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穷奢极欲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景纯,听闻府上这几日很热闹啊。高士林似笑非是在转移话题。

恐怕不仅是我府上热闹而已吧。楚质微笑道:整个汴梁城,凡是新科进士住宿之处,尽是一片喜庆的景象,热闹的场面,怕也唯有春节时候可比。

确实也是如此。高士林表示赞成,笑着说道:只是你府上却有些不同,人家是设宴待客,而贵府却是设宴待媒。

没办法,谁让我家目标明显,真是羡慕当世和秀颖,住在客栈驿站里,遇到不喜之人,可以闭门谢客,或者觉得烦了,干脆另寻他处入宿。楚质叹气道。

怪不得这两日没有听闻他们的消息。高士林恍然,本还想请状元到府上聊下,介绍给自家姐夫大舅哥认识,却总是找不到人。

也不知他们俩了没有,可别错过御宴才是。楚质微笑道,也知道自己的担心纯属多余,如果连琼林宴都能忘记,那他们两个肯定也记不清自己姓名了。

人肯定来了,或许就在某角落里呢。巡视四周,只见人影晃动,杂乱无序,高士林立即放弃用眼睛搜寻的想法,眼睛悄悄转了下,轻笑道:差点又让你悠过去了,景纯,说实话,这么多媒人上门说亲,可找到合适的

看似毫不在的笑言,暗地里高士林却极为留意,仔细打量楚质的表情,想从中现一些端倪,好回去交差。

合适的嘛。沉吟了片刻,楚质轻笑:倒是找到了。

高士林心中一紧,连问道:是哪家的娘子

才卿。怎么看起来比我还要着急。楚质笑道:你可是有家室地人了。难道还想与我争抢不成不怕嫂子生气啊。

景纯。别开玩笑了。高士林了下鼻子。定了下心。微笑道:到底是哪家娘子这么有福气。居然被景纯相中了。不妨说出来让我为你参谋一二或许这人我也认识。

就算说出来你肯定也不认识。楚质轻笑道。

不说你如何知道我不认识。高士林饶舌说道:说了你才知道我。

好了。我说。楚质轻轻摆手。再捏拿下去耳边恐怕就不得安宁了。微笑道:是我身边地小侍女。我相中她了娶她为妻。

小侍女。高士林愕然,随之摞起衣袖,笑骂道:好啊,又在戏耍于我下回再如此,休要怪我不客气了。显然在高士林的心中,也是与其他人一样,认同门当户对的传统,听到楚质这话,第一时间的反应就是上当了。

你觉得是就是了。楚质微笑道,也没有解释。

已经亮出拳头的高士林忽然想去楚质那变态的力气,连忙收手悻说道:算了,看在你是文人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的份上,就权且原谅你吧。

楚质微笑,突然想到自己的打算,连忙轻声说道:才卿,有件事情我。

陛下有旨,诸位入席。一个似乎是使出了吃奶力气叫喊的声音回落在苑中,听闻声音的众人不敢怠慢,连忙疾步向苑中席位上走去。

景纯,有什么事情下次再说,我先回避下。怎么说今日的主角还是新及第进士,混进来的人自然是安排在他处,听到声音高士林指着不远处道:那是新科进士的席位所在,你也快去吧。

那好,过两日我去你府上,我们再详谈。楚质笑道,与高士林拱手作别,转身向进士席位走去,近了才现数百个席位,似乎已经全部坐满了人,楚质只好止步,回四顾,准备找个空位坐下,免得在皇帝面前失礼。

景纯,这边。

正当楚质寻思要不要找礼官帮忙的时候,前方传来冯京的声音,楚质欣喜走了过去,现这里有不少熟人,都是第一甲的进士,显然席位的编排和金榜排名一致。

当世文通兄。楚质微笑行礼道:诸位都在啊。

景纯来了,快些坐下吧,陛下似乎就要驾临了。回礼之时,有人轻声提醒道,楚质轻轻点头,悄无声息的坐到自己的席位上,静静的等候起来,此时苑中的众人都已经分席坐下,议论之声也渐渐微弱起来,直到消失。

突然之间,宫廷礼乐奏响,众人连忙肃立,片刻之后,先行进来一队披盔带甲的金吾司卫,威风凛凛的站立两旁,目不斜视的盯住前方,随之而来的是赵祯的仪仗队,就是他们在吹拉弹唱着宫廷礼乐,不久之后,在一群内侍和宫女的簇拥下,赵祯携同一个端庄秀丽风韵迷人,身穿华丽宫装

