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伍章 崇祯十七年七月#019 步步进迫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苏墨儿皮笑肉不笑:“你倒是承认自己派人绑架福临吗?”

“你有见过绑架犯与被绑架的人一起逛街吃饭?”

苏墨儿气炸了肺:“就只剩一张厉害的嘴皮儿!”

“当然,比你好多了。”

“够了,别支开话题。”一只手掌无法拍出声响,布木布泰今天不是来讨骂的。对方既能知悉所有情报,自然她们派探子的事,亦在其掌握之中。

诚如奏所言,如果真是绑架,绝不可能让福临在街上随便走。纵然她如何想,都不得不承认,福临“有可能”是“自愿留在外面”。

世界上有事可以瞒过奏,身为“全知”之魔女,她连如今山海关的事都一清二楚。

不管是布木布泰派去的探子,以至袁贵妃在朱由检面前搬弄是非,她都瞭若指掌。最令她忧心,是朱由检疑心病发作,竟然真的听信袁贵妃说话,谁都无法阻挡他的联想力,未审先判她出卖自己。

快点搞定清国的事,联同朱慈照及冯永硕及早回去山海关。虽然朱由检不是一位好皇帝,可是为将来五百年的大计,她还是不能失去他。

“代善年老体衰,无论身心都不再对权力有野心,是最好的结盟对象。那怕他拒绝见客,也不敢拒绝皇帝的召见。所以综上所论,福临亲自上门求见,成功率必然最高。”奏平心而论,长竹竿指点代表她的双黄旗:“而且你应该多少都知道,自皇太极身故,多尔衮几番插手,双黄旗内部已经呈分裂之势。如果福临本尊尚在宫中,起驾至礼亲王府,必然惊动无数人。就算悄无声息,还是有耳目察觉,主动禀报多尔衮。”

皇权衰落,如今福临这位皇帝差点只剩头衔,多尔衮恢复原本权力,变成半个皇帝。为削弱皇权,必先分裂双黄旗,这些事布木布泰早就知悉,遗憾是无力改变。

想当初福临登基时,索尼、图赖、巩阿岱、鳌拜、谭泰及锡翰六名大臣曾一心表忠,不惜身家性命,誓同生死护主。遽尔毁弃前誓,一切如雾散烟消。

谭泰、锡翰及巩阿岱或明或暗,悉投向多尔衮,同时展开对索尼及图赖等人的斗争。此中内情,甚多出于济尔哈朗之口。之前会晤诸臣时,索尼、图赖及鳌拜,亦在受邀之列。

“不用担心,至少皇太后手中有兵符,有军权就未为输。”奏指指镶蓝旗的瓜子:“你知道多尔衮手握济尔哈朗甚么痛脚?”

布木布泰当然不知道,又受够奏的说话方式,道:“你有话就直说!”

“对不起,我已经习惯这样的说话方式,不爱听的不以离开。”

布木布泰气得牙痒痒:“长话短说!”

“济尔哈朗最初对多尔衮百般退让,为的是假意在敌人面前营造出老实无争的假象。他心知多尔衮年青气盛,虽然一时之间权倾朝野,但必然树敌甚众,得罪人多。只要好好等下去,逮住一个反攻的机会,即可彻底打击多尔衮,令自己成为惟一的摄政王。”

“嘿,听你这样说,郑王的城府比多尔衮更深!”

“某方面这评价没有错。”

连多尔衮都瞒得过,更差一步坑死他的济尔哈朗,在原本历史中就是斗长命。活到多尔衮英年早逝后,立即联同大臣举发多尔衮谋逆之罪,一口气将其余党清除,还大权于福临。

如今历史改变后,他提早出手,时机却算不准。他以为布木布泰会支持他,岂料一直不愿放权。最后多尔衮强势回朝,不仅宣告行动失败,更惹来了可怕的敌人。

“济尔哈朗是忠臣,不过他效忠的是大清,而不是福临。对他而言,既然你乱权干政,不与他合作,只好转而支持另一人。”

“这位‘另一人’,莫非是前肃亲王?”

奏微微点头,也只有豪格,才有资格参与这场问鼎之战。

“虽然贬为庶人,但他毕竟是先帝长子,出身正统,比福临更合宜。而且多尔衮贬其为庶人,此手段过急过激,难免惹来满族老人不满。这些反对的声音,自然会汇聚成反多尔衮的势力。”

“他们疯了吗?拥立豪格,不就是变相废去福临?不怕会引起我朝大乱吗?”

“哼,要和平迫宫换人,何难之有?对百姓而言,就只是睡醒后换了个天子,其他一切照旧。”

奏这一句话极为哗苦,布木布泰不相信,奏直接引用李自成陷北京的事实,说明天下百姓只是求生活,谁当皇帝都没所谓。

“就算豪格有心,亦大势已去。即使能拉拢济尔哈朗,其他大臣不支持,亦孤掌难鸣,无异与卵击石。”

布木布泰之最近已不再将豪格放在心上,因为他根本无卷土重来之力。

“轻敌大意必会引来致命的失败,别太小看男人的执念。汉人云‘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豪格旦夕所思,皆为?器。当此大好机会,岂会甘于人后?”奏将之前准备好的情报逐一整理,扼要述道:“济尔哈朗不是傻子,当然是有利益关系,才会与豪格有所联系?”

终于布木布泰不再说话了,奏提供的情报越多,她越是惊心,醒觉眼前危机比想像中更严重。她之前就怀疑过济尔哈朗对自己有异心,没想到自己未出手,他已经先一步与豪格有往来,明显是左右逢迎,两边找好处。

“对于很多大臣而言,不管支持豪格与福临,都没有冲突,因为两人同为皇太极之子。”

“假定他们真的拥立豪格,总得要有个名目。”

“很简单,圣母皇太后偷龙转凤。如果朝臣知道现在朝上的皇帝是假,还会乖乖行礼吗?宗人府即时拉你下台,随便控以一堆罪名,足够将你打落十八层地狱,永不超生。”

布木布泰霎时心里如腾起巨浪,由初时的难以置信,渐渐变成震惊:“怎么可能?福临失踪,向来掩饰得很好,没理由传出去!莫非有人泄露出去?”

“不用泄露出去,外面有一位和皇帝一模一样的人四处走,被认识皇帝的碰上了,自然就传出去了。”奏叹道:“何况纸是包不住火,大臣都有疑心,必定找人调查,总会发现蛛丝马迹。”(未完待续)

[上一章] [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阅读
相邻阅读