有仙妃娘娘当众安慰,差点便要弃官而去。说话的声音尖尖细细,唐小峰回过头来,左看右看人呢

声音传来:死小子,你看哪里,

唐小峰蓦一低头,才注意到有一侏儒立在自己身边。

天人境里的人虽然高得极高,但是矮的,却没有这般矮法。唐小

峰进中都前,香雨便已向他介绍过神国的八圣十六神,故而他一看这人,便已知道他是十六神中的癫狂神婴。复姓小小,名叫小小,全名,不过一般人都叫他小小。

当然,天底下不可能真的有1小小这个姓,这名和姓,全都是他自己取的,大约是因他一出生便发育不良,被父母遗弃,长大后又比寻常人矮小得多,故给自己取了个这样的姓这样的名,算是自嘲。

胡狐低头看着癫狂神婴1小小,冷笑道:原来如此,明妃娘娘举荐的,可是那个叫做唐小山的丫头癫狂神婴1小小身子一翻,竟是翻坐在比他高了不知多少的胡狐肩上:看,那不是来了么唐小峰与胡狐一同看去首先看到的却是月丘池然后才看到跟在他身边的美少女。

唐小峰见姐姐又跟这姓月的家伙在一起,心里颇有些不痛快,不过紫芝并没有跟她在一起。

跟在月丘池与姐姐之后的则是长股仙人雄常北和夜女魔神青水水水。

消hun天女胡狐看着唐小山冷笑道:也不知这丫头到底有何来历,丘池公子自遇到她后,就好像被她mi住一般,整日围着她来。癫狂神婴小小低笑道:能够mi倒神国第一剑手,被不知多少闺中少女视作梦中情人的丘池公子,这也是一种本事。胡狐哼了一声。

唐小峰却与姐姐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然后便装作不认识般也没有互相多看。

宴席即将开始,所有人被宫女导着,开始入座。

天人境中,凳子虽已开始出现,但在这种正常场合上,却还是跟汉时一般,案摆两排脱履上殿,席地而坐,又分了上席下席。

或是因为都只是第一次参加宫宴,又没有官职在身,唐小峰与姐姐都被安排在末席两人虽非娄在同一案,却刚好相邻。

与游远越坐在一起的是胡狐,与唐小山坐在一起的,却是夜女魔神青水水水,胡狐与青水水水都位居十六神两人却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也没有互相看上一眼,仿佛殿中根本就没有对方这么个人一般。

唐小峰抱歉地道:让姐姐陪着我坐在末席,实在是不好意思。唐小山在一边听到姐姐二字下意识地扭头瞅他一眼,然后才意识到他是跟胡狐说话。

胡狐交笑道:无妨这本就是仙妃娘娘的有意安排。

席上,唐小峰又见到了同为八圣之一的诗圣姜吁,身穿五sè朝服,颇有文士气息。

诗圣姜吁火圣冲云天剑圣月丘池全都是坐于上席,而在下席的斜对面,唐小峰还看到了那位掌管乐府的贾负贾经师,以及化名王炳鹿的骆宾王。

不一会儿,神皇踏步入殿,在他身边还跟着淑媛率姬。

明妃月彩虹与仙妃沙罗娜跟在后头,保持着略差一步的距离。

所有人全都站起,拱手施礼,这其实才是秦汉时宫宴上的传统习惯,后世许多穿越里,穿越到隋唐之前,亦是见王则跪,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隋唐之前的中〗国,其实并无跪这样一个概念,跪即是坐,平日里大家设宴,包括帝王,全都是跪坐于席,跪坐本身并不表示卑贱又或其它含意。

至于武将向君主单膝下跪,以示效忠,这个也是有的,但不过是种比较随兴的事。

神皇伸出手,略略地说了两句,与淑媛帝姬二妃入座,众人也纷纷坐下。唐小峰看去,见他的淑媛堂姐穿的是金百蝶窄袖绕襟曲裾深衣,梳着宫髻,贴着鬓huā,文文静静,体态婀娜。

只可惜他虽看着淑媛堂姐,淑媛帝姬却并不知道自己有个五讲四美的堂弟,没有与他含情脉脉地对上几句,让他颇为遗憾。

先有歌舞献上,乃是比较传统的水袖霓裳舞。神皇与上席的三圣等人纷纷举杯,坐在下席的唐小峰等人自然只是陪衬。好在规矩不多,虽然只是陪衬,亦没有太多烦闷。

宴到半途,月彩虹令唐小山上前,将她介绍给淑媛帝姬。唐小山此时已大致上琢磨到月彩虹心态,她的女儿另有父亲,这个秘密对女儿隐瞒了十几年,她自己也不好过,故而见到唐小山,下意识地便想让她与淑姐这对堂姐妹亲近一些。

淑媛帝姬不知内情,只是看到唐小山,也不知真是因为血缘相近,还是别有原因,莫名地便感到亲切,微笑道:1小山姑娘博闻广记,娘亲与王大人早已多次说与我听,日后还请多多指教。

