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百三十七 匈奴入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越领大军主力抵达时,张湛早已经控制住乌即城。

“干的不错!”

站在乌即城残破的城头,张越满意的赞扬着张湛。

张湛咧嘴笑道,“都是君侯教导有方!”

张越闻言笑骂道,“尔也会派马屁了!”

张湛嘿嘿一笑道,“仆可不会拍马屁……”。

两人说笑着,这时马汉也走了过来。

张越见到马汉询问道,“将士们伤亡如何?”

马汉道,“战死的士卒有二十七人,不过死在路上的士卒却有三百一十七人,冻伤的也有两百五十六人……”

张越叹息一声,“死去的士卒都好好安葬了吧!”

张湛此时也没有了刚才的兴奋。

他询问道,“君侯何不派人把阵亡的将士送回汉地?”

张越环顾左右道,“从今往后,这就是汉地,此城就是大汉之城……”

马汉闻言赞同道,“君侯所言甚是,日月所照,汉兵所至,即为汉土!”

张越手指了指西面,“今后西方之地亦当为汉土……君等可愿助某?”

张湛、马汉两人道,“愿为君侯牛马走……”

……

汉军占领乌即城之时,大宛王带着他的三千援军还在百里以外。

“快走……勇士们到了乌即就有热汤可喝了……”

大宛王正在竭尽全力的鼓舞着士气。

可惜他的话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缺乏御寒手段的士兵们,此时已经到了承受的极限。

就在这时一名探马从西面而来。

“什么,汉军已经攻下了乌即城!”

听到探马送来的消息,大宛王感觉浑身的力量一下子被抽空了。

他感觉自己的精神也变得恍忽,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

“殿下,如今该如何是好?”

左右的将领纷纷询问道。

“立即退回疏勒!”

大宛王勉强下达命令后,竟然从马上一头栽了下来。

“殿下……殿下……”

周围之人急忙把大宛王扶上一辆马车。

副将接管指挥权之后,继续执行了他昏迷前的命令。

“全军转向!”

士兵们听到命令后,却是怨声载道。

不过在军官的逼迫下士兵们还是勉强开始回军。

……

乌即城中张越此时同样面临着选择。

一个是回军夹击疏勒的康居联军,另外一个却是不顾疏勒之兵,直接西进大宛。

到底是东进夹击疏勒还是西进大宛张越一时半会却是拿不定主意。

大宛国的实力其实并不弱,按照粟特人提供的情报。

大宛有城邑七十多座,人口也有近百万。

博望侯和贰师将军李广利也曾言,大宛国仅仅常备军就不下六万。

不但如此,大宛与西域都护还有天然的阻隔,那就是帕米尔高原。

汉军要进攻大宛王城贵山城,还必须要越过贰师城和郁城两座要塞才能抵达目的地。

张越一时拿不定主意,干脆把马汉和张湛找来一起商议。

马汉在听了张越的一番解说后道,“君侯以为,以吾之兵可能亡大宛乎?”

张越摇头道,“不能,以一万大军西进能否破贵山城亦在两可之间!”

马汉又道,“兵法云,以正合,以奇胜……君侯此时又有何疑虑的呢!”

张越道,“是某贪心了!”

张湛此时也道,“待灭了疏勒康居联军,再想往后之事,岂非更好……”

张越道:“善!”

大军在乌即城休整两日,第三日,张越留二千兵马由马汉镇守乌即,随即率领大军沿疏勒水东进。

……

张越领兵东进之时,汉军占领乌即城的消息已然传回疏勒。

康居王等皆是大为震惊,奄蔡王更是惊呼道,“汉军乃天兵乎,竟可三日而至乌即……”

消息传开康居联军皆是军心浮动。

康居王无奈只得再寻斯托赫尔商议。

“斯托赫尔将军,汉军已经占据乌即城,如之奈何?”

