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朝堂上的一袭话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冬!

冬!

冬!

......

清脆且响亮的敲锣声在深沉的夜幕当中响起,向人们告知着如今的时辰。

整个绍京城现在已经开始了宵禁,子时一过,严禁任何无关之人在街上游荡,会有专门的城卫军巡逻。

一旦被发现,可直接当场处死。

边境已经开始了战争,大秦王朝全面进入了战时状态,绍京也开始了清查内奸的行动。

幸好百姓们都很懂事,有无数的成年男儿自告奋勇,要去边境打仗。

他们知道这一去,有可能就是永别。

他们同样也知道,死亡的可能性将会是极其之高。

但是这又如何?

在参军的那一刻起,所有人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若国将不国,又何以为家?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理应顶天立地,保家卫国,死则死矣!

这便是铁骨铮铮的大秦男儿。

这就是为何北齐跟南唐一定要动用这般卑劣的手段,而不敢堂堂正正的跟大秦一战。

百姓们如此勇武,官员们也没闲着。

能在这个时候还出门的,也就是朝堂之上的各大文武官员了。

而其中又以文官居多,绝大多数的武将已经在战局开启的那一刻,就已经奔赴前线了。

大臣们坐着各自的马车,穿着朝服,经历漫长的颠簸,方才会从皇宫的各大门户而入。

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有着一副愁容,看起来忧心忡忡的样子。

不仅仅是担忧前线的战局如何,以及各地出现的一些混乱。

他们担心的接下来的朝会。

所有人都知道,今日的朝会将会和以往的有所不同,或许会变成修罗地狱。

无他。

因为那个杀星,出关了!

很快。

所有的参加朝会的官员们就站好在了甘霖殿当中。

殿中的那九条蛟龙制作成的长明灯,散发着澹澹的芳香之气,让人吸入之后清醒了许多。

秦王还没有来,秦陌同样没有来。

太子殿下站在最前方,穿着一身衣袍,静默而立,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似乎就没有神色。

在他的身后,便是大秦如今明面上的最强者,定国公。

天武侯因为战事吃紧的缘故,已经奔赴南部边境了,所以定国公便成了大秦绍京的守护者。

一位晋升八品不知道多少年的武夫,他拥有这个资格。

只不过,王天罡已经证明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八品武夫哪怕再怎么厉害。

面对已经九品的大修行者来说,依旧是差了那么一个层次。

甘霖殿安静的可怜,可怜的现在要是有一只蚊子飞进来震动翅膀的声音,都会让所有人的神经紧绷起来。

不过朝会的时间已经到了,他们并没有等待多久。

随着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大臣们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参见陛下。”众人齐声说道,他们都弓着身子。

“都免礼平身吧。”秦王端坐在龙椅上,眉眼之间有一抹深深的疲惫。

这段时间,他统领全局,每天都要批阅奏章到凌晨,已经是非常劳累了。

但是。

棋盘上的棋子已经全都动起来了,他没有再歇息的机会了。

“有本启奏,无事退朝。”赵高一如既往的念了一声。

然后就有十数人迈步而出,几乎不分先后的齐声高呼到:“臣,有本奏。”

这些人全都是来汇报前线的军情的,这几天每一日的早朝都是如此。

秦王也习惯了,随便点了一人,就从他先行开始说。

随后便是他提出前线的问题,然后大臣们各自商议,最后由秦王盖棺定论。

此时,秦陌依旧没有到来。

太子跟定国公保持着一开始的姿势,几乎一动不动,关于提出问题的讨论他们更是一句话都不插。

两人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如此这般,过了约莫有大半个时辰。

秦王靠在龙椅上,闭着目,轻揉着眉心,静静的听着下面大臣的奏折。

“天武侯虽然带着大军连夜赶路,长途奔袭到了南部边境,但是速度上还是慢了南唐一步。

战场之上,可谓是瞬息万变,这一步慢,几乎导致接下来所有的事情都陷入了被动。

南唐的军队已经攻下我大秦三座城池,将战线推进了三百里。

而我军后方的辎重部队,一样受到了南唐军队的侵袭,虽有大戟士死命守护,但是北齐的骑兵突然出现,还是杀了一个猝不及防。

我军可谓是损失惨重。”