唐小山谦虚一番,坐回席上,斜上方却有一老者哼了一声:听闻唐姑娘才学惊人,直可谓博古通今,不知于经学之道可有研究

众人看去见说话的,正是掌管乐府的贾负贾老。

早朝时,神皇陛下yu请贾老为淑媛帝姬的经学讲师任太子太傅,明妃娘娘却向神皇举荐了唐小山,知道贾老脾气的,早已猜到今晚宴上贾老必定要向明妃娘娘口中的这位才女发难,现在果不其然,于是纷纷向唐小山看去,看她如何应付。

唐小

山却是微微一笑经学之道略知一二。

贾负道:既如此,敢问才女,世人皆乐富而恶贫,圣人却说贫而乐却不知贫有何好处,圣人乐之唐小山微笑:贫而乐,三字,虽在许多典籍中有见但最初却是源于论语中之莫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而论语自遭秦火,到了汉时,或由孔壁所得或是口授相传,故又有今本古本齐论鲁论之别,今世所读虽是贫而乐但按古论,却该是莫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少了一字,意思已是截然不同,今人以讹传讹以圣人之言,劝人安于贫困其实圣人但愿天下万民无不富足,若只是贫,有何可乐贫而不失其道,才是圣人本意。

读经之人虽多,但大多都是读死书,死读书的腐儒贫而乐道四字只在古论中出现,令人所用的俱是贫而乐贾负本以为这姑娘不过是十来岁的样子,就算读过几本论语,但论语版本极多,每一本大体相近,却又有些微不同,很多人都是知今而不知古,他本想在唐小山对贫而乐作出解读后,再教训她读经而不溯源,却没想到唐小山虽然年纪不大,平日无事却好读书,各种版本的论语全都读过,未上他之当。

贾负念头一转,又问:圣人又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敢问才女,此意何解唐小山轻叹一声:这又是后人曲解圣人之言。此句本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圣人本义,礼乐教化,国之大事,百姓若有足够智慧,可让其参与,就算愚昧,亦当解释给他们听,让他们知道为何要那般做。后世一些人却为迎合帝王之意,强读成不可使知之言圣人之意,国家大事,百姓只需照做,无须知晓,只是少了两个断句,圣人之意全被曲解,圣人若是复生,得知自己的话被人这般利用,不知是否会被气得再死一次

淑媛帝姬道:原来如此,我每每读到此句,亦觉奇怪,孔夫子既说有教无类为何却又说礼乐教化,不可使百姓知之却原来是后人曲解圣人本义。此时,贾负已知道这少女绝非是死读书之人,却又想着,她就算再怎么聪明,年纪也是有限,就算从一出生读到现在,又能够读上多少,记上多少

于是挖空心思,尽找些艰涩生僻的句子前来相难,谁知唐小山不但从小读书,却还过目不忘,且别人读书,对老师的教导大多不敢质疑,她却是总有自己理解,旁征博引,听得众人纷纷点头。

神国与外界不同,所谓出则为将,入则为相,实行的还是秦汉之前文武不分家的体制,如八圣十六神,不但武功独到,于文采上亦要高出寻常人,眼见贾经师问得这般生僻,这少女却是对答如流,没有丝毫迟疑,不由得开始佩服起来。

贾负心想,寻常问题,只怕难不住这丫头,略一沉吟,又道:孔子正礼乐,恢复三礼,此人人尽知,敢问才女,春秋之前三礼,始于何时,历朝历代又有可变化

众人皆想着,这简直就是刁难人了,春秋之前,根本就没有书卷传下,偶尔找到一些,不是古篆,便是甲骨文字,谁能从中弄清三礼的起源与变化

唐小山却微微一笑,道:三礼始于尧时,初始为祭天之天礼祭地之地礼祭宗庙之人礼,而三皇不同礼,帝舜之时,已是开始变化竟是将尧舜禹夏商等各朝之礼一一叙出,没有丝毫遗漏,其中一些,却连贾负自己也不知道,只听得目瞠口呆。

贾负咬了咬牙,却是不甘认输,他看着唐小山,道:姑娘于经学礼乐之上的见识,果然不凡,明妃娘娘又言姑娘博古通今,不知这博古,二字,姑娘是否当得唐小山叹道:略有些薄,并不太厚博古,二字或当不得薄古,却还是有的。

众人听她说得有趣,俱是笑子起来。贾负却盯着唐小山:那就请问姑娘,从盘古开天到现在,大约有多少万年

众人讶然这难道也会有人知道

唐小山却是轻轻一笑,道:世人总以为开天辟地乃是亿万年前之事,其实真无那般久远。史书以天干地支纪年,始于帝尧,帝尧于甲辰即位,至今三千零四十一年。帝尧之前,乃是帝喾烦顾少昊

轩辕神农伏羲,若以伏羲为始,三皇五帝至今,共有五千一百五十三年。

三皇之前,又有十纪,加上日月未出的混沌时期,开天辟地至三皇,也不过就是二百七十六万一千年。加在一起,开天辟地至今,约二百七十六万六千余年。

众人面面相觑贾老问出这样的问题,已令人觉得不可思议,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位小山姑娘竟然还答了出来。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