斯托赫尔虽被称为康居第一名将,但实际上也就与奄蔡、言国以及塞人小部落有过交战经验。

面对如今这种局面,一时半会他也想不到好办法。

只得勉强道,“乌即乃是大军退路,必须夺回才行!”

康居王闻言看了看屋外,“这样的天气出兵,恐怕勇士们难以忍受啊!”

斯托赫尔邹着眉头道,“不若坚守疏勒,以待其变?”

康居王道,“将军的意思是,匈奴人?”

斯托赫尔道,“不错!”

康居王叹息一声道,“唯有如此了!”

……

汉军占据乌即城最初目的就是逼迫康居人出城救援,然后在野战之中一举击溃康居联军。

康居联军如今竟然因为天气原因不敢大规模出兵乌即,张越也只好改变战略。

后元二年十一月二十二日,张越围大宛王于疏勒城西百里处的一无名河谷之中。

大宛王数次向康居王派出使者求救。

汉军为了引康居联军出城,并未对信使进行拦截。

可惜此时的康居王早就已经打定主意坚守疏勒王不出。

面对大宛王求救的信使,康居王皆是视而不见。

城中一些大宛将领试图私自出兵救援自己的国王,但皆被康居王斩杀。

其余的大宛贵族皆是敢怒不敢言。

奄蔡王与严国王向康居王请求出兵救援大宛王也被康居王拒绝。

两位国王在劝说无效后也皆是沉默不语。

大宛王被围五日,粮草将尽,却始终不见援兵抵达。

他心中明白自己已经被康居王放弃。

无奈之下大宛王,只得亲领可战之兵对汉军发动突袭。

可惜汉军对此早有准备,大宛王三次突围皆被汉军轻易击溃。

联军死伤惨重,联军中的大宛之兵,皆有投降之念。

“殿下,如今我等已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何不索性投降……”

大宛王的亲信们纷纷劝说大宛王。

大宛王道,“可惜军中康居人不愿听我命令如之奈何?”

左右道,“不愿投降的不过是康居贵族而已……将士们早已厌战不奈……如殿下欲降,将士们必然支持”

大宛王道,“如能说服康居将士,某当领诸君降于汉军……”

左右道,“殿下放心,此事交给我等去办……”

大宛王点头答应。

当日大宛王所领联军中谣言四起,军心浮动。

傍晚时分,几名康居指挥官联袂找上大宛王。

“还请殿下救我等一救?”几名军官皆是满脸慌乱。

大宛王道,“这又是为何?”

几名军官道,“军中士卒欲哗变降汉,却欲以我等首级为投名状!”

大宛王道,“如此只有我等先行降汉方可有求生之路!”

众人面面相觑,在短暂犹豫之后,皆是同意降汉。

后元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走投无路的大宛王领残兵三千余人向汉军投降……

大宛王领兵投降的消息传来,康居王不禁勃然大怒。

“该死的……该死的……他怎么能投降,他怎么能投降!”

可惜他的怒火并不能改变这一事实。

虽然康居王竭力封锁大宛王投降的消息。

但此事还是火速在疏勒城中传了开来。

“传我的命令,今日起全城禁止谈论大宛王投降之事,如有犯者严惩不贷!”

康居王虽然下令不允许公开谈论大宛王投降之事,但私下里还是议论纷纷。

城中的大宛国士兵皆是军心溃散。

此时康居王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了匈奴人身上。

……

就在大宛王投降汉军的当天,匈奴骑兵终于在泥靡等人的掩护下抵达了赤谷城。

赤谷城说是城实际上却是一个山谷,他地处阗池(今尹塞克湖)南岸,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占据了此地,匈奴人不但可以轻易的控制整个七河之地。