话音尚未完全落下,另外一人当即便开口说道:“修行者之间的战争爆发的更为惨烈。

根据前线传回来的消息,三品以下的修行者已经死伤了上千名,高品之下的同样死伤了数十名。

佛门那边派出了已经成道十余年的老僧,他的修为境界已经达到了八品,只能由天武侯亲自出手。

天武侯自是威风凛凛,只用了三刀便将那秃驴的脑袋砍了下来,扬我军威,震我士气。

只可惜,我大秦的巅峰强者还是太少了,佛门那边选用了车轮战,退避了天武侯的锋芒,转而对上了书院的数位大儒。

几番交战下里,双方各自都有大儒受伤,但是却并未出现有高品身死的情况,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我军的伤亡更大一些......”

此言一出,甘霖殿内本就沉闷的气氛,越发的沉闷了起来。

一封封的战报毫无疑问给众人的心头之上蒙上了一层澹澹的阴霾,所有人的心情都沉重了许多。

有不少的大臣都紧紧的皱起了眉头,显然是在心底思索对抗之策。

忽而。

有大臣迈步而出,出声问道:“北齐的军队为何会出现在我南边战线?”

这个问题适才就有人想要问,如今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竖起了耳朵,静静的听着。

因为青天大陆的地理位置分布,北齐和南唐是被隔绝在大秦的两边的。

整个中部都是大秦的领土,如果想要两方互相支援,那就一定得从大秦的国境之内穿行过去。

可大秦又不是傻子,边境之上囤积了大量的军队。

若说是一只蚊子能飞进去,这倒是正常,但是两国的军队绝对不可能悄无声息的就这般从南到北。

他们一定有另外的线路。

适才说话之人,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直接就说道:

“东海!北齐绕了一个大弯子,打造了数十艘战船,在东海当中绕了许久,这才到了南唐。

沿途指路以及护送之人,乃是东海深处的长生剑派弟子,他们暂时没有参与战争,而是继续利用在东海的便利,不断从北齐往南唐调兵。”

这话已经说的非常明白了,在场的众人都是人精,几乎转瞬之间就琢磨清楚了个中关窍。

北方边境一直有杭军神镇守,可谓是稳固无比,北齐那边一时半会根本攻不下来。

而南方边境则是不一样,先前已经说过了,南唐现在攻下了三百里之地,正是士气旺盛之时,合该乘胜追击。

所以两边才会选用这个方法,让北齐的人转移到南唐,然后以这种奇袭的方法,争取能够把大秦的南方边境打残,打废。

以此来做突破口。

而且,大秦王朝的南方是一片平坦之地,路上几乎没有什么险关。

一旦军队再向前突入一千里,接下来就将如入无人之境,可以一路奔袭,直接来到绍京。

到时候,大秦最重要的都城,将会陷入危机之地。

两边真是耍的一波好手段,这是想要将大秦一举灭国呀。

有大臣张口道:“这倒是个麻烦事,形势已经急转直下了,陛下,臣觉得还是需要早做打算。

一旦天武侯守不住,那么绍京危机,北方边境又离都城太远,想要调用杭军神的部下来营救,显然是很有难度的。

玄甲重骑虽然所向披靡,但是数量稀少,奔袭的速度比之普通的轻骑兵还是要慢许多。

而且这是我大秦的王牌之师,只要有任何的异动,北齐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拖住玄甲重骑,阻止他回防守。”

他说的有理有据,分析的非常有道理,有不少的大臣都暗自点头。

然而。

想要让秦王跑,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秦王停下了轻揉眉心的动作,睁开了眼眸,澹澹的看了他一眼,道:“慌什么。

朕就在这里,有本事,就让他南唐跟北齐的骑兵打进来啊。”

一言一语之间,都蕴含着沉稳的气度。

秦王忽而起身,背负着双手,往前走了两步,眼中满是俾睨天下的意味。

“朕相信天武侯,如果真的兵临城下了,那天武侯一定已经战死沙场。

而到了这个时候,你们觉得朕还有必要离开吗?

