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鉴(五 )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长孙乐走到她身前,两人对视片刻,长孙乐把头紧紧靠在元嫣肩头。元嫣抱着她的腰,轻声道:“才两个月不见,你怎么又长高了一头?很快就要超过姐姐了呢。”

长孙乐道:“嗯。想来还得再过一年吧。”

元嫣又好气又好笑地道:“有的时候都不知道你是认真还是装傻,老是一本正经说些气人的话。这段时间过得还好么?少爷……少爷他……还好吧?”

“还不是那样子!好了又坏,坏了又好的。每次发作起来,我宁肯在外练功,跑得越远越好。”

元嫣叹道:“难为你了。”话这么说,她却眼望着窗外,呆呆出了一会儿神。

“我没什么。只是爷爷辛苦,什么人都可以走,他还得看住少爷。每次少爷发病的第二天,他都累得起不了床。这一次甚至连京城都不肯来了,要嫣姐你一人承担。”长孙乐走到桌子边,把茶杯转着玩了两圈,放下,捏紧了拳头冷静地道,“嫣姐,京城你最熟悉,哪里有最好的铁铺?”

“怎么?”元嫣正自发呆,听她突兀的一句话,忙道,“你要打刀么?”

“不是。来之前我早想好了,不管是牛筋、皮革,少爷疯起来都不管用。我找人打根铁链条,关键时候就锁了他,叫他一个人闹去。”

元嫣哑然失笑,想了想,又禁不住眼圈泛红。她佯怒道:“你敢锁少爷?凭你现在的本事,只怕根本就近不了身呢!好了,别说闲话了,我还想早点回去。你准备好了么?”

“是。”长孙乐叹口气,“请姐姐示下。”

“好。这一次拖了这么久才重新开始,希望你别把以前几次的经验都忘了。”元嫣倚在窗前,面向北方,低声道,“沿着河向北,三里之外的河对岸,是右骁卫大将军契宓何力的府邸。你应该对那座府很熟悉,因为它的旧主是你的叔爷长孙恩。你还记得么?”

“忘了。”长孙乐淡淡地道。

“是么?要注意沿着河走,那是最快的路。府内有一尊皇帝所赐的早年高昌国进贡的佛像,莲台下刻有一行字。三炷香之内,你必须知道字的内容,回来告诉我。明白了?”

“明白。”

元嫣从袖中取出三支香。这香比寻常香粗了一倍,颜色黝黑,插在铁钉之上。长孙乐麻利地扎好头发,脱去鞋袜,站起身抓住裙子的下摆,一拉一扯,转眼间就变成一身黑色紧身衣,连脸也遮住,只露出一双精光四射的眼睛。

元嫣走到灯前点香,道:“别说姐姐没提醒你,契宓何力乃突厥猛将,当年李卫公都曾赞此人‘乃知兵者也’。虽然年事已高,也断不可小视。至于府中另外还有些什么,就不得而知。就是这些,你去吧。”

她反手一掌,将香插入桌面。香身兀自颤抖,长孙乐的身影已经消失了。元嫣望着窗外河对面灿烂的灯火,轻轻叹了口气。

只听门被叩响了两声,小二在外面问道:“客官,要上菜了么?”

“再等等吧。”

“是。钱三爷就要出来了,姑娘要不要到前厅看投壶?今儿钱三爷要露一手呢。”

元嫣听到投壶二字,露出笑容,说道:“你传个话给他,本姑娘二百两一手,想会会三爷。”

当平清寺内敲响了戌时二刻的鼓声,长孙乐偷偷从后院荷塘上的九曲桥下冒出了头。她通过府外与荷塘相连的水渠潜进府第内院。院子里很安静,围绕荷塘修建的曲曲折折的长廊里只在拐角挂着几只灯笼,幽幽的照亮不了什么,但她知道长廊内一定有士兵巡逻。

当此盛世,又是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府邸,寻常贼人别说偷,连想都不敢往这里想。她知道御赐之物必定只会存放在处于府邸正中的明见阁二楼,而从荷塘进入明见阁,只有区区六丈来远。

长孙乐深深地潜入水底,从塘底爬着到了对岸,当她再一次探出荷塘时,已经身在明见阁延伸到荷塘里的露台下方。长孙乐慢慢靠上岸边,将湿漉漉的头发尽数抹到脑后,用绳扎得紧紧的,倾听上面的动静。

有两名侍卫在门口,正在抱怨着什么。长孙乐潜到露台尽头,以蛇行功夫悄无声息钻出水面。她在草丛中慢慢爬了两丈远,一只手摸到阁楼的台阶,才抬头看。两名侍卫仍在台阶那一头坐着,有一口没一口地喝着闷酒。

长孙乐吸一口气,弓着身如一道烟般闪入阁楼另一侧,纵身跃上二楼。一只脚刚落地,手就按到窗户上,袖子里一根针弹出,插入窗户缝隙间,挑开了窗。她将窗抬起半边,腿脚先闪入屋内,还有时间左右瞧了两眼,才无声无息地滑入房内,放下窗户。

这一切只在转瞬之间,所有的动作都纯熟至极,等到放下窗户,长孙乐这一口气才吸完,只觉肺里一片清凉。她自己也暗自得意,蹲在冰凉的地板上,凝神细看周围。

屋内没有点灯,屋外走廊上的灯光只在厚厚的窗户上照出些影子,但对长孙乐来说已经够了。靠屋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排陈设架,摆着许多事物。长孙乐慢慢走过去,见那些事物无非是些古玩、玉器,成色远不如元宗时常把玩的那些。这位契宓何力以武力著称,看来在收藏上完全没有见地。一面墙上挂满了弓弩,共有十来把。长孙乐摸了摸其中一张弓的弓身,这倒是张上等好弓。

她走上两级木阶,上了房间北面的围榻。榻正面架着两具完整的重甲,摆放成长坐的姿势,背后背剑,双手放在膝上,头盔低垂,仿佛正跪拜领命。头盔上长长的白羽微微摇摆,哪里来的风呢?长孙乐抬头向上望,见房梁旁安置着刻画精美的藻饰,掩住了梁上的空间,但风很明显是从上吹来的,想来顶部留有孔隙。

虽然明知只是铠甲,长孙乐仍心里有些虚。这些铠甲陪着契宓何力征战沙场,不知曾染过多少人的血,别说晚上,胆子小一点的大白天也不敢过分逼近。她侧着身从铠甲间穿过,走到了最里面的檀木案前。

案上放着两尊石佛像。长孙乐在案前坐下。

元家位列天下“隐义”之首,规矩多得吓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见的而取”——只取计划要取的物品,哪怕金山堆在眼前也决不下手。这一条规矩既是元家身份的象征,也是多年经验累积所得,因为贵重事物不仅保管严密,还常在其周围安置机关,相似之物摆在一起,往往让人迷惑,不知该取哪一个。如果胡乱拾取,就有可能引发陷阱。

元家先祖曾是魏国时的大盗,魏孝武帝逃奔长安后,国家分裂,其祖几将国库盗取一空。虽然元家从未忘记出身,还在贞观年力败号称天下两大盗家的泉州张氏、蜀中高氏,夺得“隐义侯”之位,但终究累世巨富,早已把这身本事作为一种家族象征,对外秘而不宣。是以元氏子弟对于窃取之事极慎重,决不轻易出手,一旦有失,按家规当立即自裁。(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