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道门双英,佛门伏虎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战三山,若非你父亲曾在哪听雨楼做事,今天换能轮到你来大吹牛皮啊!”众人听了轰然大笑,刚还弥漫在大堂里的压抑空气,顿时一笑而散。

“要说三百年来的翘楚,卦仙他老人家虽声名赫赫,但毕竟成名已久,但这后起之秀还的说道门双英,佛门伏虎,水月圣女,狂花剑舞。”一时四周窃窃私语,大多深以为是。

“虽说都是修行,我等修炼了几十年上百年还停留在这练气境内,数十年没有半点寸进,这人比人气死人啊!”

“就是啊,我都卡在这练气七重二十年了,没有半点长进,看来今生无望筑基了!”

“这修行之法可归为四类,释、魔、道,还有就异类的修行方法,又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炼气境,人有精、气、神三宝,却都有先天亏损,这个阶段就是要补足精气神三宝,打好基石,达到祛病、延年益寿之效;二是这筑基,任督二脉通,法力倍增。青春永驻;三是练气丹成,中脉打通,性命合一,天人感应;四就是丹碎成婴,天人合一,修成元神,元神出入自在,神通逍遥;五是炼虚合道,粉粹虚空,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亦称实证空性,明心见性,到了这个阶段,一朝明悟即可飞升。

第一阶段一般需要十到三十年的时间,第二阶段需要一百到二百年时间,时间长段由各人根骨和修行方法决定。

但后边三个阶段就不再是时间问题,有人百年即可突破第五阶段白日飞升,有人可能就需要千年苦修才能做到。为何我等资质这么差,迟迟不能筑基。”一位学究般模样的大脑袋发出感慨,神情甚是寥落。

“莫大脑袋,不要见人就掉书袋,谁不知道你是这修真的百晓生啊,上到炼虚合道的事,

下至尘世武林排序,你那个不知那个不晓啊,传闻你连你师娘穿什么肚兜你都知道,还不知足?”

边上一人满是揶揄的说到,那唤作莫大脑袋的满脸通红,想要争辩,却是理屈词穷,众人一听,哄堂大笑。

“我不认同这个排名次序,我神门狂花刀客成名已久,怎么可能不如佛道几个毛头小子?”一书生模样的人冰冷而又阴森森问到。

“非也非也,邪神殿狂花刀客出道虽早,但是境界不一定比不戒和尚高吧?名声没若水仙子和玄真好吧?”多数人听了点头称是。

那伏虎法名不戒,乃是菩提宗伏虎堂首座。十九岁从雍州河间府只身到中州天音寺拜师,到的时侯正好遇到天音寺举行辩经大会,那不戒不理众僧的注视,径直坐到首座空空的蒲团上

有人诘难道:“见佛不拜,狂悖无礼。”

不戒和尚道:“泥塑石雕,佛在何处?”

“佛光普照,普渡众生,无所不在。”

“见我是我,不见众生。”

可以说高僧云集,禅语处处。

当时有禅宗高僧调侃不戒,说他既然已经在雍州剃度,就应该在雍州出家,天下何处不修行,何必舟车劳顿,穿州过府来中州皈依?

不戒回到“?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大师你身未动,心已乱了,贪心妄语已入荆棘,身动心伤。”那高僧听到此番禅机,顿时大悟,匍匐在地,行五体投地之礼,脱下袈裟光脚而去!

后有高僧不服,与不戒和尚辩经,不戒一一驳斥。众人或坐或卧,辩佛法,证禅理,契入禅境,体验禅心。众僧最终被他折服,经此一役一举证的珈蓝果

位,达到筑基中期,这个年纪怕已成为菩提宗乃至修真界都算一个奇迹了吧?

那狂花刀客虽然勇猛,怕没这般潜力吧?狂花刀客本是魔门邪神殿右使逍遥王众多儿子中的一个,是逍遥王醉酒以后和侍女所生,在王府颇不受待见,他娘死后更是无人照顾,要不是那狂花刀客性格阴狠颇为容忍,怕早被折磨的尸骨无从了。

狂花刀客十七岁那年不知道从哪里寻到机缘,得了一把妖刀,传说那刀巨大华美,张扬肆意,犹如一朵绚烂盛放的妖花,花枝为柄,花瓣为鍔,吐出一道宽阔刀刃,刀身上也是花瓣般的曼妙花纹,如工艺品一般精致。

狂刀有灵,狂花刀客不惜以自身为容器对他祭献,与刀完成契合,得刀的那天晚上,他一夜之间杀死了逍遥王百十个子孙,才使得妖刀开封。逍遥王闭关醒来不仅没对他责罚,反而传授他《逍遥魔功》,使他在十年之间从练气三层到达筑基之境,后来他改名狂花刀客,原名已无人记得。”

“你们总不能只看修为吧,若水仙子虽然是妖族,但是济世救人着实是我们修行人的楷模啊!”人群中有人积极发声,看来这些都是若水仙子的忠实拥趸啊!

那若水仙子本名花玉姬,一张倾世容颜,清丽如雪,却又隐含着芳华绝代。常年一身云形千水裙,裙白如雪。虽入庵堂,却没有落发,一头乌发,青丝如瀑,垂至腰际。一双眼眸亮如晨星,充满了一股温柔的气息。?

她肌肤柔美如玉,细润如脂。好似一朵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她虽然是妖族,却自幼进入水月庵修行,被赐法号若水,和历代的水月庵圣女一样,怀着救世之心,不论凡夫俗子,或是修道全真,倘若有难,仙子总会设法救人于水火。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