朕的臣子战死了!

朕的子民在受苦,朕的龙椅就在这儿!

想要坐上这张椅子,那就让他们试试再说,诸位爱卿,谁有退敌良策啊?”

秦王的声音从平澹转变成了激昂,又从激昂转而变为平澹。

但是其中透露出的,是他坚定的决心。

而他最后抛出的问题,让诸人都陷入了沉思。

想要退敌,很简单。

首先便是要切断东海那边的兵力运输,让北齐和南唐不可再次形成互通之势。

而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剩下的所有事情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有很多种的解决办法。

可以让杭军神那边分出兵力,去支援南部战线。

也可以让天武侯那边顶住压力,等到大秦内部冲洗组织起新的军队。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修行界之间的干涉不可过多,否则的话,那将会充满了变数。

比拼国力,大秦这边不输给他们任何一国,完全可以消耗得起。

但是修行界的实力,大秦却是无能为力了。

而且,如何切断东海的运输,这还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

没有合适的军队,同样没有合适的人选。

一时之间,甘霖殿陷入了一片沉默中,众人都在皱眉苦苦思索,时而夹杂着窃窃私语的商议声。

就在此时,大殿外忽然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臣,黑水阁阁主,正好有退敌良策,可解我大秦之危。”

这是秦陌的声音!

众人闻声看去,只见秦陌正迈着不大不小的步子,缓步而来。

他穿着一袭青衣,尽显潇洒之色,破天荒的没有携带任何兵刃,孤身上殿。

秦陌的视线缓缓扫过了每一个大臣,而被他扫过的人,全都眼神下意识的出现了躲闪。

直到秦陌看向了定国公,这一瞬,两人四目相对,秦陌的脸上没有任何的表情。

而定国公却是心头一震,难掩他的震惊之色。

九品!

他突破到了九品大修行者的境界!

遭了,这下可遭了,以这个杀星的性格,绝对不会放过自己。

这一刻,定国公心如死灰,整个人彷佛在一瞬间苍老了数十岁。

不过秦陌并没有立刻发难,他转头看向高台之上的秦王,行礼过后,朗声说道:

“东海之危,陛下尽可放心,臣已经请求剑宗大师兄君临,亲自前往,以他的修为,东海不足为虑。

而接下来要做的,便是死守绍京,剑宗另外一名弟子姬颜,同样受到臣的请求,奔赴了南方边境。

除此之外,还有上阳学宫所有有修为在身之人,一同前往,助天武侯死守边境。

臣以为,玄甲重骑不需要回防,反而正是进攻的好机会,北齐既然想要从南部边境突破我大秦防线。

那为何我大秦的军队不能突入北齐,一路打到北齐的王庭呢?”

他的一番言语,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甘霖殿的文官武将们都已经呆住了,秦陌这番话,着实惊人。

他适才所说的方法,可谓是极其冒险,极其疯狂的一种。

一旦成功,那天下大局就将确定。

可是一旦失败,那绍京这边将会彻底陷入危险当中。

这要是往好听了说,那叫孤注一掷,往难听了讲,那就是将君王的安危至于不顾!

此时此刻,理应有无数的大臣跳出来,将秦陌痛斥一番,甚至于该将他的官职都贬了。

可等了许久,愣是没有一个大臣动一下,甚至都没开口说一个字。

面前这一位可不一样。

秦陌,那是真的敢当场杀人的!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