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傻眼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梁国的变化,梁洛仁只能说措手不及,大唐来的饿狼下手太狠了。

一个比一个绝。

走进梁师都原本的梁国皇宫,苏阳看着那些梁师都用过的东西。

“都给老子换新的。”

“真是的,死人的东西,太晦气了。”

满脸嫌弃的苏阳让新来的侍卫都一脸懵逼。

你咋这么多事呢?

之前谁来都没这么多事,就你事多。

擦擦就行了呗,不知道节约成本吗?

苏阳表示,老子不知道。

梁洛仁气哄哄的过来,苏阳抬手示意他别说话。

“成王败寇,梁国灭亡,利益交替,这是肯定的情况。”

“别为那些死去的官员申诉,你现在没资格。”

梁洛仁被打击到了,整个直愣愣的站在那里,噗通一声,坐在地上。

“没有资格吗?”

苏阳随手一杯冷水泼在他脸上,冷静冷静吧。

梁洛仁勉强回过神来,盯着苏阳,等待他的回复。

“梁国灭亡了,利益要交替,死一些人很正常。”

“现在朔方有三万大唐精锐驻扎,你们之前的五万甲士已经被遣散。”

“你拿什么申诉?”

“拿道德伦理吗?”

苏阳的嘲讽赤裸裸,没有一丝掩饰。

“可是,那些也都是自己人啊?”

梁洛仁擦擦脸上的冷水,逐渐恢复冷静,只不过心中的怒火依然压不下去。

太难受了。

“他们是大唐的自己人吗?”

“他们都是你梁家的自己人吧。”

苏阳无礼的打断他的话。

梁洛仁一时语塞。

“可他们都投靠大唐了?”

苏阳冰冷的眼神让梁洛仁低下头。

嘲讽的笑容挂上嘴角,苏阳表示他看不起梁洛仁此时说的话。

“投靠大唐?”

“关陇门阀,五姓七望为首的古老世家,江南豪门,长安城内的新贵,大唐皇帝陛下。”

“这些大唐权利的顶尖组成者中,他们投靠了谁?”

梁洛仁张了张嘴,什么都没说出来。

大唐是一个国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顶层贵族,一部分是底层百姓。

常年掌权的是顶层贵族。

你说你投靠了谁?

权利分割组成者中的谁?

你是向皇帝尽忠了,还是投靠了某一个大型势力,或者这个势力中的某个组成部分也可以。

像他苏阳,身在华州,是华州贵族的一部分,华州贵族背后有关陇门阀,再后面还隐隐约约站着李世民。

要不然他凭什么这么浪,凭什么说见谁就见谁,凭什么柴邵长孙无忌来了华州就能主政一方。

他们本身就是有势力划分的。

你梁洛仁把自己当成了谁?

你梁国官员把自己当成了谁?

你们把李世民看成了什么慈善家吗?

真以为梁师都以死投靠大唐后,你们这些人就能安枕无忧了。

卸磨杀驴,过河拆桥,鸟尽弓藏,这才是人间常态。

只要你梁国一天不站队,你就别想好过。

而且不把那些官员替换,让他们围绕在梁家附近,

你们梁家是要搞分裂吗?

国中之国吗?

那些世家和门阀都没敢这么干。

他们都没敢说自己搞一个国中之国。

你梁家脸怎么这么大呢?

苏阳的一顿怼,让梁洛仁失魂落魄的离开。

梁洛仁离开后,柴邵从后面的走出来。

站在门口,看着梁洛仁离开的身影,忍不住感叹道:“和梁师都差远了。”

“蠢了吧唧的,还看不清形势。”

柴邵无语,这种人,真能当好一个世家的家主。

“领头人可以没有超高的智慧,顶级的谋划,领兵打仗的能力,但是一定得有方向感,得有责任感。”

苏阳同样忍不住感叹道。

就梁洛仁,他完全没看懂。

就这人,心挺大,就不会提前告诉手下的官员找个靠山吗?

你以为你梁家能当靠山吗?

在梁国时代的时候还行,现在是大唐的时代,你梁洛仁不认怂,就会被人打到认怂。

梁洛仁回去了,苏阳的关注力也不在他这里,转而看向朔方的治理问题。

“如何?”

“打算怎么治理朔方?”

柴邵笑嘻嘻的看向苏阳,他也很好奇苏阳会如何治理朔方。

要知道,朔方城可不是那么好治理的。

“走重工业城市。”

“我会把所有铁匠,工匠全部集中起来,进行矿产开采,煤铁炼钢综合起来。”

“集合全部人手,走钢铁路线。”

“只要有源源不断的钢铁产出,国家就会自动扶持这里。”

“赚钱不是目的,把这里变成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行。”

官员的政绩也是分种类的。

朔方理论上来说最好走的路线是贸易交通。

但是苏阳想了想,突厥没拿下来之前,走什么贸易交通。

干翻突厥后,贸易交通的中转站又可以是定襄。

朔方,还是老老实实的走重工业城市吧。

到时候以大量钢铁产出为主,百姓集体领国家工资,全部在国家手下干活,那多好。

政府给发钱,小日子美美的。

到时候以钢铁工业为主带起的附属行业,足够把朔方养起来。

朔方这个城市,说白了人口也没有突破十万。

十万人口,钢铁行业搞起来,能一下让一半壮劳力都进入有工状态。

苏阳可是知道的,这个时候的长安城人口才多少?

没超过五十万。

而长安城的禁卫军,大多数都来自于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边军。

他们每个月领了军饷,都是长安城的主要消费者。

主要还是创造就业岗位。

这才是最主要的。

剩下的经济发展,就是不管不顾,他自己也能建设起来。

最起码的,苏阳知道一点,接下来的大唐必然会进入钢铁急需时期。

农业的恢复,战争的开始,工业的发展等等。

这些哪个方面不需要钢铁的投入。

大量农具投入百姓家中,镰刀等农业基础用具也需要。

就像新中国刚刚建立起来时,那些工厂为什么喜欢发热水壶,发镰刀,发菜刀等等。

那是他们喜欢发吗?

真的是百姓买不起,他们生产出来很多时候都卖不出去,既然如此,那就发给工人,提升一下幸福度。

今天给这个工厂发一些,明天给那个发一些,自己内部相互划账,很快就把百姓基础生活用具补足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