而且可以随时南下经过丝路北道诸国。

可以说拥有赤谷城后,从疏勒到员渠皆在匈奴人的马蹄之下。

匈奴人进兵赤谷城,汉军并非毫无察觉。

实际上千牛卫早就已经探知到了匈奴欲要袭击赤谷城的消息。

汉军也把这一情报通报给了匈奴在赤谷留守的翕侯。

这位翕侯在获得情报后,却认为匈奴人不可能在冬季大规模出兵。

更何况他们要抵达赤谷城还需要先经过泥靡的驻牧地。

他在收到汉军的示警后,也不是毫无作为。

他第一时间就派人向泥靡进行了询问。

可惜他那里知道泥靡早已经投靠了匈奴。

面对赤谷城派来的信使,泥靡信誓旦旦的保证,没有发现任何匈奴人。

泥靡还道,“这是汉军对乌孙没有全力出兵讨伐康居而不满,借以挑拨乌孙和匈奴的关系……”

赤谷翕侯想到汉军确实多次派遣使者要求乌孙出兵共击匈奴之事。

肥王翁归靡每次都找借口搪塞了过去。

因此也就相信了泥靡的说辞,并没有把这一重要情报通报给翁归靡。

只是稍微加强了赤谷城的警戒,但这样的手段却并无太大的作用。

……

后元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匈奴右贤王亲领两万大军在泥靡一万骑兵的配合下抵达了赤谷外。

在风雪的掩盖下,赤谷中的乌孙人对此毫无察觉。

匈奴人并没有贸然行动,而是派出了泥靡手下的乌孙人。

这些熟门熟路的乌孙人,很快探明了谷中的情况。

匈奴人预想的不同,谷中的乌孙人并未驻扎在一起,而是分成了五部驻扎。其中有三部在赤谷内,两部在赤谷外。

驻扎在赤谷内的三部顺着山谷从东至西一字排开,山谷两侧乌孙人也安排了士兵驻守。

赤谷外的两部则驻扎在赤谷南面五十里处。

匈奴人需要对付的主要是谷内的三部。

或许是因为严寒的原因,赤谷内外警戒的士兵并不多,完全挡不住匈奴的一次冲锋。

“大王怎么打?”作为副将的右大将询问道。

右贤王没有直接回答,反而反问道,“你觉得该怎么打?”

右大将道,“我以为当首先攻击东面之敌!”

右贤王点点头,鼓励道,“说说尔的理由?”

右大将理了理思绪,接着道,“从斥候传来的情报看,东面的是乌孙人最弱……只有两千人……”

“我军击败他们后完全可以驱赶着他们继续冲进西面两个营地……”

旁边的乌禅王听完却不已为意的道,“我觉得这样不好,敌军东面营地相距太远了,恐怕难以驱赶败兵,冲击敌军营地……”

“我以为,要打就打最强的,直接攻击西面这个营地,这个营地的乌孙人实力最强,他们崩溃了,其余两个营地则不足为惧!”

右贤王还是笑着没有说话,等乌禅王说完,他又向呼延王询问,“呼延王以为如何?”

呼延王也不客气,拱了拱手道,“我以为,我军兵力充足当同时从东西两面进攻……关门打狗!”

右贤王哈哈一笑,“呼延王,高见!”

呼延王道,“不敢,大王不是早已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右贤王笑而不语,反而转身向其余人问道,“你们可知道这样的好处?”

众人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在仔细琢磨呼延王的计划。

良久,众人才叹息道,“大王是要保证消息不泄露……”

右贤王笑道,“不错,如果能够全歼这些乌孙人,咱们就有足够的时间一举拿下整个七河”

……

计划已定,匈奴人迅速展开行动。

一部约4000余骑由呼延王率领,任务是清除河谷两侧的乌孙人。

一部约六千骑由乌禅王率领攻击东面营地。

一部约八千骑由右大将指挥,攻击西面营地。

右贤王则亲领四千人作为预备队,防止乌孙人的反扑。

另外在赤谷周围分散着三个千骑队,负责围杀逃跑的乌孙人。

剩余的六千多骑则在左大将的的指挥下埋伏于赤谷南面的山谷中之间,准备伏击前来救援的乌孙人。

满天的风雪掩盖了匈奴人的行动。

当匈奴人抵达预定位置时,乌孙人,还一无所知。

……

此时赤谷城中,作为汉军信使的佰将常锐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他的心中升起一种强烈的不安感。

“这是怎么回事?”