走了进来。

臣下见过陛下。众人行礼,齐声呼道,声音响彻云霄。

众卿不必多礼,都坐下吧。在前方席安定坐下,赵祯朗声说道,这时那个秀丽美女才轻柔在赵祯的身旁坐了下来。

见礼坐下之后,楚质心中有些迷惑,与其他不知情的人一样,偷偷的打量起赵祯身边的秀丽美女来,忽然瞄见她头上的金钗时,心中一动,连忙低下了头,悄悄提醒旁边的冯京:当世,琼林宴中,陛下与皇后前来,真是我等的荣耀啊。

声音不大,却不仅冯京听到而已,旁人闻言,忽然看见秀丽美女衣裳上的凤纹图饰,本以为美女是帝姬公主的人,纷纷低了下脑袋。

双圣亲临琼林,实属无比的恩荣。似乎是为了证明楚质的猜测正确,宰执文彦博在旁站了起来,微笑说道:尔等还不快些见过娘娘。

见过皇后娘娘。众人不敢慢,连忙起身再次行礼。

不必拘礼,坐。曹皇后淡声道,轻轻挥手,随之沉不语。

楚质再次行礼坐下,不住再悄悄瞄了曹皇后一眼,虽然说隔得远,看不清楚,可是依然感觉她似乎还很年轻,好像岁月并没有在她的秀丽容颜上留下明显的痕迹。

对于曹皇后的事迹,楚质可谓耳熟,仁宗明道二年时,刘太后死后,宋仁宗亲政第一件事,就是把当时的皇后郭氏,以无子为借口废掉,幽居长宁宫,本想立个宠爱的妃子为后的,但是却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协商的结果是,十八岁的曹氏奉诏入宫立为皇后。

曹皇后出身将门,熟读经,善飞白书,赵祯非常欣赏她这点,而且能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养蚕采桑,也得到朝廷大臣的认可,皇后的位置坐得稳固了。

庆历八年时,赵祯夜宿于曹皇后宫中,半夜的时候,宫中忽然生叛乱,曹皇后立即把内侍宫人集中起来,临危不惧,指挥若定,杀退了叛逆者,得到朝臣高度赞赏,至止,皇后之位谁也不能动摇了,哪怕此时的赵祯若是表示出丝毫废后之意,恐怕得不到朝臣的支持,而且还会争相反对。

能在未来的英宗病危时被群臣推选出来垂帘听政的主,果然不是简单的人物,楚质暗自佩服之余,也在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得罪她,不然下辈子就只能待在某个穷乡僻壤里,学人家开荒种地造福后世了。

陛下有旨,御宴。得到赵祯的示意,内侍张若水连忙高呼起来,声音刚落,一群明显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侍者,从四面八方鱼贯而入,守礼而谨慎的将手中拖盘上的美酒佳肴轻搁放在众人的席案上。

御宴,当然是指宫廷美食,宋代的宫廷饮食以穷奢极欲著称于世,楚质对此早就已经垂涎三尺,当侍都将美食摆放在自己面前时,楚质忍不住悄悄轻嗅了下,一股诱人的香气顿时扑面而来。

在宋朝的时候,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面酒楼,甚至宫廷,实行的分餐制,御厨将美食烹饪好,安放在盘中,由侍者分下去,所以宴会中众人案前的美味佳肴完全相同,并没有差异,就连皇帝的也是如此。

不久之后,众人的席案之上都已经摆放满热气升腾的美酒佳肴,不过众人依然没有动作,正襟危坐,目光看向皇帝,似乎在听候训示。

如此良时,大宋栋梁之臣共聚于此,朕心中喜悦,欲与诸卿畅饮。赵祯微笑道,举杯轻轻抿了口淳酒。

众人见状,岂能不识趣,纷纷举杯恭敬向赵祯示意,皇帝可以小酌,可是臣下却要饮尽才能表示敬意,在这个场合,就算是滴酒不沾的人,也要硬着头皮灌下去。

当然楚质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宫廷美酒确实多了几分香淳,仔细回味了下,楚质的注意力立即被手中精美的酒杯所吸引,在阳光的照耀下,杯子闪烁银灿灿的光辉,似乎要把人的眼睛眩花一般,轻轻称掂了下杯子的重量,楚质可以肯定,这是用银子做的,而且纯度十足,不过杯子的工艺这样精制,价钱恐怕要比本价值要高出数倍。

楚质瞥了下盛菜的餐具,果然也是银制的,放眼望去,席中尽是银光闪闪,显然自己并不是特例,细心留意的楚质还现,皇帝皇后的杯子晶莹剔透,显然是水晶杯或者玉杯,而文彦博那帮高官要臣的杯子,闪烁着黄灿灿的颜色,自然是金杯,这时候的楚质终于有些理解为什么宋代的宫廷御宴以穷奢极欲著称于世了。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作者烛其他书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