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029 书页切割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冯永硕在场便好办了……

原本计划是吸引朱慈照及冯永硕二人同时到场救人,没料到朱慈照这小子会错估危险性,丢下冯永硕自个儿走来。少了真正的超级高手,单凭这嫩芽小子决不可能对付这五位刺客。

“怎么自己一时得意忘形又犯错了?”

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奏没有其他良方,惟用尽量利用现场一切可用的棋子,优先救福临离开。

朱慈照跳落地面,迅速追上眼前一名刺客。幸得对方开路,只需跨过重重尸骸便能笔直冲出。

对方显然同是武术高手,手中那柄剑仅是轻轻一刺,敌人都是咽喉一点红,即时倒在地上。其招之快、狠、准,让朱慈照想起冯永硕的杀人拳。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尤其朱慈照习武日久,如何准确观察及称量敌人本事,都是其中一环。察觉对手比自己更厉害,才后悔甩下冯永硕,独个儿来此强出头。

帮派中心的老大们见情况不对,手下快死干净,未死的都先一步诈死或逃走,自然不会蠢得留下来与福临共存亡,优先考虑自己的性命。既然对方目标是这位小孩,便爽快留在原处,拍拍屁股逃走。

福临都想逃走,但刺客强大凛冽的杀气骤来,他连逃走的机会都没有。白光一闪,三柄剑同时刺出,分别戳向他的咽喉、左胸及右腹!

“小心!”

朱慈照勉强赶上,却只能阻止其中一名刺客。他横立在旁,左盾伸出,挡下刺向咽喉的那剑。另外书本摊开,如螺旋浆般剧烈旋转,贴附在福临背后,弹开另外两剑。

朱慈照左手抄起福临,右手拔剑,一招“三分天下”,长剑剑尖诡异地由上而下兜落,然后手腕一回,化下刺为绕,右足递前,腰子使力,再从右至左削去。虽然剑招有板有眼,但手法太纯,三名刺客轻松避开。同时另外两位刺客补上空缺,一人持刀,一人持短枪,分别左右夹击。

“这个笨蛋,无明剑法练这么久,还是未进入下一阶。”

在深宫之中的奏颇为不满,原以为陪冯永硕出来闯荡江湖,可以增长经验。不料无明剑法毫无寸进,依然留在一板一眼有招有形却无神的初阶,焉是刺客的对手?

书本迅疾飞来,对方早有准备,持短枪者一翻身,竟然如燕子般掠过。

“早就知道你会用这招了。”

面对高手,奏才不会笨得直来直往。书本突然由前冲改后仰,中间没有缓冲,变幻无痕,杀对手一个不及。短枪刺客反应够快,强行扭腰昂脖,才堪堪避过书本直击额前。但重心受破坏,无法再追前,整个人摔在地上。

提刀的刺客未受奏的阻挠,刀刃由下而上撩起来。朱慈照左手抱着福临,无法准确掌握左边下盘,只能凭杀气敏锐地跳起。刀刃准确砍向他左臂,衣袖吹弹即破,露出臂下的盾牌。

前面三位使剑刺客闪电间交换位置,补上持短枪的空缺,四人重重包围朱慈照。

帮派的小混混向来聚之以利,经过刺客如此猖獗的杀人行径,能走的早就走了。不过镶蓝旗兵不同,奉济尔哈朗指示要抓捕要人,更不容其死亡,自然没有撒退之理,竟然一举涌上来。

“那位汉人少年,不就是与男孩同住在深山中吗?难道他们也是一伙?”

“下属……不清楚。”

“你们不是跟踪他们吗?没查明白吗?”

“禀大人,那两位汉人是后来出现……我们……没有为意……”

“算了,先不管少年。刺客威胁最大,最好将他们生擒!”

蒙面人压上来,持短枪刺客蹬足翻身,一人拦在最前。另外四名刺客同时攻击朱慈照,招数互补,两人是虚招,一人是实招袭击朱慈照,最后一人提剑前刺,务求一招杀死福临。

奏当然对他们的意图一清二楚,奈何无法及时通知朱慈照,只得操纵书本挡住真正必杀的一击。朱慈照听风辨位,右腕使出“破斧沉舟”,剑刃举直挡住砍向右肩的刀,借力使力矮身下沉,剑柄挫下撞开真正最大威胁的穿腹剑。

然而身后那剑便无能为力,被对方轻松一划,右大腿切出一道伤口。朱慈照吃痛,右膝跪地。

“敢伤害照儿?死吧!”

好歹朱慈照算作奏的半个儿子,又是徒弟。虽然不成材,但也不得任人欺负。书本如砖头猛飞,预判对方回避的方向,突然悄无先兆的改变方向,书角划上对方右腕脉门。

古代中原人见惯轻薄的书纸,如同布料的柔软。但奏的书却是西方手工精制的羊皮书,书页全以犊皮装帧,每一页材质经久耐用,又有强韧耐撕扯的特性。而且由于边缘裁得非常光滑,在紧密叠起的书芯中,只要稍微凸出一点的纸片,赋予它足够的刚性,就能像像剃刀边缘一样锐利,可以将人体皮肤割得鲜血淋漓。

这是未来世界最恐怖的办公室“伤人武器”,无数社畜都体验过纸割伤之剧痛。就算古代刺客再见多识广,都无法料及书本都能做出切伤的攻击。原本只道飞来飞去撞击的书本,一时小觑下被它锋利的边缘凌迟手臂内侧虎口,如同隐形杀手故意半途旋转刀锋一样,奏还特地加上转角攻击,即时令敌人猛地呼痛,五指无法用力并拢,做不成任何动作,剑柄脱手而掉。

另外几位刺客见到其伤口颇深,前臂鲜血点滴未止,正顺着五指往下流,登时刷新对那本奇书的认知。奏心知这是奇袭,只能首次奏效,故意切得夸张,惹人注目。自己有多少斤两,当然心知肚明。奏闪电一击得手,震慑他们后,便浮在空中,将利刃藏起来,以防锋芒毕露。

永远不要轻视古代人,虽然他们见识不及未来人,但智慧及学习能力随时比未来人高。敌人都是高手,下一次必然不会如此顺利,甚至很快破解其中原理。这是奏当下能作出最大的攻击,如果他们还不愿撤退,只好浪费一点,消费书页变些武器出来支援。(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