他起身走向营帐之外,帐外此时正下着鹅毛大雪。

掀开布帘,一股寒气铺面而来。

“佰将,可是有事发生!”

他的举动一下子惊醒了帐中的其余几名汉卒。

“咦!”

“怎么回事!”

他竟然风雪之中隐隐传来马蹄的声音。

“糟糕!”

常年的征战立即让他意识到不对。

就在这时,轰隆隆的马蹄声一下子传入了他的耳朵。

“敌袭!”

来不及细想,常锐立即大呼起来。

“二三子……敌袭……”

帐篷中的十余名汉卒迅速披甲,冲出了帐篷。

他们第一时间就奔向了马厩。当他们跳上战马之时,匈奴骑兵已经冲进了营地。

“二三子,杀啊!”

常锐一马当先带着众人往营地外杀去。

这时毫无防备的乌孙人,已经被匈奴人被冲破了大营。

很多士兵甚至来不及起床,就被斩杀于温暖的被窝里。

一些反应迅速的乌孙勇士虽然竭力抵抗,但在突袭的匈奴大军面前却无济于事。

这时一队匈奴骑兵发现了常锐等人,他们在一名军官模样的匈奴人带领下,杀了过来。

“铛!”

他虽然挡住了第一名匈奴人的攻击,但却挡不住后续连绵不断的攻击。

眼看常锐就要死在匈奴人的刀下,休一支箭飞过来,及时的救下了他。

……

几乎在右大将发动进攻的同时,乌禅王也同时发动了进攻。

受到匈奴骑兵攻击的西部营寨,与东部营寨并没有什么区别。整个营寨到处都是惨叫之声。

整个赤谷到处都是匈奴骑兵的怪异的喊杀声,一个个匈奴人红着眼,怪啸着追逐着四处逃窜的敌人。

虽然开战前,右贤王就下令严禁放火,但一些杀红了眼的匈奴人还是点燃了大火。

在大火的映照下,赤谷城宛如地狱。到处都是乌孙人的惨叫声。

负责赤谷守御的乌孙翕侯才刚刚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就被一名匈奴人给一枪钉死在了地上。

东西两个营地的火光和喊杀声惊动了中部的营地。

中部营地的乌孙万骑长目瞪口呆的望向东西两面的营地。

“怎么办?”

左右的乌孙千骑长和贵族们惊慌的询问道

“还用问赶紧发兵救援啊!”

说话的却是一名年轻的乌孙贵族,他也曾经陪同元贵靡在轮台学习过。

乌孙万骑长犹豫了片刻,下令道,“全军集合!”

他的命令虽然下达的很及时,但士兵们的反应却相当的慢。

等全军集结完毕,东西两面的溃兵已经涌了过来。

“万骑长,还在犹豫什么,难道尔等想要投降匈奴……”

营中的乌孙贵族们叫嚷着,催促出兵。

乌孙万骑长在心中衡量一番后,下令向东面进攻。

“勇士们……反击……”

乌孙人虽然发动了反击,但地形限制之下,战马根本冲不起来。

失去马速的乌孙骑兵,在匈奴人面前如同婴儿一般,毫无还手之力。

仅仅坚持了不到两刻钟,乌孙人就完全崩溃,一个个哭喊着转身向后逃去……

常锐等人见事不可无,急忙往北面而去。

很快他们就到达了一处山崖下。

“二三子,事急也……当速速弃马……”

在常锐的带领下一干汉卒,舍弃战马,爬上了山崖。

当他们回顾身后之时,整个赤谷已经到处都燃起了熊熊烈火。

“走!”

常锐等人不敢停留,赶紧沿着密林向北面而去。

一路上他们多次遇到匈奴人的游骑,幸亏有密林和夜色的掩护,才让他们逃出生天。

天亮之时他们总算是在阗池边找到了一处隐蔽的避难所。

……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